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50篇
  免费   1230篇
  国内免费   1908篇
林业   1643篇
农学   1332篇
基础科学   1361篇
  2262篇
综合类   9401篇
农作物   1337篇
水产渔业   810篇
畜牧兽医   2846篇
园艺   1445篇
植物保护   1051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411篇
  2022年   1003篇
  2021年   988篇
  2020年   960篇
  2019年   954篇
  2018年   673篇
  2017年   1015篇
  2016年   765篇
  2015年   1105篇
  2014年   1014篇
  2013年   1281篇
  2012年   1830篇
  2011年   1812篇
  2010年   1659篇
  2009年   1491篇
  2008年   1434篇
  2007年   1237篇
  2006年   991篇
  2005年   801篇
  2004年   412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小麦族包含大量由不同基因组组成的异源多倍体物种。同一个异源多倍体物种的不同基因组可能对表型性状产生非对称性贡献,例如小麦属多倍体物种的形态分类特性,更像其A基因组供体物种,这种现象称为A基因组显性。由于基因组显性,小麦族形成了以A、D、U、St为轴心(显性)基因组的异源多倍体物种簇。异源多倍体物种的基因组显性可能与其进化适应优势的形成有关。在育种方面,基因组显性影响多倍体新作物开发及小麦-外源染色体易位设计。  相似文献   
92.
国内外关于蝙蝠消化道细菌的研究极少,为研究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胃肠道细菌的种类及数量,对普氏蹄蝠胃肠道内的细菌进行分离,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及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方法,鉴定细菌的种类。结果表明,普氏蹄蝠胃肠道中存在的菌群隶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摩根菌属(Morganella)、哈夫尼菌属(Hafinia)、Gibbsibela、Lysini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Raoultella、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及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共11个属。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据了绝对优势,普氏蹄蝠胃内可培养的细菌数量大约为3.8×10~8 CFU/mL~7.2×10~8 CFU/mL,肠道可培养的细菌数量约8.6×10~8 CFU/mL~1.3×10~(10)CFU/mL。普氏蹄蝠胃肠道中的细菌大多为人类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其结果为普氏蹄蝠胃肠道细菌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人与蝙蝠共患疾病的预防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3.
以红掌叶片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Ca(NO_3)_2(0、2、4、6、8mmol·L~(-1))溶液对红掌进行2周的培养,对气孔密度、气孔解剖结构(气孔长度、宽度、周长、面积、形状指数和面积指数),气孔空间分布格局和叶片气体交换进行了测定,以探究外源Ca~(2+)对红掌叶片气孔特征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a~(2+)浓度为4mmol·L~(-1)时,气孔的周长达到最大值,且此时气孔变得最为扁长。另外,Ca~(2+)浓度的升高使得气孔的宽度增加约10%。当Ca~(2+)浓度为6mmol·L~(-1)时气孔密度最高,但气孔空间格局却最不规则。然而,该研究中设置的5个Ca~(2+)浓度均没有对气孔开口面积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另外,随着外源钙离子浓度的增加红掌的净光合反应速率(Pn)呈现出升高的趋势,但各处理间Pn差异不显著,且均低于对照组。此外,红掌叶片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在不同外源钙离子处理下也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说明外源钙处理对于红掌气孔特征和生理过程的影响非常有限,这可能是由于外源钙提高气孔密度有利于气体交换的正效应同减弱气孔分布格局规则性不利于气体交换的负相应相抵消,从而导致红掌的生理参数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94.
为准确测定反式维生素K1的含量,建立了基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菜薹反式维生素K1高灵敏检测技术。样品经正己烷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后,用C30反相色谱柱,以甲醇 (含0.025%甲酸+2.5 mmol/L甲酸铵)为流动相,采用选择反应监测(selected reaction monitoring, S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20 min内可实现顺反异构体色谱分离。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反式维生素K1在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5。该方法检出限为0.29 μg/kg,定量限为0.95 μg/kg。回收率为87.5%~117.6%,精密度(RSD)在0.72% ~9.59%之间。利用该方法对油菜薹和反式维生素K1含量高的3种蔬菜进行分析,发现油菜薹中反式维生素K1含量为340.08 μg/100g,高于小白菜(B. rapa spp. chinensis,260.93 μg/100g)、西兰花(B. oleracea var. Italic Planch, 167.65 μg/100g)和结球甘蓝(B. oleracea var. capitata,151.11 μg/100g)。本文建立的蔬菜中反式维生素K1准确定量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同时比较发现油菜薹是一种富含维生素K1的蔬菜。   相似文献   
95.
水稻育苗基质可持续利用研究现状及建议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非  宋宝辉 《北方水稻》2014,44(6):73-75
水稻育苗基质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关乎水稻生产,同时直接关系农业经济发展。辽宁作为北方粳稻主要产区,在当前大力发展水稻工厂化育苗的条件下,开展新型育苗基质的研发、示范与推广,是解决当前水稻育苗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今后水稻生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6.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正以选修课或是其他形式在各大高校进行推广实验。由于羽毛球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娱乐性,受场地限制小、运动器材简单等优点,受到高校师生的欢迎。但在高校羽毛球项目的推广过程中,却出现了硬件设施匮乏、教学方式不当、课程设置不完善、师资队伍薄弱、教学模式陈旧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几所云南高校的羽毛球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当前云南高校羽毛球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了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程设置、增加设施投入、强化师资建设等相应的解决措施,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97.
青蛙放养个体大小对稻蛙共育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蛙共育是一种新的生态稻作模式,高产高效,但在青蛙繁育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造成稻田可套养时单体质量低于100 g的青蛙数量较多。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稻田放养单体质量低于100 g青蛙对治虫、养殖效益的影响开展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蛙共育中采用单体质量75g的青蛙放养是可行的,能基本达到100 g单体质量青蛙的放养效果。  相似文献   
98.
99.
100.
八蕊单室茱萸为云南省特有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和濒危物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访问调查,确定八蕊单室茱萸可能分布的区域,开展种群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八蕊单室茱萸目前仅在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有10个天然种群,其种群规模已低于最小可存活种群,属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和濒危物种,亟需开展保护工作。生境破坏和生境片段化是导致八蕊单室茱单室茱萸濒危的人为因素。提出收集种质资源、营建和管护近地保护种群、建立迁地和回归种群等保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