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51篇 |
免费 | 122篇 |
国内免费 | 18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49篇 |
农学 | 126篇 |
基础科学 | 108篇 |
181篇 | |
综合类 | 1376篇 |
农作物 | 261篇 |
水产渔业 | 131篇 |
畜牧兽医 | 351篇 |
园艺 | 174篇 |
植物保护 | 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96篇 |
2021年 | 114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144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136篇 |
2014年 | 173篇 |
2013年 | 174篇 |
2012年 | 272篇 |
2011年 | 221篇 |
2010年 | 203篇 |
2009年 | 204篇 |
2008年 | 177篇 |
2007年 | 174篇 |
2006年 | 141篇 |
2005年 | 114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61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添加生物黑炭对茶园土壤CO2、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黑炭施用量对两种茶园土壤(红壤和黄壤)CO2、N2O排放特征的影响。生物黑炭用量设5个水平:H0(0 g·kg-1)、H1(3.56 g·kg-1)、H2(7.11 g·kg-1)、H3(14.22 g·kg-1)、H4(28.44 g·kg-1).结果表明:红壤茶园土壤CO2排放量显着高于黄壤,N2O排放总量则低于黄壤;与H0处理相比,施用低量的生物黑炭(H1)对两种茶园土壤CO2排放无显着影响;高量的生物黑炭处理(H3、H4)则显着增加土壤CO2排放量,增幅为20%~47%(P<0.05).生物黑炭施用后(H2、H3、H4)明显降低两种茶园土壤N2O释放速率及反硝化损失率,土壤N2O排放总量降幅为37%~63%(P<0.05),反硝化损失量降幅22%~54%(P<0.05),且均随着生物黑炭施用量增加而增大。此外,从土壤pH值、无机氮含量和硝化率角度,探讨了生物黑炭影响茶园土壤CO2和N2O排放的因素。 相似文献
42.
采用静水清滤法对大珠母贝稚贝的滤水率进行研究。在自然海水盐度(33‰)、水温28℃条件下,不同金藻浓度(0.5×105、1.0×105、1.5×105、2.0×105、2.5×105个/mL)的滤水率随藻浓度增加先升后降,当浓度为1.5×105个/mL时滤水率达到最大(0.069 L/h),且满足幂函数关系y=0.0098x0.7097(r=0.9935)。盐度为30‰时,分别投喂金藻(1.5×105个/mL)和扁藻(0.8×105个/mL),结果表明,在前2 h内稚贝对金藻的滤水率大于扁藻,3 h时稚贝对金藻和扁藻的滤水率相近,3 h后稚贝对扁藻的滤水率大于金藻。不同盐度(24‰、27‰、30‰、33‰、36‰)下,稚贝对扁藻(0.8×105个/mL)的滤水率随盐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当盐度为30‰时滤水率达到最大(0.0636 L/h)。 相似文献
4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 1~28日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 1日龄泰和乌骨鸡 270只,随机分成 6组,每组设 3个重复,每个重复 15只鸡。试验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铜含量为 4.75mg/kg)中添加 0、5、15、30、60、125mg/kg铜的饲粮,饲养至 28日龄。结果表明:饲粮铜不同添加水平对 1~28日龄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适量添加可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其血清、肝脏、肾脏、皮肤及肌肉的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P<0.05或 P<0.01),并呈现出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提高先升后降的趋势。当饲粮铜添加水平为 30mg/kg时,泰和乌骨鸡血清和组织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含量达到峰值。由此可知,玉米 -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铜可提高泰和乌骨鸡组织黑色素含量,其适宜添加水平为 30mg/kg。 相似文献
4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5~8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29日龄泰和乌骨鸡27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鸡饲喂在基础饲粮(铜含量为4.77 mg/kg)中分别添加0、5、15、30、60、125 mg/kg铜的饲粮,饲养至56日龄。结果表明:饲粮添加适量铜可显著影响5~8周龄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且在30 mg/kg时生产性能达到最佳。饲粮添加适量铜可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血清、肝脏、肾脏、皮肤及肌肉的黑色素含量及酪氨酸酶活性(P<0.05或P<0.01),并呈现出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提高先升后降的趋势。当饲粮铜添加水平为30 mg/kg时,血清和组织酪氨酸酶活性及组织黑色素含量达到峰值。由此可知,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铜可提高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其适宜添加水平为30 mg/kg。 相似文献
45.
贵州稻种遗传资源经过20余年的研究,在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1)陆续收集并整理、编目的地方稻种达5667份,大部分已分别于不同时期送国家种质库作长期保存,系统完成农艺性状的鉴定与评价,筛选出一批矮秆、大穗、大粒、优质、抗病虫、耐逆(冷:旱)和功能型等特性突出的优异种质;(2)贵州地方稻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环境对品种的选择和品种对环境适应双向作用的同化产物,尤其在贵州高原的低温、高湿、寡照生境下形成的禾类和旱稻等种质,在耐逆(包括冷、烂、锈等不良土壤因子)等特性上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3)开展了地方稻种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源、非sd1基因新矮源、双(多)胚等有利基因资源的鉴定和筛选;(4)概述了立足贵州省情的稻种资源保存途径,建立了以高原异生境繁种为基础、国家种质库为保障的遗传资源保存保护工作体系。对目前贵州稻种资源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工作的重点与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6.
贵州纳雍县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与GIS空间数据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理论为基础,把GIS管理、分析地理空间数据、信息的功能与遥感技术收集地表空间数据、信息的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于纳雍县的土壤侵蚀调查中,不仅能得出比传统调查方法更精确的结果,而且比传统的方法更快速、更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调查结束后,从本次调查的结果与1987年侵蚀统计数据比较中得出,纳雍县的土壤侵蚀面积在减少,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47.
为研究适用于乌克兰鳞鲤精子的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分析比较3种稀释液[Hank′s、Cortland、Freezefish冻精稀释液,精子与每种稀释液均设置3种比例(1∶1、1∶3、1∶5)]及3种体积分数为10%的抗冻剂(二甲基亚砜、1,2-丙二醇和丙三醇)对乌克兰鳞鲤精子低温(4 ℃)保存活力的影响;运用筛选出的冷冻保护液及稀释比例,分析比较3种“3步冷冻法”以及3种解冻温度(20、30、40 ℃)对乌克兰鳞鲤精子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ank′s作为稀释液,10%二甲基亚砜为抗冻剂,精子与稀释液比例为1∶3,平均降温速率为12 ℃/min,解冻温度为30 ℃时,精子活力最高(>68%)。通过对稀释液、抗冻剂、稀释比例、降温速率和解冻温度的层层筛选,建立了适宜乌克兰鳞鲤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的方法,在其种质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开展其他鱼类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鲁西黄牛的繁殖性能,有必要对妊娠周期中生殖及相关激素的分泌规律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放射性免疫法对空怀期、妊娠3个月、妊娠6个月、围产期以及分娩后母牛血清中雌二醇、孕酮、催乳素、游离T3(甲状腺素)和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等激素浓度进行测定。[结果]随妊娠时间的延长,体重、胸围、腰角宽、尻长、髋宽和管围等体尺指标都逐渐增加,并且体重与游离T3含量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妊娠早期循环血液中雌二醇含量很低,到妊娠中期开始增长,围产期达到高峰。而孕酮分泌量在妊娠早期逐渐上升,妊娠中期稍有下降,到围产期时又逐渐增加并达到高峰。IGF-Ⅰ含量在整个妊娠周期中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催乳素含量在妊娠6个月以前增加不明显,直到围产期时分泌量开始迅速增加,分娩后持续上升。[结论]通过对鲁西黄牛妊娠周期血清生殖及相关激素的检测,为以后进一步提高其繁殖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与寄主植物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美洲斑潜蝇的寄主选择性与寄主植物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的关系。结果发现,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的大小与植物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无关,与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即糖含量越高,美洲斑潜蝇越倾向于不取食和产卵。 相似文献
50.
动物抗菌肽天蚕素(cecropin)因具有抗菌谱广、活性较强、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而成为新型抗菌剂开发的材料。为了探讨通过原核表达的途径高效获取天然cecropin,以重叠PCR方法分别人工合成家蚕(Bombyx mori)和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的抗菌肽cecropin B基因(CecB2)并克隆至T载体,测序确认后分别克隆至pET-32a载体,转化至E.coli BL21(DE3)宿主菌进行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2种目的蛋白均得到表达,但表达量存在差异,Bradford法测定纯化后的BmCecB2融合蛋白和DmCecB2融合蛋白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6、2.0 mg/mL。经Ni-NTA亲和层析纯化和透析处理后的2种产物的抗菌活性存在明显差异:DmCecB2和BmCecB2的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对E.coli DH5α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8 mm左右,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5、0.10 mg/mL。以上结果说明DmCecbB2的原核表达效率及表达产物的抑菌活性均明显高于BmCecB2。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家蚕和果蝇的CecB2蛋白在结构上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导致2种产物活性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