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41篇 |
免费 | 436篇 |
国内免费 | 104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15篇 |
农学 | 975篇 |
基础科学 | 461篇 |
1125篇 | |
综合类 | 2742篇 |
农作物 | 512篇 |
水产渔业 | 364篇 |
畜牧兽医 | 1268篇 |
园艺 | 361篇 |
植物保护 | 5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151篇 |
2022年 | 316篇 |
2021年 | 387篇 |
2020年 | 410篇 |
2019年 | 402篇 |
2018年 | 258篇 |
2017年 | 404篇 |
2016年 | 312篇 |
2015年 | 390篇 |
2014年 | 407篇 |
2013年 | 438篇 |
2012年 | 551篇 |
2011年 | 521篇 |
2010年 | 448篇 |
2009年 | 386篇 |
2008年 | 355篇 |
2007年 | 313篇 |
2006年 | 333篇 |
2005年 | 235篇 |
2004年 | 155篇 |
2003年 | 204篇 |
2002年 | 307篇 |
2001年 | 262篇 |
2000年 | 208篇 |
1999年 | 139篇 |
1998年 | 73篇 |
1997年 | 93篇 |
1996年 | 82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71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62年 | 4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本文的撰写基于通过调查确定工作犬亚健康的存在,并分析其产生的症状表现、原因和危害,进而提出适宜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建议,进一步引起人们对工作犬亚健康的关注,从根本上遏制工作犬亚健康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客观评价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对靶动物猪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将32头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分别设1倍、3倍、5倍临床推荐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混饮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15 d,通过检测各组受试猪的临床表现、血液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尿液常规指标及病理学变化等评价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结果: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以5倍临床推荐剂量内应用于靶动物猪后,对其临床症状、体重、血常规、血生化及尿常规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也未见任何病理变化,说明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以1倍、3倍、5倍临床推荐剂量应用于靶动物猪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15.
高寒牧区栽培毛苕子多次刈割生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毛苕子不同刈割时间与次数的生产性能进行了对对比,发现其生产能力有很大差别,试验证明,在高寒牧区栽培毛苕子,在整个生育期内刈割2次可获得最高产草量,一茬草与二葜最佳刈割期分别为初花期和结荚初期。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东北地区常见野生葱属植物耐旱能力,筛选野生葱属植物耐旱种质资源,本研究以野韭(Allium ramosum L.)、山韭(Allium senescens L.)和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 Regel)3种葱属植物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析其种子萌发期渗透调节物质及酶活性的影响,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比较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3种葱属植物种子萌发期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种植物相比,山韭相对电导率最低,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量最高,酶活性变化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4种酶活性之间显示出强相关性。隶属函数分析得出3种植物种子的抗旱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山韭 > 野韭 > 蒙古韭。 相似文献
17.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 markers)对青藏高原东缘中国沙棘的克隆结构、克隆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1) 14条RAPD引物在8个中国沙棘居群共184个样本中平均形成55.75种条带,平均有15.13种条带在居群内表现出多态性,平均多态条带百分率为27.64%;鉴别出26种基因型,平均每基株形成3.4个分株;2)与应用DNA分子标记研究的其他克隆繁殖能力较强的植物相比,中国沙棘的克隆多样性水平偏低,Simpson’s多样性指数(D)平均值为0.85;Fager’s均匀度指数(E)平均值为0.87;3)克隆结构分析表明,中国沙棘每克隆内分株间的平均距离为1.75 m,克隆繁殖的生长型主要为游击型,并且在居群内存在以某一优势基株为主的克隆分布方式;4) 居群的定居时间、生境及群落结构等对中国沙棘的克隆多样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