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1篇
  免费   768篇
  国内免费   1511篇
林业   1456篇
农学   1797篇
基础科学   963篇
  2138篇
综合类   4986篇
农作物   892篇
水产渔业   677篇
畜牧兽医   1889篇
园艺   601篇
植物保护   83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422篇
  2021年   545篇
  2020年   513篇
  2019年   510篇
  2018年   361篇
  2017年   498篇
  2016年   455篇
  2015年   635篇
  2014年   611篇
  2013年   806篇
  2012年   1011篇
  2011年   991篇
  2010年   945篇
  2009年   925篇
  2008年   828篇
  2007年   803篇
  2006年   798篇
  2005年   714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新疆长绒棉品质优良,在提高我国纺织产品档次、增强行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指导新疆长绒棉机采种植,课题组在集成前人对长绒棉优质高效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机采棉高效综合栽培技术基础上,结合长绒棉机采种植的特殊要求,提出了机采长绒棉品种要求、机采种植管理技术要点和脱叶采收技术要点,总结形成了适于新疆长绒棉的综合机采...  相似文献   
202.
小麦HMW-GS与戊聚糖含量及其组分的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21个不同小麦品种的HMW_GS组成,并测定了各品种戊聚糖及其组分的含量。根据亚基评分对不同小麦品种HMW_GS等位基因位点变异和亚基组合类型与戊聚糖、各组分和组分比值进行了相关分析,又根据评分和总戊聚糖含量对这21个品种进行了聚类。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HMW_GS组合类型有11余种;不同品种间,阿拉伯糖变异大,木糖变异小,戊聚糖含量和各组分均有较大差异;大部分指标与Glu_1位点有显著的负相关,其中Glu_D1位点大于另外2个位点;N,7,17 18和2 12亚基对戊聚糖及各组分含量影响较大,烘烤品质较好的亚基1和5 10对戊聚糖及各组分含量的贡献则较小;含有亚基组合(N,7,2 12)的大部分戊聚糖指标含量均较高;聚类分析中把这些品种分为4类,第1类可以作为饲料生产,第3类可以作为食品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3.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能有效促进宿主植物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以及对有机物质的分解,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柑橘是菌根依赖型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没有严格的专一性,但有选择性,因此有必要筛选出不同砧木适宜的菌株。以柑橘砧木资阳香橙(Citrus Junos Sieb. ex Tanaka)和枳壳(Poncirus trifoliate L. Raf)幼苗进行盆栽试验,通过对不同砧木接种不同AM真菌后测定其生长性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各指标求其隶属函数值并累加计算综合分数并排名,筛选出促进香橙和枳壳生长的优势菌株。研究表明,接种不同AM真菌对不同砧木的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促生和抑制两个效应。根据综合评价系数,香橙中隶属函数平均值较高的菌株为G.r(Glomus reticulatum)、R.c(Rhizophagus clarus)和R.i(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分别为0.71、0.66和0.63;枳壳中隶属函数平均值较高的菌株为R.c(Rhizophagus clarus)、G.v(Glomus ver...  相似文献   
204.
施肥是影响天然橡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不同施肥措施调控天然生胶性能对于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选用成龄橡胶树,设置不施肥对照以及氮磷钾肥、有机肥、氮磷钾肥+有机肥、氮磷钾肥+有机肥+镁锌硼肥4种不同的施肥措施,通过探讨不同施肥措施对天然橡胶生胶特性的影响,为天然橡胶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4种施肥措施均能提升生胶中的氮含量(12%)、塑性保持率(7%)和可塑性;氮磷钾肥在施肥初期降低了门尼黏度(17%),提高了生胶的可塑性;有机肥在施肥初期的门尼黏度高于对照26%,即提高了生胶分子量;氮磷钾肥+有机肥利于维持氮含量和杂质含量的稳定性;氮磷钾肥+有机肥+镁锌硼肥有利于保持生胶氮含量、挥发分含量、灰分含量以及塑性初值的一致性。综上所述,4种施肥措施中有机肥、氮磷钾肥+有机肥较为优秀,其次为氮磷钾肥,而氮磷钾肥+有机肥+镁锌硼肥则较差。  相似文献   
205.
改革开放以来,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迅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也存在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从生态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结合保护区基层工作的实际,就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6.
  目的  探究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优良无性系最佳授粉组合,提高其坐果率、种实产量,为科学配置授粉树及优良种质资源无性系化推广提供参考。  方法  以文冠果5个优良无性系为材料,进行花期物候观测、柱头可授性及花粉活力检测。进行控制授粉,分析各授粉组合受精率、坐果率、种实产量及种实性状。  结果  ① 5个无性系开花时间在4月27日至5月14日。②雌能花开花当天及花后1 d柱头可授性较强。③雄能花初开放和完全开放当天花粉活力较高。④综合考虑各授粉组合受精率、最终坐果率、产量及种实性状得出,10号无性系较佳授粉组合为10×16、10×119,14号、15号、16号最佳授粉组合分别为14×15、15×16、16×15,10号、14号、15号、16号均不适合做119号的授粉无性系。  结论  科学的授粉树配置可以提高文冠果坐果率及种实产量。  相似文献   
207.
王谢  张建华  唐甜 《农学学报》2020,10(4):53-59
为探索不同为微地形条件下水肥一体化工程技术对干热河谷区桑园果桑商品性状的影响,以盐边县刚成熟、正成熟和过成熟的鲜桑椹为研究对象,对比坡面雨养区(DN)、沟道两旁雨养区(WN)、坡面(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区(DF)和沟道两旁(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区(WF)桑椹的果长、果径、体积、质量、密度、果形指数和糖度的差异。结果表明:(1)灌溉施肥可以影响桑椹结果的物候特征,加速桑椹成熟。(2)灌溉施肥、微地形、灌溉施肥和微地形的交互作用对鲜桑椹的果长、果径、体积和果形指数具有极显著影响。(3)成熟度可以显著影响鲜桑椹的果长、果径和体积,但对鲜桑椹果形指数的影响不显著。 (4)在灌溉施肥条件(DF、WF)下,桑椹的成熟度越高,其密度和质量越高;在DN区,过成熟桑椹的密度和质量显著高于刚成熟和正成熟的桑椹;而在WN区,正成熟桑椹的密度质量显著高于过成熟和刚成熟的桑椹密度。(5)平均糖度最高的为WF区的过成熟桑椹,平均糖度高达18.01%,而最低的为WN区的刚成熟桑椹,平均糖度仅为11.76%。(6)DN区和WN区桑椹的商品性状的差异主要是外形和糖度的差异,WN区的桑椹比DN区糖度低、外形大。(7)WF区桑椹与DF区桑椹的商品性状差异不大。上述结果揭示了水分和养分供给调控桑椹商品性状的内在机制,即水分供应可促进鲜桑椹变大变重,施肥可让鲜桑椹口味更甜。  相似文献   
208.
以‘香荷芋’为供试材料,于泰州、泰兴分别设置T1、T2和T3共3种有机肥用量和CK(对照)处理,探索有机肥施用对芋头生长、食味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为泰州地区芋头科学施肥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泰州、泰兴点T2和T3处理6叶期、12叶期株高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泰兴点T1处理株高在12叶期显著高于CK处理,在6叶期和泰州点6叶期、12叶期与CK处理均无显著差异;泰兴点T3处理6叶期叶面积指数平均为0.31,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泰州、泰兴点T3处理12叶期叶面积指数分别为0.71、0.75,均显著高于CK处理;有机肥用量与子芋口感、香味指标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86、0.79;泰州、泰兴点T2、T3处理碱解氮、有效磷均显著高于CK处理;泰州点土壤有效钾以T2处理最高,为174 mg/kg,T3处理最低,为159 mg/kg,泰兴点则以CK处理最高,为172 mg/kg,T3处理最低,为140 mg/kg。  相似文献   
209.
本试验以果胶质作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提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对大千 生种子中果胶质提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千生种子中果胶质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功率200w, 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0min,提取温度60℃ 。在此最佳工艺下果胶质成分的含量最高为4.51%。  相似文献   
210.
As a new feed additive, chitosan has been shown in recent years to have a certain role in reducing methane emissions from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s of ruminants. However, the effects of chitosan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s on rumen fermentation, methane production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re not yet clear. A basal diet without chitosan served as the control(CTL), and the treatment diets were supplemented with chitosan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s: 1 000(1K), 3 000(3K), 5 000(5K), 50 000(5W) and 200 000(20W) dry matter(DM). Six fermentation units per treatment were established. Gas chromatography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ncentrations of methane, H_2 and volatile fatty acids(VFAs). The bacterial 16S rRNA genes were sequenced with an Illumina MiSeq platform and analysed to reveal the relative abundances of bacterial community tax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ionate proportio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the addition of chitosan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s(P0.05), while methane production and the acetate proportion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 The relative abundances of 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 and Prevotellaceae_UCG_003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3K chitosa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TL group, whereas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 Correlation analyses of the relative abundances of the bacterial genera showed that Prevotella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propionate production(P0.05). In conclusion, 3K chitosan could reduce methane production by replacing fibrolytic bacteria(Firmicutes and Fibrobacteres) with amylolytic bacteria(Bacteroidetes and Proteobacteria) in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