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0篇
  免费   768篇
  国内免费   1511篇
林业   1456篇
农学   1797篇
基础科学   963篇
  2138篇
综合类   4986篇
农作物   891篇
水产渔业   677篇
畜牧兽医   1889篇
园艺   601篇
植物保护   83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422篇
  2021年   544篇
  2020年   513篇
  2019年   510篇
  2018年   361篇
  2017年   498篇
  2016年   455篇
  2015年   635篇
  2014年   611篇
  2013年   806篇
  2012年   1011篇
  2011年   991篇
  2010年   945篇
  2009年   925篇
  2008年   828篇
  2007年   803篇
  2006年   798篇
  2005年   714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112.
凯特芒果不同叶果比对果实品质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整叶果比例,研究凯特芒果不同叶果比处理对果实品质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叶果比处理对果实品质影响较小,其中糖酸比处理间差异显著,叶果比为30/1的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总酸含量最小、为0.27%,糖酸比和固酸比均达最大值、分别为54.837和68.859;不同叶果比处理对果实中的营养元素N、P、Ca、Mn、B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来说,从不同叶果比对果实品质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来看,凯特芒果的叶果比为30/1时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3.
以抗新城疫病毒F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一抗,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IFA)检测石蜡切片中鸭副黏病毒(DPMV)的方法。以建立的IFA对DPMV人工感染鸭的各组织器官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各组织器官均能检测到DPMV,但不同时间取样,阳性信号分布的器官不同。脾脏、胸腺、法氏囊、肠道、肝脏、肺脏DPMV的阳性检出率较高,表明这些器官为DPMV的主要靶器官。在所检测的阳性组织中,病毒抗原分布在细胞浆中。IFA检测石蜡切片中的DPMV具有直观、特异性强的优点,是对DPMV进行检测和抗原定位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4.
为获得丰富的艾纳香内生真菌资源,筛选出抗性生防菌株,用于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发现,通过水琼脂法对海南产艾纳香进行内生真菌分离,通过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和分析。采用滤纸片法评价内生真菌发酵产物对细菌的抑制活性,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评价艾纳香内生真菌对植物炭疽菌的拮抗作用。本研究共分离鉴定出191株内生真菌,分属于27属,45种,其中优势菌属为DiaportheParaphomaEctophomaPenicilliumTalaromycesHypoxylonPhomopsisColletotrichumFusarium。抗细菌活性结果显示,ClonostachysFusariumDiapothe属活性较强。抗炭疽病菌试验显示,TalaromycesEctophomaPenicillium属活性较强。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海南产艾纳香内生真菌种类的多样性,并首次对其进行了抗病原菌活性筛查,获得的活性菌株可作为微生物源菌剂开发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15.
在青海省海拔2000~2500m和2500~3000m两个不同生态区域设置抗性观测圃,调查评价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的60份资源田间晚疫病抗性,资源D9在整个生育期表现出免疫症状,15个资源表现为高抗,18个资源表现抗病,同时还对晚疫病菌流行生理小种的毒性基因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16.
蕨类植物素有"无花之美"之称,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本文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翠华山上主要的具有较强观赏性的30种蕨类植物进行观赏性评价,发现在整体观赏性方面,井栏凤尾蕨(0.505)、溪边凤尾蕨(0.498)、条裂铁线蕨(0.479)、中华荚果蕨(0.468)、多穗石松(0.467)、掌叶铁线蕨(0.456)、瓶儿小草(0.455)、铁角蕨(0.452)这8个品种具有较高的栽种价值,并结合其生态习性探讨其园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7.
An 8-year-old neutered male Yorkshire Terrier dog presented with head pressing, vestibular ataxia, neck tenderness, and no oculocephalic reflex. A demarcated lesion in the pons was identified on MRI. The patient was tentatively diagnosed with a glioma and was treated with hydroxyurea plus imatinib and prednisolone. After 30 days of therapeutic treatment, the patient showed a clear improvement in neurological signs, which lasted for 1117 days. On day 569 after the initiation of treatment, 18F-fluorodeoxyglucose (FDG)-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was performed with no significant findings on visual analysis. The average and maximal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 (SUVs) were 1.92 and 2.29, respectively. The tumor-to-normal-tissue (T/N) ratio was 0.97. The first evidence of clinical deterioration was noticed on day 1147. On day 1155, 3,4-dihydroxy-6-[18F]-fluoro-l-phenylalanine (18F-FDOPA)-PET was performed. High uptake of 18F-FDOPA was observed in the intracranial lesion. The mean and maximal SUVs of the tumor were 1.59 and 2.29, respectively. The T/N ratio was 2.22. The patient was euthanized on day 1155 and histopathologic evaluations confirmed glioma (astrocytoma). This case shows that chemotherapy with hydroxyurea plus imatinib may be considered in the treatment of canine glioma. Furthermore, this is the first case describing the application of 18F-FDG and 18F-FDOPA in a dog with glioma.  相似文献   
118.
为探究雏鸭重组禽流感(H5+H7)三价灭活苗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确定最佳首免日龄,将试验分为A组(种鸭免疫H5N1 Re-11+Re-12株、H7N9 H7-Re-2株、H5N2疫苗)和B组(种鸭免疫H5N2 rSD57株+rFJ56株、H7N9 rGD76株疫苗);选其孵化后的雏鸭各300羽,分别于1、7、14、21、28日龄时采血,每组随机采集100份样品,通过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进行禽流感母源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两组各亚型母源抗体在1日龄时平均滴度均达最高水平( 7.27log2),且离散程度低( 0.22)。两组雏鸭的禽流感母源抗体阳性率均随日龄增长而逐渐下降,7日龄时,平均滴度在4.26log2以上,群体抗体阳性率在76%以上,其中B组阳性率略高于A组;14日龄时,平均滴度都下降到2.55log2以下,群体抗体阳性率下降到25%以下;21日龄时,平均滴度均在0.43log2以下,群体抗体阳性率下降至1%以下。结果表明,高抗体水平种鸭能够使后代雏鸭具有较高水平的禽流感母源抗体,但母源抗体保护时间较短,重组禽流感(H5+H7)三价灭活苗的最佳首免时间为7~14日龄。本研究为鸭禽流感疫苗免疫策略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9.
为了解湖南省猪圆环病毒(PCV)流行情况,采用荧光PCR方法,对来自湖南省14个市州的821份临床病料和屠宰场猪淋巴结样品进行PCV1、PCV2、PCV3和PCV4荧光PCR检测。结果显示:在821份样品中,PCV阳性检出率为88.06%(723/821),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PCV2(81.49%)、PCV3(33.98%)、PCV1(8.04%)和PCV4(1.10%);278个样品存在两种及以上的PCV混合感染,以PCV2+PCV3混合感染最多,占82.01%;在地域分布上,PCV1、PCV2、PCV3在湖南省各地区均有分布,而PCV4分布范围较小,感染率低。结果表明,湖南省内PCV流行较为普遍,4种基因型病毒都存在,但以PCV2流行最为广泛,需要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20.
2021年1月,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景区云台街道西隅水库发生一起疑似野禽H5N8亚型禽流感疫情,共17只鸳鸯、大雁感染死亡。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组织相关人员,指导连云港市按照国家相关方案和规范要求,开展现场调查、实验室诊断和应急处置工作。经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初诊,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诊断为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同时,指导当地政府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封锁相关区域,开展应急监测、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全面消毒等应急处置工作。经果断处置,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未造成扩散和蔓延。本次疫情提示:野禽疫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控制对于降低疫情扩散风险至关重要;林业和农业农村部门的沟通协作要继续加强,日常的禽流感监测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家禽的禽流感疫苗免疫要更加科学,群众的禽流感防控意识要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