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4篇
  免费   704篇
  国内免费   1370篇
林业   1274篇
农学   1608篇
基础科学   743篇
  1536篇
综合类   4241篇
农作物   932篇
水产渔业   597篇
畜牧兽医   1806篇
园艺   440篇
植物保护   691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384篇
  2021年   481篇
  2020年   524篇
  2019年   495篇
  2018年   297篇
  2017年   449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543篇
  2014年   615篇
  2013年   632篇
  2012年   755篇
  2011年   830篇
  2010年   775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580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478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436篇
  2002年   709篇
  2001年   571篇
  2000年   398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利用显微技术观察了东北红豆杉雌、雄配子形成和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直生胚珠3月份恢复发育,5月中旬大孢子母细胞形成,下旬减数分裂,6月中、下旬雌配子体形成。3月中旬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经过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熟的单核花粉,4月底至5月初散粉。传粉后约2个月受精,受精后的原胚经历球形胚、卵形胚、柳叶形胚、棒槌形胚,进而发育成具有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的胚体。  相似文献   
962.
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腐殖酸及重金属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堆肥是有机物质腐殖化的过程,堆肥过程中形成的腐殖质可以有效地降低重金属的有效性和迁移性。本研究以H2O、Na4P2O7+Na OH连续浸提污泥堆肥过程中堆体的腐殖酸以及与其结合的重金属,分析腐殖酸及其结合的重金属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堆肥过程形成的腐殖质中主要以胡敏酸(HA)为主,HA的含量在堆肥过程中先降低后升高,堆肥结束时其含量与堆肥初始差异不显著,而富里酸(FA)的含量有所降低,堆肥结束时,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H/F)由堆肥初始的3.1增至4.2;与堆肥前相比,堆肥结束时HA结合态Cr、Pb、Zn、Ni、Cu占各重金属的比例增加14.1个百分点、20.0个百分点、1.2个百分点、23.3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重金属的迁移性与有效性较低。  相似文献   
963.
为了解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持水性特征,采用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浸水法对3种主要人工林下苔藓和凋落物层(未分解层、半分解和分解层)的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苔藓层蓄积量以混交林最高(0.52 t· hm-2),柳杉林最低(0.10 t· hm-2);凋落物层均以楠木林最高,柳杉林最低。②柳杉和水杉林间、楠木和混交林间苔藓层最大持水性差异均不明显;柳杉和水杉林凋落物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最大持水率大于未分解层,而楠木和混交林则是未分解层大于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③各林分苔藓层吸水速率到2h后均趋于平缓,凋落物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与未分解层均在6 h后趋于平缓,苔藓和凋落物层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符合V=kt b 关系,经检验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64.
滇中地区地盘松林凋落物燃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滇中地区昆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地盘松林连续分布区设置样地,通过外业调查、采集样品,并在实验室测定相关燃烧性指标,包括地表枯枝、凋落物上下层的含水率、灰分含量、点着温度和热值等.结果表明,在地盘松林地表可燃物中,最难燃的是凋落物下层,含水率最高,达(70.00±30.73)%,点着温度最大,为(288.9±5.3)o℃,载量最大,达到(2.54±0.59) kg/m2,灰分含量也最高,为(15.00±3.80)%,但热值最低,仅(15 636.44±1 090.05) kJ/kg;枯枝最易燃,含水率最低,只有(18.67±1.15)%,点着温度最低,为(273.0±4.4)℃,灰分含量也是最低,只有(2.78±1.30)%,非常容易被引燃.尽管枯枝载量最小,只有(1.35±0.88) kg/m2,但热值最高,达到了(19 108.30±1 410.48)kJ/kg.  相似文献   
965.
物流工程与林业工程学科研究生交叉培养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物流工程与林业工程研究生跨学科交叉培养的思想,确定以林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检索,得出木质林产品物流、林产品保鲜与冷链技术、林产品贸易与政策、林业物联网技术是有研究意义与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根据所提出的研究方向,给出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实验室建设的建议,期望对物流工程与林业工程两个专业研究生的交叉培养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66.
基于大兴安岭北部林区19块样地内104株天然兴安落叶松实测生物量数据,建立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地上总量和分量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分别采用权函数和联立线性方程组消除方程的异方差和度量误差。结果表明:1)含度量误差的单木生物量相容性模型能解决总量生物量模型和分量生物量模型不兼容的问题,而且模型的预估精度高于经验模型;2)所建模型参数的决定系数 R2和模型偏差统计量,估计值的标准差 SEE、平均估计误差MPE、平均相对偏差 ME、平均相对偏差绝对值 MAE 分别为0.907~0.947,1.887~17.368,1.011%~2.703%,-4.937%~6.998%,5.408%~10.886%;3)对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样木实测值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单木干材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60.37%~76.80%,所占比例随年龄增加先增加再减小。树皮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7.15%~20.11%,所占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减小;树枝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8.51%~14.29%,所占比例随年龄增加基本呈现增加趋势;树叶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5.12%~7.09%,在低林龄期时所占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967.
模拟水淹对中华蚊母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置对照(CK)、持续性水淹(CF)、间歇性水淹(PF)和全淹(FF)4个水淹处理,模拟三峡库区秋冬季消落带土壤水淹变化,研究2年生中华蚊母树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水淹形式并没有显著影响中华蚊母树的株高和基径,而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在不同水淹形式下却有所差异,CF 和 PF 植株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qP)以及电子传递速率( ETR)均出现了显著下降,但 PF植株下降的幅度要小于 CF植株,除光合色素含量、Gs和 Tr外,其他指标均差异显著,而 FF植株光合色素含量、Pn、Gs、Tr、Fv/Fm、qP 以及 ETR均未受到水淹的影响,与 CK植株差异不显著; CF和 PF植株叶片非光化学淬灭( qN )未受到水淹的影响,但 FF植株叶片 qN 与 CK相比却显著下降。虽然 CF植株较其他处理植株叶绿素含量、Pn、Gs、Tr、Fv/Fm、qP 以及 ETR 均下降明显,但水淹处理植株能够通过形成不定根、特化的皮孔以及减少叶片数量来增加耐淹能力。因此,中华蚊母树具有较强的耐淹能力,在不同水淹形式下均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和可塑性。  相似文献   
968.
白蔹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欢 《特产研究》2014,(1):52-54
首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白蔹挥发油,通过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分析其化学成分。最终分离鉴定出14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9.997%,主要包括:芳姜黄酮(21.465%)、2-甲基-6-对甲苯基-2-庚烯醇(17.438%)和蒽(14.224%)等,为白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969.
以泰农18为试材,在播种密度(基本苗)405.0万株/hm2条件下,研究两个不同地力水平和适度早播(10月1日)、适播(10月8日)和适度晚播(10月15日)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地力水平下小麦籽粒产量较高但氮素利用率偏低;同地力条件下,适当推迟播期,通过协调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仍可维持与早播和适播条件下相当水平的籽粒产量;虽然推迟播期降低冬小麦氮素吸收效率,但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两者互补,所以适当推迟播期氮素利用率仍可维持与早播和适播相当的水平。因此,在不同地力水平下,适当推迟播期可以调控冬小麦冬前群体免受冷害和寒害的影响,维持较高的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970.
对黄檗种子园4个种源的26个无性系的树高当年生长量、树高和冠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檗不同种源间树高当年生长量、树高和冠幅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F值分别为7.84**、19.28**和11.62**),各性状遗传力分别为0.25、0.45和0.33,受中等遗传控制。各区无性系间树高当年生长量、树高和冠幅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分及最优性状综合分析,选出23号、1号、2号、4号、24号、10号和25号为优良无性系,其中1号为最优无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