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1篇
  免费   469篇
  国内免费   855篇
林业   859篇
农学   1021篇
基础科学   672篇
  1190篇
综合类   2887篇
农作物   382篇
水产渔业   260篇
畜牧兽医   1241篇
园艺   371篇
植物保护   42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332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354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339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377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531篇
  2012年   603篇
  2011年   598篇
  2010年   598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结合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应用领域及其板材折边生产现状,分析了其生产弊端。针对板材折边工艺要求,研发了粮食烘干塔换热器智能折边设备,并剖析其工作机理。根据典型产品结构参数,设计智能折边装备总体装配图并计算主要零件参数,为智能折边装备制作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实现换热器板材折边智能加工,提高换热器卷板折边质量及精度。  相似文献   
62.
63.
纤维强度是衡量棉花纤维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了解棉纤维强度形成的遗传基础对棉花纤维品质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83份纤维强度差异显著的陆地棉材料,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 GLM),对5个环境的纤维强度及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值(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结果表明,各环境纤维强度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且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为5.55%~8.44%,广义遗传力达到88.67%。GWAS共检测到19个稳定的显著关联SNP位点,分布在A01、A06、D05、D08、D10、D11和D13等7条染色体上,合并为9个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区间,其中4个QTL区间与前人定位的QTL区间重叠,其它5个QTL区间是本研究新发现的控制纤维强度性状的稳定位点。根据区间内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功能注释,共筛选出4个可能与纤维强度相关的候选基因。本研究通过对棉花纤维强度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为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分子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针对传统神经网络算法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样条权函数神经网络,并将其应用于机械手的逆运动学求解中。该类型的神经网络结构简单,训练得到的权值是由三次样条函数组成,而非传统神经网络的常数,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三次样条函数的表达式。所以本算法不存在局部极小、收敛慢等缺点,仿真证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65.
本研究针对W axy基因第四外显子和第五外显子的3个功能位点开发了新的AS-PCR标记,完善了W axy基因的分子标记体系,为更精确的鉴定和筛选目标W axy等位基因提供了工具。直链淀粉含量测定和AS-PCR分析结果显示,云南传统水稻品种具有极为丰富的W axy基因多样性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异,308个传统品种中共检测到65种不同的W axy单倍型,直链淀粉含量变幅为0~48%。In1、E6、E10和E4op/hp这4个位点的碱基频率在四大稻区间存在显著差异,E2位点和In1位点的碱基频率在不同民族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不同稻作区、不同民族对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和W axy基因有着多样化的选择。同时民族混居地区E2和In1位点的碱基频率不同于其相应的民族独居地区,说明不同民族混居也会产生对W axy基因不同的选择并增加W axy基因的多样性。多样化的选择和民族混居是云南传统水稻品种W axy基因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重要机制。在云南四大稻作区中,南部边缘水陆稻区的W axy单倍型最为丰富,共检测到50种单倍型,占总数的77%,这一区域应被设为云南传统稻种资源的保护优先区和核心区。  相似文献   
66.
成渝地区葡萄园营养状况初步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渝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葡萄园内进行了叶样和土样采集分析,结果表明:与标准值对比,大部分葡萄园内叶片中营养元素P与Mg含量水平较低,微量元素Mn与Fe含量水平则偏高;在大量使用有机肥的葡萄园内,土壤中速效性的营养元素N、P、K含量水平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7.
随着林业建设的不断发展,林业各领域对农林工程注册监理工程师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切实提高农林工程监理队伍的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显得尤为必要.针对当前农林工程注册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存在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工学矛盾突出、培训手段单一、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建议以现代培训理念为指导,加强培训需求调研,因材施教,加强师资库、教材库、案例库“三库”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8.
A new functional porous carbons (PC-WF) is prepared by activation-pyrolysis method use waste cotton fabrics (WF) as an abundant, cheap and available precursor for removal of Brilliant Crocein (BC-GR) and Cationic Red 2GL (CR-GL) from aqueous phase. The PC-WF was characterized by BET, FTIR, SEM, and XRD techniques, the surface area, total pore volume, average pore diameter was found as 1463.5 m2 g-1, 0.783 cm3 g-1 and 2.14 nm, respectively. The influences on BC-GR and CR-GL adsorption of various experimental factors such as initial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were investigated. Adsorption kinetics was found to be best represented by the pseudo-second order model.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319.8 mg g-1 for BC-GR and 842.5 mg g-1 for CR-GL at 30 °C,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waste cotton fabrics in particula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is process to the production of porous carbon would be possible.  相似文献   
69.
多叶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形态特征与苜蓿的产量和品质有直接关系,建立多叶苜蓿自交系进一步研究评估苜蓿多叶性状的遗传特性和规律,为多叶苜蓿新品系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筛选多叶苜蓿自交亲本,进行亲本选配,田间试验观察测量多叶苜蓿自交S2代的多叶率、株高等农艺性状,与亲本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多叶苜蓿自交S2代农艺性状变异较为丰富,变异系数达19.54%~55.66%,分离出单株多叶率达100%的单株,S2群体生长速率变缓,多叶性状的表达呈多样化。  相似文献   
70.
椭圆嗜蓝层孔菌(Phellinus ellipsoidea)子实体甲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其乙酸乙酯分部经柱层析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鉴定这11个化合物分别为:苯并(1,2-b,5,4-b′)二呋喃-3,5-二酮-8-甲酸甲酯(1)、原儿茶酸(2)、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3)、原儿茶醛(4)、Hispidin(5)、Hispolon(6)、Inoscavin A(7)、Phelligridin K(8)、Inoscavin C(9)、Inoscavin E(10)和Inonoblins B(11),其中化合物2、4、7、10为首次从该物种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