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7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6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3篇 |
农学 | 26篇 |
基础科学 | 19篇 |
52篇 | |
综合类 | 371篇 |
农作物 | 50篇 |
水产渔业 | 31篇 |
畜牧兽医 | 157篇 |
园艺 | 76篇 |
植物保护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32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55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38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湖北分离株细胞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一种传染病。为了探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在Marc145细胞上的增殖特性,本研究在分离获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湖北株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胞培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湖北株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所需的最佳条件分别为:营养液最佳血清含量为10%;最佳pH值为7.2~7.4;细胞最佳培养密度为105~2×105/mL;病毒增殖的最佳接毒量为8×103TCID50/mL;病毒增殖的最佳吸附时间为37℃,60 m in;最佳收毒时间为接毒后60~84 h;病毒最佳冻融次数为反复冻融3次。 相似文献
92.
93.
蜂胶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复制糖尿病模型的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 ,蜂胶水提液低剂量组、高剂量组 ,蜂胶醇提液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 (拜糖苹 ) ,另取 12只为正常组。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 ,各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试验药物。给药过程中 ,每周取血一次 ,测空腹血糖 ,给药 7周后 ,取血测定空腹血糖和果糖胺。试验结果表明 ,蜂胶水提液和醇提液均能控制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的升高 ,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94.
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对我国食糖安全起重要作用。但由于人工成本、地租等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导致甘蔗效益逐年减少。因此,如何提高单位面积甘蔗效益是当前甘蔗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采用文献数据、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实地调查和试验结果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我国甘蔗间套种玉米历史和现阶段主要模式进行差异分析。宿根蔗间套种玉米主要有每行间种和隔行间种二行两种模式,且宿根蔗间套种模式当前只能靠人工操作,规模化发展难度大;新植蔗间套种玉米的主要方式有等行距每行种植、等行距隔行种植、宽窄行间套种(宽行2.4~3.2米)等模式,但是等行距间套种无法机械化种植难以推广,而宽窄行间套种模式适合机械种植但严重影响单位面积甘蔗苗数;甘蔗轮作玉米能实现机械化种植和管理,但是只能在甘蔗良种繁育基地推广应用。因此,选择适合的间套种品种和合理种植模式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5.
减蛋综合征病毒AA-2株适应体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离并系统鉴定了减蛋综合症病毒AA-2株的基础上,进行了该毒株的体外培养试验,以寻求适应于细胞培养物中继代的细胞适应毒。结果表明,AA-2毒株可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鸭胚肾细胞(DEK)、鸭胚肝细胞(DEL)、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鸡胚肾细胞(CEK)和鸡胚肝细胞(CEL)上增殖和继代,并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CPE潜伏期缩短,持续期延长,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呈逐代增加趋势,血凝效价(HA)逐代稳步增强,至第15代之后,之些变化趋于稳定。证明用鸭胚细胞培养的AA-2株病毒在PK-15,BHK-21,SP2/0等细胞中增殖的迹象。还较为系统的测定了第19代DEF毒的其它特性。发现在接毒后120小时,HA及TCID50值最高,细胞适应毒对鸭胚致死率为10%,比原毒降低23%,理化特性与原毒一致,且仍保持原毒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96.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及线虫群落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保护性耕作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常规耕作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线虫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减少土壤大团聚体的破坏,降低团聚体周转速率,提高土壤结构的稳定性;保护性耕作提高表层土壤总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含量;保护性耕作可以提高耕层微生物生物量,尤其对真菌生物量影响显著;保护性耕作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团聚体中微生物量和微生物多样性,但并未改变微生物在团聚体中的分布模式;保护性耕作可提高土壤线虫多度,提高原状土壤和土壤各粒级团聚体中线虫群落的成熟度指数和结构指数,但并未改变线虫总数、营养类群、功能团及生态指数在团聚体中的分布模式。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展望了保护性耕作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因地制宜选取保护性耕作措施提供理论支持,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7.
固定化唾液链球菌生产γ-氨基丁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唾液链球茵嗜热亚种(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ubsp.thermophilus Y-2)为供试菌株,考察了卡拉胶、明胶和海藻酸钙等材料将此菌株固定化的效果,并通过比较固定化细胞的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decarboxylase,GAD)活性及γ-氨基丁酸的产量和载体机械强度,确定了海藻酸钙作为固定化细胞的适宜载体.优化后得到的最适固定化条件(W/V)为:海藻酸钠2%,CaCl_2 14%,茵体25%,凝胶平均颗粒直径1.64 mm,在此条件下测得固定化细胞的GAD活性为游离细胞的1.2倍.细胞多批次应用稳定性试验证明:固定化细胞较游离细胞有着更稳定的GAD活性,反复使用60 h后,固定化细胞GAD活性仍能保持其初始活性的90%以上,γ-氨基丁酸的积累量达到7.97 g/L. 相似文献
98.
[目的]鉴定广西北部湾近海产胞外多糖(EPS)的海洋细菌种类多样性,并测定其EPS生物学活性,为后续研究EPS活性及其开发利用打下基础.[方法]采用黏液比色法、乙醇沉法和苯酚硫酸法初筛产EPS细菌,通过16S rD-NA序列鉴定细菌种属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测定EPS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广西北部湾近海海水、沙粒和红树林泥土中共分离出205株产EPS细菌,结合分离株的菌落特征和形态观察结果可将所分离获得的细菌归为28种细菌.对28株代表细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属于2个纲(芽孢杆菌纲和γ-变形菌纲)、4个目(芽孢杆菌目、假单胞菌目、弧菌目和肠杆菌目)、4个科(芽孢杆菌科、莫拉菌科、弧菌科和肠杆菌科)、6个属(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弧菌属、发光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15个种;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占所鉴定菌株的71.43%,其次为葡萄球菌属、弧菌属、发光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EPS活性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种属细菌所产EPS均具有一定的DPPH清除作用,但不同菌株间差异明显,清除率为9.43%~71.10%.[结论]从广西北部湾近海地区共分离鉴定出2纲4目4科6属15种产EPS的海洋细菌,以芽孢杆菌属为主,存在种类多样性,且各类细菌分泌产生的EPS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
外来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与本土杂草莲子草的化感作用潜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外来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的化感作用潜力,以我国本土生长的莲子草为对照采用“三明治”生测法,测定了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及其不同器官对靶标莴苣和无芒稗根长和芽长的抑制率。 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叶片处理对莴苣和无芒稗根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1%和51%,对莴苣和无芒稗芽长的抑制率分别为49%和48%,显著高于空白对照。但与莲子草相比,差异不显著。空心莲子草根系对莴苣的根长平均抑制率为54%,显著高于茎和叶片。随着样品用量增加,空心莲子草对莴苣根长的抑制率显著提高,其50 mg叶片处理对莴苣根长的抑制率为83%,显著高于10 mg处理的54%和30 mg处理的61%。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