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03篇
  免费   693篇
  国内免费   1075篇
林业   1089篇
农学   663篇
基础科学   491篇
  1149篇
综合类   6117篇
农作物   1083篇
水产渔业   430篇
畜牧兽医   1594篇
园艺   853篇
植物保护   502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581篇
  2021年   601篇
  2020年   515篇
  2019年   456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589篇
  2016年   390篇
  2015年   587篇
  2014年   641篇
  2013年   741篇
  2012年   1072篇
  2011年   1065篇
  2010年   935篇
  2009年   885篇
  2008年   886篇
  2007年   778篇
  2006年   686篇
  2005年   542篇
  2004年   348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混料设计在辣椒不同类型氮肥配比试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混料设计中的单形重心设计在辣椒控释尿素、普通尿素配肥上的应用,测定了辣椒的产量及其构成,配置了各因子的产量回归方程,解析寻优,对肥料效应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氮肥比例为普通尿素U=0.20~0.30,控释尿素D60(控释期60天)=0.40~0.60,控释尿素D30(控释期30天)=0.20~0.40(换算为纯氮实际用量U=150.0~225.0 kg/hm2,D60=300.0~450.0 kg/hm2,D30=150.0~300.0 kg/hm2)的方案,预测最高产量可达85.0 t/hm2.控释尿素D30-D60两者配合施用、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D30-D60三者配合施用均能显著提高辣椒产量,比普通尿素分别增产24.40、28.26 t/hm2,增产率分别为42.0%和49.0%,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施肥效应以D30-D60混合最高,为20.88 t/hm2,达极显著水平.经济效益分析表明,U-D30-D60处理施肥利润为2.440万元/hm2,氮素利用率最高,为60.1%.普通尿素与两种控释尿素按一定比例混合施用有利于提高辣椒产量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42.
建立了猪饲料中3-吡啶甲醇含量测定方法.取氨基柱作为色谱柱,以磷酸二氢钾(0.025 mol/L):乙腈:庚烷磺酸钠(0.25 mol/L)=25: 75: 0.4(V/V,pH4.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0 nm,流速为0.5 mL/min.饲料中3-吡啶甲醇的检测限为0.032 μg/g,定量限为0.12 μg/g.回归曲线方程为A=24.75C+0.43,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80%~85%.  相似文献   
43.
为探索南方稻区二化螟卵寄生蜂生防功能、评估卵寄生蜂在田间寄生动态并探讨对不同景观结构的响应,本文采用对比盆栽稻株叶片载卵、离体新鲜稻叶载卵和滤纸卵卡比对二化螟卵寄生蜂寄生率差异;利用盆栽稻株叶片载卵调查卵寄生蜂在稻田中的寄生率季节动态变化;在5月初、7月初和9月初分别调查了在不同景观样点二化螟卵寄生蜂寄生率,对不同空间尺度下(0.2,0.5,1.0,1.5,2.0 km)景观变量与卵寄生率进行模型分析,评估不同景观变量对卵寄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诱集方法差异显著,盆栽稻株叶片载二化螟卵被寄生的比率最高,其次为离体新鲜稻叶,滤纸卵卡效果最差。田间寄生动态调查表明,早稻卵被寄生比率偏低,中稻寄生率较高,在7月中旬二化螟卵被寄生率达到高峰(66.7%),8月下旬以后,晚稻寄生率逐步下降。对不同空间尺度下景观结构变量与卵寄生率分析表明,1.5 km尺度下的林地与二化螟卵寄生蜂有着密切关系。低于40%林地面积比例时,二化螟卵寄生蜂寄生率随林地面积增加而降低;而在高于40%林地面积比例时,二化螟卵寄生率随林地面积增加而增加。综上所述,对于中国南方的小规模稻田景观,林地比例与二化螟卵寄生率有关,但相关效应并非单一地增加或减少的线性响应。研究结果可为南方稻区二化螟卵寄生蜂提供简便、有效的评估方法,并为综合利用二化螟卵寄生蜂控害功能,发展二化螟生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肖望  陈晓娜  黄少丽 《果树学报》2008,25(6):946-949
将贡蕉[Musa acuminata cv.Mas(AA)]胚性悬浮细胞通过不同时间的培养后,对其体胚发生能力和染色体数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贡蕉胚性悬浮细胞的体胚发生能力下降,继代培养1.5a的悬浮细胞体胚发生能力为1.76×104个/mLPCV(packed cell volume,细胞密实体积)胚性悬浮细胞,继代培养3a后下降到0.85×104个/mL PCV胚性悬浮细胞。整个胚性细胞悬浮系为混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从3个到70个不等,既有含染色体数目为整倍体的细胞,也含有大量染色体数目为非整倍体的细胞;继代培养1.5a时,含正常二倍体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比例为15.8%,继代培养3.0a时下降到9.7%。  相似文献   
45.
北非蝎昆虫毒素AaHIT1(Androctonus australis Hector insect toxin)是从北非蝎毒液中提取的专一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的毒素,对人畜无害。本文根据已发表的AaHIT1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偏爱密码子的AaHIT1基因。将AaHIT1与质粒载体PYES2连接,构建得到PYES2/AaHIT1重组质粒,转化酿酒酵母菌INVSC1得到基因工程菌IN-VSC1-AaHIT1。SDS-聚丙烯酰胺电泳检测证明北非蝎毒素AaHIT1已在酿酒酵母菌INVSC1中表达。抗虫试验表明:INVSC1-AaHIT1及其上清液对粘虫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具致死作用,说明AaHIT1基因在酿酒酵母菌中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46.
分析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与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关系,为临床相关感染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采用CLSI推荐的初步筛选试验和表型确证试验方法,检测了临床分离的12株鸭大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情况,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环丙沙星等9种抗菌药对其的抗菌活性。临床分离的12株鸭大肠杆菌中,有4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3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对多种药物耐药,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之间产生交叉耐药,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产生多重耐药性,产酶菌的耐药性明显大于非产酶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鸭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7.
采用改良的Wooldridge法提取了禽波氏杆菌外膜蛋白(0MP),通过Bradford方法测定禽波氏杆菌OMP含量为320μg/mL,SDS-PAGE电泳检测发现禽波氏杆菌P5株OMP含有5种成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8、47、41、36、24ku;P8株OMP含有6种成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8、47、41、38、21、16ku。将提取的禽波氏杆菌OMP免疫健康青紫兰兔,每周免疫1次,共免疫4次,获得了兔抗禽波氏杆菌OMP高免血清,以此高免血清建立了检测禽波氏杆菌的间接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并对其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间接ELISA抗原、抗血清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10μg/mL、1:12800,酶标二抗工作浓度为1:5000,最佳包被条件为4℃、24h,最佳封闭条件为37℃、1h;间接免疫荧光(IFA)兔高免血清释释度为1:20,FITC标记羊抗兔IgG稀释度为1:10,感作时间为45min时,禽波氏杆菌特异性黄绿色荧光最清晰,非特异性荧光最弱。经临床检测证明该两种方法均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的特点,为禽波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和临床快速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为了研究猪囊尾蚴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试验选择四川省雅江县呷拉乡猪带绦虫病患者,给其口服槟榔-南瓜子驱虫,收集、制备虫卵悬液(8万个/mL),再给3头20日龄三元杂交乳猪猪灌胃虫卵悬液,每头1 mL,40 d后收集、制备猪囊尾蚴蛋白,进行双向电泳(2-DE)分析,将凝胶蛋白斑点转移至聚偏氟乙烯膜(PVDF膜),用自制的大鼠抗猪带绦虫LDH血清作为一抗、健康大鼠血清作为阴性对照进行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双向电泳凝胶共检测到(207±9)个蛋白质斑点,相对分子质量(Mr)为14 400~94 000,等电点(pI)为3.0~10.0;试验组特异性抗原抗体阳性杂交斑点为1个,阴性对照未见阳性杂交斑点;将Western-blotting检测的抗原抗体阳性杂交斑点与原双向电泳凝胶斑点进行比对,找到对应蛋白斑点,经ImageMaster 2D Platinum 5.0软件分析后初步确定该蛋白斑点的pI/Mr为7.03/35 368,与猪带绦虫LDH的pI/Mr理论推导值接近,说明猪囊尾蚴表达LDH。  相似文献   
49.
转录组学技术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近年来,转录组学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备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转录组学技术主要有基于杂交技术和测序技术为基础的两大类技术;两类技术在水产动物的转录组学研究中均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是二代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水产动物的转录组学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本实验综述了近年来水产动物在免疫应答、生长发育、生物进化和毒理学方面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在综述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转录组学技术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和现阶段转录组学在水产动物研究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水产动物转录组学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0.
对以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为亲本毒株构建的TK和gG双基因缺失突变株(PrV HB-98株)的增殖能力、安全性、毒力稳定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rV HB-98株在BHK-21细胞上的增殖滴度为10^7.0 TCID50/0.1mL以上,与亲本毒株相当,但高于Bartha株;与PrV鄂A株相比,病毒量为10^7.0TCID50的PrV HB-98株不引起BALB/c小鼠的死亡,毒力也低于Bartha株;将PrV HB-98株在PK-15细胞连续培养25代和在猪体内上连续继代5次,各代次突变株TK基因和LacZ基因能被稳定扩增,未出现毒力回复现象.表明该毒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以10^5.0、10^6.0、10^7.0TCID50等3个不同剂量的PrV HB-98株接种于妊娠50~60d母猪和1日龄仔猪,母猪均能正常产仔.仔猪也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证明该毒株有较好的安全性。另外,以10^5.0TCID50的PrV HB-98株接种于妊娠50~60d母猪和1日龄仔猪,分别于接种后28d和20d,用10^7.0TCID50 PrV鄂A强毒进行攻击.结果免疫猪都能抵抗强毒的攻击.获得保护,表明该毒株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综合上述结果表明,PrV HB-98株可以作为候选毒株.用于伪狂犬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