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040篇 |
免费 | 4204篇 |
国内免费 | 313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212篇 |
农学 | 4658篇 |
基础科学 | 3363篇 |
6011篇 | |
综合类 | 15638篇 |
农作物 | 2544篇 |
水产渔业 | 1853篇 |
畜牧兽医 | 5682篇 |
园艺 | 1860篇 |
植物保护 | 256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751篇 |
2023年 | 807篇 |
2022年 | 1575篇 |
2021年 | 1826篇 |
2020年 | 1713篇 |
2019年 | 1664篇 |
2018年 | 1135篇 |
2017年 | 1841篇 |
2016年 | 1419篇 |
2015年 | 2070篇 |
2014年 | 2026篇 |
2013年 | 2376篇 |
2012年 | 3146篇 |
2011年 | 3416篇 |
2010年 | 3086篇 |
2009年 | 2747篇 |
2008年 | 2695篇 |
2007年 | 2472篇 |
2006年 | 2101篇 |
2005年 | 1671篇 |
2004年 | 927篇 |
2003年 | 732篇 |
2002年 | 773篇 |
2001年 | 717篇 |
2000年 | 665篇 |
1999年 | 644篇 |
1998年 | 500篇 |
1997年 | 428篇 |
1996年 | 357篇 |
1995年 | 364篇 |
1994年 | 290篇 |
1993年 | 297篇 |
1992年 | 232篇 |
1991年 | 209篇 |
1990年 | 194篇 |
1989年 | 150篇 |
1988年 | 113篇 |
1987年 | 78篇 |
1986年 | 46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5篇 |
1963年 | 6篇 |
1956年 | 4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通过探讨秸秆还田与化肥减施下间作绿肥对木薯产量性状的影响,着力解决连作木薯土壤肥力提高与改良相关技术的协调增效。于2019-2020年,以木薯品种“南美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8个处理,调查每个小区的木薯茎径、叶绿素(SPAD)、块根直径、块根长、单株茎秆鲜重、单株块根鲜重、株高、单片叶重、单株块根数以及小区产量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处理5(木薯秆还田+化肥减量12.5%+12.5%营养元素当量黑豆绿肥还田)的木薯产量最高,并得到拟合方程。绿肥秸秆还田以及间作绿肥从整体上改良了土壤肥力,并通过显著影响木薯块根、单片叶重以及单株块根数而影响最终产量。 相似文献
152.
11份芦笋种质材料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给滨海盐碱地发展芦笋产业以及芦笋耐盐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设置了0%、0.1%、0.2%、0.3%、0.4%、0.5% 6个NaCl盐度水平,对11份芦笋种质材料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生育指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芦笋不同品种耐盐能力差异明显,从种子发芽情况看,NJ956、06-9耐盐能力最强,在0.5%盐浓度下仍能正常发芽,其次为NJ982、‘阿波罗’,能耐0.4%的盐浓度,‘冠军’和06-6能耐0.2%~0.3%的盐浓度;从幼苗生长情况看,‘硕丰’耐盐能力最强,其次为06-9、NJ982、‘阿波罗’、NJ956、NJ978和‘冠军’。综合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06-9、NJ982、‘阿波罗’、NJ956、NJ978、‘冠军’和‘硕丰’能耐0.3%或更高浓度的NaCl胁迫,可以作为耐盐品种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53.
南京园林植物根际土壤垫刃科线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查明南京园林植物根际寄生线虫种类及其分布情况,为有效防治线虫病害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10月-2010年7月,笔者对南京栖霞区、江宁区、浦口区苗圃地的40种园林植物根际寄生线虫进行初步调查,根据形态特征和测量值鉴定出垫刃科线虫3个种,分别是普通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vulgaris)、香港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hongkongensis)和莫氏野外垫刃线虫(Aglenchus muktii)。其中,香港丝尾垫刃线虫和莫氏野外垫刃线虫为江苏省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54.
玉米秸秆混合发酵产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显著提高纤维素酶的酶活,采用固态发酵的方法,深入研究了玉米秸秆预处理后的成分变化以及固液比,温度,pH等对发酵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膨化预处理之后的秸秆混合发酵产酶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固液比为1:(1.5~2)之间;pH 3~5;接种量为20%;秸秆:麸皮为1:1;硫酸铵含量为1.5%。在这些条件发酵之后的玉米秸秆,酶活为300 U/g。为下一步的玉米秸秆混合发酵产酶的中试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5.
为了研究不同播种期、密度、氮肥对油菜各枝序含油量的影响,同时研究油菜不同枝序不同层次含油量的变化规律,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华油杂9号’为材料进行系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肥增加,各枝序含油量均显著降低,平均增加纯氮15 kg/hm2,各枝序含油量降低0.54%~0.98%;第4个播期的各枝序含油量明显低于前3个播期,即晚播(11月1号以后播种)不利于油分的积累;不同密度下各枝序含油量变化规律并不十分明显。主枝含油量要大于各分枝含油量,各分枝含油量从上至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主枝从下至上含油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主枝角果较多的情况下顶层部分的含油量要稍高于下层部分的含油量,主枝角果越多,含油量变异幅度越大,最大变异达到3.68%。 相似文献
156.
为了探究小麦根际不同铁水平对根系基因表达的调控,采用小麦‘北农9549’为材料,进行缺铁胁迫和胁迫后恢复铁供应等不同处理,用双向电泳的方法分离蛋白,对比分析不同处理间根系蛋白质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缺铁处理植株与正常供铁的植株相比,缺铁条件下生长的小麦根系有137个蛋白点的表达水平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76个蛋白点发生大于2倍的显著上调表达,另有61个蛋白点发生大于2倍的显著下调表达。上述经过铁饥饿的小麦根系恢复正常铁供应2周后,与自始至终正常供铁的根系相比,有150个蛋白点的表达水平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 <0.05),其中78个蛋白点发生大于2倍的显著上调表达,另有72个蛋白点发生大于2倍的显著下调表达,本试验结果表明,缺铁会引起小麦根系表达大量特异性蛋白。 相似文献
157.
露水河林业局森林景观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拟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空间自相关是建立森林景观模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然而目前众多研究中常忽略了这一点,为了探解决考虑空间自相关性,建立森林景观模型的问题,以露水河林业局为例,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半方差分析等手段分析红松森林景观等景观类型的空间自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Moran’s I指数以及半方差图显示红松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但这种空间自相关性从1987-2003年呈现减弱趋势,红松的分布由非随机因素占主导地位逐渐变为随机因素占主导地位,采伐等人为因素对于红松的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建立了红松森林景观分布与环境驱动因子的模拟模型,经过比较,认为空间滞后模型的拟合度优于经典线性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58.
159.
油菜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蛋白质是生理功能的执行者,是生命现象的直接体现者,要对生命的复杂活动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就必须进行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菜籽油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油,随着油菜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育种要求,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了解其分子机理,为此要加强油菜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本文综述了油菜蛋白质提取方法及双向电泳条件优化,营养元素、低温、盐等胁迫,不同组织材料的生理生化研究和抗病研究等方面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目前的研究没有紧密联系生产需求,研究不系统,且研究方法相对滞后,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强,以促进油菜产业的发展,保障我国的食用油安全。 相似文献
160.
It is well known that green energy-saving building should be popularized with great effort. But when it comes to practice, a key stage of building design is how to choose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products and measures for raising energy-saving levels according to a building's own featur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we consider simulate energy-consumption analysis as a tool to synthesize the effect of indicators, such as wall insulation, sunshade, lighting, ventilation etc. Then we compare the result with the national standard to make sure that the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products and measures really work. As a result,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measure can be determined and prominent energy-saving effect can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