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98篇
  免费   2728篇
  国内免费   4737篇
林业   4642篇
农学   5268篇
基础科学   3569篇
  6433篇
综合类   19201篇
农作物   3031篇
水产渔业   2100篇
畜牧兽医   7208篇
园艺   2303篇
植物保护   2808篇
  2024年   225篇
  2023年   708篇
  2022年   1746篇
  2021年   2048篇
  2020年   1883篇
  2019年   1866篇
  2018年   1325篇
  2017年   2149篇
  2016年   1690篇
  2015年   2453篇
  2014年   2430篇
  2013年   2844篇
  2012年   3753篇
  2011年   4166篇
  2010年   3739篇
  2009年   3327篇
  2008年   3271篇
  2007年   3014篇
  2006年   2437篇
  2005年   1932篇
  2004年   1106篇
  2003年   960篇
  2002年   1093篇
  2001年   1036篇
  2000年   914篇
  1999年   746篇
  1998年   543篇
  1997年   459篇
  1996年   385篇
  1995年   377篇
  1994年   348篇
  1993年   310篇
  1992年   242篇
  1991年   241篇
  1990年   208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134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64年   8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水稻植株通气系统与稻田CH4排放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傅志强  黄璜  何保良  谢伟  廖晓兰 《作物学报》2007,33(9):1458-1467
水稻植株是稻田甲烷(CH4)排放的重要通道,90%的CH4气体由水稻植株通气组织排放到大气中。探讨水稻植株通气组织与水稻CH4排放量之间的相关性,可为水稻栽培和育种实践中减排CH4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2005年早、晚2季大田试验测定了16个水稻品种CH4排放量和植株地上部各节间组织1  相似文献   
972.
自制保鲜剂对灵武长枣低温贮藏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4.3%的灵武长枣为试材,研究了冷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变化及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保鲜剂浸果极显著降低了霉烂果率,显著减缓了贮藏中后期果肉硬度下降和维生素C氧化分解,明显抑制了果肉蔗糖水解,显著提高了贮藏中后期脆好果率。但保鲜剂浸果对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糖和果胶含量没有明显影响。脆好果率与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含量和蔗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拟合曲线为二次多项式,相关系数分别为0.9266、0.9937和0.9971。果肉抗坏血酸含量和果肉硬度均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4和0.9343。  相似文献   
973.
3个杏品种果实香气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个杏品种“金太阳”、“鲁杏1号”、“鲁杏2号”成熟期果实顶空微萃取果肉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金太阳杏检测出33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82.37%,主要香气物质为乙酸己酯、乙酸-4-己烯-1-酯、二羟乙酸、6-甲基-5-烯基-2-庚酮;“鲁杏1号”检测出10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51.18%,主要香气物质为二羟乙酸、苯乙醇、二乙基邻苯二甲酸酯、2-苯并噻吩;“鲁杏2号”检出10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48.06%。主要香气物质为乙醇、乙酸己酯、顺-3-己烯基-乙酸酯。三个品种间香气成分和含量均存在差异,杏香气成分是杏选育评价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74.
饥饿对鲫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流变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饥饿对鲫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流变学性质的影响.于21±1℃条件下,在室内水族箱内对鲫鱼进行了为期28d的饥饿实验,分别在饥饿开始后的0、7、14、21、28d取样并测定了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全血粘度.结果表明血液中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分别在饥饿后7d和14d内显著下降,而白细胞数和红细胞沉降率分别在饥饿后7d和21d内显著上升;鲫鱼血清中的血糖对饥饿特别敏感,在饥饿后7d内明显下降(P<0.05),此后几周变化不明显(P>0.05);总蛋白和白蛋白在饥饿后7d内均有所增加,然后下降;谷丙转氨酶活性在饥饿后14d内明显下降,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在饥饿后21d内明显下降;饥饿对鲫鱼血清钙离子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全血粘度值在饥饿后14d内下降,随后全血粘度值逐渐增加,到饥饿后28d时仍低于正常值.结果提示,饥饿对鲫鱼大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性质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75.
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行距配置对大穗型冬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花后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及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cm行距处理下,旗叶在灌浆中后期具有较高的氮代谢酶活性。籽粒产量随行距减小而增加,而籽粒蛋白质含量却减小,籽粒蛋白质产量与籽粒产量表现相同趋势。因此,适当缩小种植行距,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但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和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  相似文献   
976.
不同玉米品种间酯酶同工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通过品种间叶片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性比较,对10个玉米品种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并研究它们的遗传相似程度,为玉米栽培育种和种子纯度鉴定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间酯酶同工酶酶谱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酶带数、酶带迁移率和酶带的活性上;在亲缘关系方面,沈137与051176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远,05AY2与05AY1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中紫丁糯4号、皖糯1号与天4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977.
DNA指纹图谱技术及其在玉米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伟  杨文鹏  戴保威  关琦 《种子》2008,27(1):46-50
DNA指纹技术所检测的是基因组DNA水平的差异,适合于品种资源、育种材料和杂种的鉴定工作。本文简要叙述了DNA指纹图谱技术的发展概况、特点,常用指纹图谱技术的原理及其优缺点,以及这些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另外,对目前指纹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8.
盐渍和涝渍对棉苗生长和叶片某些生理性状的复合效应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以陆地棉鲁棉研17和鲁棉研28为材料,以无盐正常供水为对照,研究了在盐渍、涝渍和盐涝复合胁迫14 d后棉苗干物质积累、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盐渍、涝渍和盐涝复合胁迫都显著影响两个品种的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盐渍对棉苗的影响程度小于涝渍,而涝渍又小于盐涝复合胁迫,盐涝双重胁迫对棉苗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抑制表现出累加效应。盐渍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是光合作用受抑制的重要原因,而涝渍和盐涝胁迫下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叶绿体结构和PSⅡ稳定性的下降引起的。  相似文献   
979.
海岛棉遗传多样性的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武  倪薇  林忠旭  张献龙 《作物学报》2008,34(5):893-898
利用SRAP标记, 选用132对带型清晰的多态性引物, 对我国引入海岛棉以来培育的36个国内品种及20个国外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419个多态性位点, 每组合的多态性条带数从2~9不等, 平均为3.17。利用NTSYS-pc 2.10e 软件采用Jaccard’s相似系数和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大部分具有亲缘关系的品种聚在同类中, 说明其结果与系谱具有一定的相符性; 56个品种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497, 变化范围在0.312~0.876之间, 说明我国海岛棉品种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 我国3个育种时期育成品种的平均相似系数依次为0.501、0.507和0.548, 表明我国现在育成的品种相对于早期品种遗传多样性在逐渐降低。这些结果为我国海岛棉育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80.
树木细根主要研究领域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根是树木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生态作用。论文根据国内外近几十年来树木细根研究现状,对细根的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即细根分解、细根寿命、细根周转和细根衰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概述,并指出寻找适宜的研究方法、明确细根的定义、认识细根的异质性及探究影响细根周转的因子和机理是树木细根各研究领域未来需深入探讨的基本问题。论文的概述皆在帮助研究者全面认识国内外细根各领域的研究概况,同时也为细根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从而加快中国根系生态学研究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