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07篇
  免费   3030篇
  国内免费   4426篇
林业   3919篇
农学   2298篇
基础科学   2264篇
  4710篇
综合类   25059篇
农作物   3812篇
水产渔业   2218篇
畜牧兽医   7648篇
园艺   3707篇
植物保护   2228篇
  2024年   416篇
  2023年   1084篇
  2022年   2359篇
  2021年   2394篇
  2020年   2206篇
  2019年   2156篇
  2018年   1481篇
  2017年   2422篇
  2016年   1520篇
  2015年   2405篇
  2014年   2599篇
  2013年   3155篇
  2012年   4266篇
  2011年   4341篇
  2010年   4043篇
  2009年   3652篇
  2008年   3584篇
  2007年   3353篇
  2006年   2805篇
  2005年   2100篇
  2004年   1479篇
  2003年   869篇
  2002年   896篇
  2001年   925篇
  2000年   808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5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4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枸杞岛海藻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摄食类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海洋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和海洋环境监测的需要,一些传统的研究方法如多样性指数等在评价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时显得说服力不足,而摄食功能群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实验根据2012年8月对浙江枸杞岛海藻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调查实验,分析该海域夏季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摄食类群的组成、空间及数量分布,并进行相关生态评价。结果表明,枸杞岛海藻场夏季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组成以肉食者和滤食者占较大优势,食碎屑者、植食者和食底泥者次之,杂食者最少;肉食者的优势种为布尔小笔螺、寄居蟹、扁平管帽螺、甲虫螺和四齿矶蟹等,滤食者的优势种为条纹隔贻贝、带偏顶蛤、短石蛏和布氏蚶等,植食者的优势种为钩虾、单一丽口螺和锈凹螺等;各摄食类群水平分布较均匀,垂直分布受水深和摄食饵料的限制;基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功能类群的生态参数评价结果表明,枸杞岛海藻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健康状态呈虚弱水平,大部分站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受到轻度扰动,底栖生态质量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922.
虾夷扇贝动态能量收支模型参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虾夷扇贝为实验生物,介绍了动态能量收支(dynamic energy budget,DEB)模型5个关键基本参数的测定及计算方法,分析了方法的利弊及注意事项,为贝类DEB模型参数的准确获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壳长与软体部湿重回归法计算虾夷扇贝的形状系数δm;采用静水法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虾夷扇贝的呼吸耗氧率,计算阿伦纽斯温度TA参数;采用饥饿法测定、计算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形成单位体积结构物质所需的能量[EG]和单位体积最大储存能量[EM]3个参数。室内饥饿实验持续60 d,直至呼吸耗氧率及软体部干重基本保持恒定。结果显示,壳长(SL)与软体部湿重(WW)的回归关系式为WW=0.0118SL3.4511(R2=0.9365),根据公式V=(δm L)3,对软体部湿重的立方根和壳长进行线性回归,所得的斜率即为形状系数δm值(δm=0.32);获得不同规格的虾夷扇贝耗氧率与水温(热力学温度,K)倒数的线性回归关系,线性回归方程斜率的绝对值为阿伦纽斯温度TA,平均为(4160±767)K。饥饿实验结束时,软体部干重和呼吸耗氧率分别降低了56%和81%。虾夷扇贝的耗氧率稳定在0.17 mg/(ind·h),经计算获得[]=25.9 J/(cm~3·d);饥饿持续30天之后,虾夷扇贝软体部干重基本维持在(0.25±0.01)g,经计算获得[EG]=3160 J/cm~3,[EM]=2030 J/cm~3。动态DEB理论是基于能量代谢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建立的,体现了生物能量代谢的普遍性规律,能够反映摄食获取能量在不同发育生长阶段的能量分配情况。但是,DEB模型参数的测定及计算比较复杂。基本参数的准确获取将影响其他参数以及模型的准确性。本研究为虾夷扇贝DEB模型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23.
短须裂腹鱼仔稚鱼发育及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的基础生物学资料,遏制其自然资源迅速下降态势,维护长江鱼类的生物多样性,在水温10.0~20.4℃的条件下,对人工催产孵化的短须裂腹鱼仔稚鱼形态发育特征进行了连续观察,并逐日记录其生长情况,分析其生长特性。结果显示,刚出膜短须裂腹鱼仔鱼全长(9.83±0.88) mm,呈现透明淡黄色,卵黄囊较大,胸鳍较小,仔鱼多侧卧静栖水底,人为刺激下可以向前移动;23日龄仔鱼全长(15.18±0.52) mm,卵黄全部消失,鳔室呈长圆柱形,肠道内充满食物,进入稚鱼期;35日龄稚鱼全长(16.75±0.75)mm,出现二鳔室、腹鳍呈现月牙状,腹鳍褶皱宽大;65日龄稚鱼全长(23.64±0.82) mm,腹鳍褶皱几乎消失,除未见臀鳞外,各鳍均已出现,其生活习性已与成鱼相似。短须裂腹鱼仔稚鱼的生长呈现先急速增加、而后平缓、再快速增加、而后变慢的过程,特定生长率呈现先迅速增加然后指数型下降的趋势。运用Matlab对短须裂腹鱼体长(L_P)与日龄(t)的多项式关系函数(L_P=9.7296+0.55051t-0.0239t~2+5.1283×10~(-4)t~3-3.4419×10~(-6)t~4(R=0.9666,SD=0.6824,P0.001)进行分析,求得22.14日龄和52.35日龄是短须裂腹鱼仔稚鱼生长变化的关键日龄,与个体发育阶段的卵黄消失(23日龄)和52日龄左右(20 mm左右)稚鱼高死亡率接近。  相似文献   
924.
采用形态学测量和生化分析等方法,比较了野生和池塘养殖条件下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的形态学、肝胰腺指数(HSI)、常规生化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结果发现:野生和池塘养殖扣蟹的形态学特征差异较大,雌雄个体均有4个贡献较大的主成分(PC1,PC2,PC3,PC4),其中PC1的贡献率均远高于其他主成分,两者PC1分别由16和19个主要影响变量构成;所测36个形态学指标中,两群体雄蟹和雌蟹分别有25和22个形态学指标差异显著,进一步筛选判别贡献率较大的4~5个指标分别建立判断方程,综合判别准确率达95%以上;野生扣蟹的HSI、组织中总脂、躯体肌肉的16:0、18:1n9和20:4n6含量均高于池塘养殖扣蟹,后者组织中水分含量、躯体肌肉中的18:0、20:5n3和22:6n3高于前者。研究表明,野生和池塘养殖扣蟹的形态学和生化组成均存在较大差异,可以根据两群体扣蟹的形态学差异和判别方程鉴别两种扣蟹蟹种。  相似文献   
925.
奥尼罗非鱼淀粉酶、脂肪酶的分布与特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O.aureus)为实验材料,研究其淀粉酶、脂肪酶分布与特性。结果表明,Ⅰ(体重55.14g)、Ⅱ(体重122.82g)、Ⅲ(体重225.68g)组实验鱼肠道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均表现出相似规律: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前肠、中肠、后肠。实验鱼体重从55g增至122g,肠道淀粉酶活性急剧上升,实验鱼体重从122g增至225g,酶活性增幅减缓。3组实验鱼肠道各肠段淀粉酶活性相对比值(前肠、中肠、后肠)分别为1:0.95:0.52、1:0.44:0.21和1:0.50:0.24;脂肪酶活性相对比值(前肠、中肠、后肠)分别为1:0.17:0.12、1:0.34:0.14和1:0.98:0.64。3组实验鱼淀粉酶活性相对比值(Ⅰ、Ⅱ、Ⅲ组)在全肠、肝胰脏中分别为1:8.25:18.94和1:3.43:9.31;3组实验鱼脂肪酶活性相对比值(Ⅰ、Ⅱ、Ⅲ组)在全肠中为1:3.82:13.09。奥尼罗非鱼肠道、肝胰脏淀粉酶最适pH值分别为6.5~7 0和7.5;最适反应温度均为30℃;最适反应底物浓度均为0.8%。肠道脂肪酶最适pH值为7.0~7.5,最适反应温度为35℃。  相似文献   
926.
为了研究混养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对池塘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别在浙江海盐、江西九江、上海浦东开展了罗氏沼虾-三角帆蚌混养、草鱼—三角帆蚌混养、罗氏沼虾-三角帆蚌-鲢鳙鱼混养三组系列实验。利用DGGE技术对养殖水体的16S r DNA进行指纹图谱分析。三组实验共鉴定出57条不同条带,每组实验中混养三角帆蚌或鲢鳙实验组的平均条带数均高于单养水体水样平均条带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各养殖水体混养三角帆蚌、鲢鳙后,多样性指数均有所增加。PCA分析和DGGE聚类结果显示,在无鲢鳙的情况下,蚌与主养物种(罗氏沼虾、草鱼)混养实验组的16S r DNA图谱聚为一类,显示出蚌对于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的贡献;在同时引入鲢鳙和蚌的情况下,16S r DNA指纹图谱则是按照有无鲢鳙聚为两类,提示在本实验中鲢鳙对于水体微生物的影响要大于蚌。对DGGE图谱其中20条显著条带进行回收、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序列主要分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5%)、蓝藻门(Cyanobacteria,25%)、α-变形菌亚门(Alphaproteobacteria,15%)、β-变形菌亚门(Betaproteobacteria,15%)、γ-变形菌亚门(Gammaproteobacteria,10%)、ε-变形菌亚门(Epsilonproteobacteria,5%)、裸藻叶绿体(Euglenales,5%)。  相似文献   
927.
不同近交系数蛤仔橙色品系的生长和成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遗传背景的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橙色品系为材料,采用建立半同胞家系子一代H1(F=0.125)、全同胞家系子一代F1(F=0.250)、全同胞家系子四代F4(F=0.594)及自然对照组C1(F=0)的方法,进行了不同近交系数蛤仔橙色品系生长和成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养殖周期中F1组的壳长生长最慢,在稚贝期和养成期均显著小于F4和C1组(P<0.05),H1、F4和C1组之间的壳长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C1组的成活率在整个养殖周期中为最小,除幼虫期3日龄外,其他各日龄均显著小于其他试验组(P<0.05),而H1、F1和F4组之间的成活率则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F1壳长生长的衰退率为2.92% ~ 18.33%,平均值为(12.05±6.54)%,试验组H1在稚贝期、养成期显现出一定的衰退现象,而试验组F4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均未表现出近交衰退现象;各试验组的成活性状在各日龄均未出现近交衰退.该研究为橙色品系的选育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28.
测定分析并评价了养殖曼氏无针乌贼( Sepiella maindroni)白色卵膜(WEM)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WEM (鲜样)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2.34%、1.76%、5.28%和0.34%。WEM(干样)中氨基酸(AA)总量为55.53%,其中必需氨基酸(EAA)总量为19.8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比值为65.6%,构成比例符合 FAO/ WHO 规定的优质蛋白质标准;鲜味氨基酸( DTAA)总量为29.53%。WEM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苯丙氨酸+酪氨酸(Phe + Tyr),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38.03。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19.21%。矿物质含量丰富,尤其以磷(P)质量分数最高(1423.2 mg·kg -1)。结果表明,WEM 营养组分较为全面,与野生黑色卵膜(BEM)的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氨基酸组成、必需氨基酸和无机元素质量分数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是导致白化受精卵孵化率降低的关键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29.
海南陵水小型金枪鱼驯养基地在小头鲔(Euthynnus affinis)养殖过程中发现有寄生虫附着现象,文章对小头鲔寄生虫进行了分离、形态观察及18S、28S rR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经18S rRNA分子鉴定,该寄生虫与Branchiomma sp.相似性为99.13%;而28S rRNA显示,该寄生虫与黑斑鳍缨虫B.nigromaculatum相似性为100%,与Branchiomma sp.(EF116223.1)相似性为99.12%。形态观察发现,该寄生虫虫体呈墨绿色、棕黄色或红棕色,具鳃冠,全长30~90 mm,寄生于小头鲔鳃弓后缘的体表及胸鳍中后部。该寄生虫由鳃冠、胸区和腹区组成,无钙质管,其消化道包括口、口腔、咽、肠、肛门等,与黑斑鳍缨虫存在少许生活习性和形态差别。因此,该寄生虫是否为鳍缨虫属(Branchiomma)、黑斑鳍缨虫(B.nigromaculatum),仍需进一步验证。该虫附着于小头鲔体表后,小头鲔摄食量明显下降,游泳速度加快,易受惊吓。采用甲醛浸泡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后小头鲔成活率为75.9%。  相似文献   
930.
在水温7.0~19.5℃和盐度28.7~30.9的养殖环境下,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和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混养在1 m3水体中,研究在一定养殖空间内刺参-海黍子适宜的养殖容量和密度及其对水质的影响。仿刺参平均湿重(25.2±1.21)g;养殖密度,A1~A3组:600 g/m3,B4~B6组:400 g/m3,C7~C9组:200 g/m3。海黍子养殖密度,A1、B4、C7组:0 g/m3,A2、B5、C8组:1 000 g/m3,A3、B6、C9组:2 000g/m3。结果显示:(1)A1、B4组仿刺参的平均日增重率(Mdwg)和特定生长率(SGR)最小;C8和C9组仿刺参的Mdwg和SGR最大;A2组海黍子的SGR最大;C9组海黍子SGR最小;(2)A1、B4组NH4+-N、NO2--N、NO3--N和PO43--P含量较高;A3、B6、C9组各营养因子含量较低。研究表明:海黍子能吸收水体中的营养因子,其密度显著影响仿刺参的生长(P0.05)。本试验条件下,C8、C9组搭配比较合适,生态互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