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用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Em)原头蚴继发感染一线仓鼠(坎培尔仓鼠Dwarf Campbells RussianHamster)、冬白仓鼠(倭仓鼠Phodopus sungoris sungoris)、金丝熊仓鼠(黄金鼠Mesocricetus auratus)、松鼠(Sciurusvulgaris)4种宠物鼠各4只。接种70 d后剖解各种宠物鼠1只,一线仓鼠、金丝熊仓鼠、松鼠未发现包囊泡,冬白仓鼠分离出包囊泡4.37 g,占体重的7.23%;接种95 d后4种宠物鼠的平均湿包囊泡重和包囊泡重占体重的百分比分别为:冬白仓鼠13.05g和33.03%,金丝熊仓鼠2.22 g和1.98%,松鼠2.28 g和3.54%,冬白仓鼠、金丝熊仓鼠和松鼠都出现成熟原头蚴,一线仓鼠未发现包囊泡。试验证明冬白仓鼠、金丝熊仓鼠和松鼠对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较敏感,可以作为Em的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LdATPaseE通过类胰岛素信号通路影响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通路,调节马铃薯甲虫幼虫化蛹的分子机制。【方法】LdATPaseE cDNA序列通过马铃薯甲虫转录组数据分析和RT-PCR克隆获得;qPCR检测其在马铃薯甲虫各发育阶段,以及四龄幼虫不同组织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喂食幼虫dsRNA的方法,分析该基因在马铃薯甲虫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并测定类胰岛素、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通路基因对该基因的表达响应机制。【结果】喂食二龄幼虫dsLdATPaseE后,成功敲低了靶标基因,阻止二龄幼虫的生长,显著增加了二龄幼虫的死亡率。三龄和四龄幼虫喂食dsLdATPaseE-1和dsLdATPaseE-2,在极低浓度下即敲低了靶标基因,阻止了幼虫生长,显著降低马铃薯甲虫幼虫的化蛹率。敲低LdATPaseE还显著升高了LdInRLd4EBP的表达量,抑制一个蜕皮激素合成基因的转录,降低20E滴度并降低了一个20E响应基因的表达。敲低LdATPaseE还抑制了一个JH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降低了JH滴度,下调了一个JH早期响应基因的表达量。【结论】沉默LdATPaseE后,其可能通过抑制IIS信号途径,降低20E和JH的滴度、下调20E和JH信号从而影响幼虫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83.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对农业信息资源及相关服务系统的的需要,从信息资源建设和软件服务体系等几个方面对农业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建设少数民族语言农业信息资源库和相关服务体系的初步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84.
为了增加棉花的产量,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病虫害措施。本文介绍棉花的叶面喷肥处理方法,及其如何应用于防治棉花的病虫害上。  相似文献   
85.
为科学评价、保护和利用天山马鹿资源,以昌吉市新疆盛华马鹿驯养繁育基地(CJ)与哈密军马场(HM)两地鹿场圈养的53头天山马鹿为研究对象(CJ,n=31;HM,n =22),8个微卫星位点为分子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保持圈养天山马鹿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微卫星数据表明,8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数为3~7个,共检测到37个等位基因;盛华马鹿驯养繁育基地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A=4.625,He=0.6398,Ho=0.5887,PIC=0.5851,Ne=2.8357,Fis=0.0338;哈密军马场马鹿种群为A=4.375,He=0.6888,Ho=0.6818,PIC=0.6238,Ne=3.2078,Fis=-0.0175。两地区马鹿种群没有显著偏离 Hardy-Weinberg平衡。由此可见,圈养天山马鹿种群的遗传多样丰富,但F统计量结果表明,盛华马鹿驯养繁育基地圈养种群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因此,现阶段圈养马鹿种群的管理重点是避免近交和遗传多样性丧失上。  相似文献   
86.
本文对新疆境内已记载的34种委陵莱属(Potenitilla L.)植物进行了区系成分分析,其中包括:(1)世界分布型;(2)北温带分布型,(3)环北极高山分布型;(4)欧亚北极高山分布型;(5)旧世界温带分布型;(6)温带亚洲分布型;(7)高加索-伊朗-天山分布型;(8)东地中海分布型;(9)西伯利亚-天山分布型;(10)亚洲中部分布型;(11)天山-伊朗分布型;(12)沿喜马拉雅(包括天山)分布型;(13)阿尔泰-天山分布型;(14)天山山地分布型;(15)中国西北部特有种。统计结果表明:旧世界温带分布型的种类最多,有6种,占总数的17.6%。温带亚洲分布型和沿喜马拉雅分布型次之,均为4种,各占总数的11.8%。关键词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玉米抗螟性鉴定,筛选出新疆本地主栽的抗螟品种,为其玉米螟绿色防控及农药减施提供重要供选措施。【方法】采用食叶级别法、幼虫体重评价方法及剖秆调查法,鉴定新疆绿洲19个新疆玉米主栽品种不同生育期的抗螟水平。【结果】各供试玉米品种在心叶期及成熟期抗螟(玉米螟)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心叶期抗螟性最好的是KWS1553,其平均食叶级别为2.9,幼虫存活率为33.33%,幼虫重为0.000 77 g,达高抗(HR)水平;其次是新玉57号,其平均食叶级别、幼虫存活率及幼虫重依次为2.9、65.48%和0.001 64 g,也达高抗(HR)水平;先玉335、KWS6333则均达抗(R)水平。成熟期抗螟性表现最好的是新玉108号,平均单株蛀孔数、平均单株隧道长分别为0.03个/株、0.04 cm/株;其次是五谷631,平均单株蛀孔数、平均单株隧道长依次为0.05个/株、0.04 cm/株;新玉57号抗玉米螟表现最差,平均单株蛀孔数、平均单株隧道长分别为1.08个/株,为3.06 cm/株。【结论】品种KWS1553、新玉108号、五谷631、五谷310、KWS6333、郑单958苗期及成熟期抗螟性较好,而新玉57号苗期抗螟性达高抗水平,成熟期抗螟性则较差。可优先选择种植抗螟较优的品种,杜绝感虫及高感品种的种植,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玉米螟的自然控制,并减少化学农药施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增效剂及药剂减施措施对玉米植株沉积分布的影响,为基于增效剂的农药减施防治手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疆T16型无人机在玉米抽穗期进行喷雾施药处理,以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为试验药剂,添加飞防助剂配合不同增效剂(激健、辉丰、欧克森)及药剂减施梯度处理,分析其对玉米植株在沉积量及沉积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在药剂减施处理中,减施30%处理在玉米植株上有最大沉积量且沉积利用率可达到45.60%;添加飞防助剂在玉米植株对药剂沉积利用率有显著性提高,并对上层沉积量有明显提高,但对中、下层沉积量无显著影响;添加增效剂处理在玉米植株上相比于对照对沉积量及沉积利用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合理添加新型增效剂减施30%对农药利用率无显著性影响;添加无人机飞防助剂可有效提升农药利用率。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诱捕器颜色、悬挂高度、悬挂位置对诱蛾效果的影响,为针对番茄潜叶蛾的绿色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专一性引诱剂为材料,采用行为生态学技术方法,在有机蔬菜生产温棚,对比研究性信息素诱捕器(平面式)颜色、诱捕器悬挂高度和诱捕器悬挂位置对番茄潜叶蛾诱捕效果。【结果】蓝色、绿色、黄色和白色4种颜色性信息素诱捕器均可诱捕到一定数量的番茄潜叶蛾,4种颜色诱捕器41 d平均日诱蛾量从高至低依次为蓝色65.4头、绿色59.7头、白色47.4头、黄色30.9头,逐日诱蛾量中,蓝色诱捕器最高,依次为蓝色和绿色>白色>黄色诱捕器,差异显著。不同颜色诱捕器逐日诱蛾量占比中,4种颜色的诱捕器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依次为蓝色>绿色>白色>黄色。3种悬挂高度性信息素诱捕器39 d平均日诱蛾量依次为40~60 cm为125.1头、90~110 cm为96.1头、140~160 cm为65.1头,逐日诱蛾量中,40~60 cm最高,依次为40~60 cm>90~110 cm>140~160 cm,差异明显。不同悬挂高度诱捕器诱蛾量占比中,40~60 cm显著高于其他2种悬挂高度,依次为40~60 cm>90~110 cm>140~160 cm,差异明显。3种悬挂位置性信息素诱捕器35 d平均日诱蛾量依次为悬挂于通风口处为103.0头、出入口处为66.6头、远离通风口处为71.4头/诱捕器,逐日诱蛾量中,通风口处诱蛾量最高,依次为通风口>远离通风口>出入口,差异明显。不同悬挂位置诱捕器诱蛾量占比中,悬挂于通风口处的诱捕器诱蛾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悬挂位置,依次为通风口>出入口和远离通风口,差异明显。通风口>远离通风口>出入口。【结论】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将蓝色性信息素诱捕器(平面式)于40~60 cm放置通风口处,对番茄潜叶蛾的诱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