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苍白草蛉(Chrysopa pallens)属于昆虫纲脉翅目(Neuvoptera)草蛉科(Chrysopidae)。我们在研究温度对草蛉滞育的影响时,发现苍白草蛉具有温周期反应(Thermoperiodic respones)。在无光条件下,在不同的温周期内Ch.pallens的滞育率明显下降:从一昼夜高温持续12h条件下的46% ̄54%,下降到了每天18h高温,6h低温的0%。但它被温周期为2  相似文献   
72.
渗透系数是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之一,其大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能力,准确推算湿地床渗透系数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博斯腾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将博斯腾湖湿地分为黄水沟区、大湖区、小湖区3个单元,分别采用野外现场竖管试验法和室内颗粒分析法对其沉积物渗透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2种实验方法均显示,博斯腾湖湿地3个单元沉积物渗透系数大小关系为:K_(大湖)K_(黄水沟)K_(小湖);(2)对博斯腾湖湿地沉积物颗粒粒度进行分析发现,湿地沉积物主要以黏土为主,砂土次之。3个单元黏土含量关系为:大湖区黄水沟区小湖区,沉积物渗透系数与黏土含量呈负相关关系;(3)对沉积物渗透系数进行空间变异性分析得知,博斯腾湖湿地沉积物渗透系数自西向东、自北向南依次递增,渗透系数最高的地段主要集中在白鹭洲附近。  相似文献   
73.
灌溉对沙枣树出胶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沙枣树出胶进行了灌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灌溉改善了林地的水分条件,减少了沙枣树的出胶率,增加了单株出胶量;指出出胶率高是病虫害侵染所造成,而出胶量高则是生理活性强的表现;沙枣树的出胶是自身生理活性作用和受害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究新疆开都河流域下游绿洲盐渍化土壤特征。[方法]采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分析开都河流域下游绿洲的土壤含盐量及主要盐基离子的特征值。[结果]研究区0~10 cm土层土壤属于重度盐渍化土壤,10~30和30~50 cm土层土壤属于中度盐渍化土壤,土壤盐分具有一定的表聚性。各层的盐渍化类型主要是以氯化物-硫酸盐型盐渍化土为主,其次是硫酸盐渍土,其他类型盐渍土比例极小。不同采样深度内,各层盐基离子含量呈自上而下变小趋势。[结论]该研究可为精细农业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5.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cryptic complex has invaded Xinjiang, China, since 1998. The distribution of Mediterranean (MED) and Middle East-Asia Minor 1 (MEAM1) B. tabaci substrains has been gradually identified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technology. In this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MED and MEAM1 in Xinjiang was determined by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 (CAPs). Results showed that MED dominated in northern Xinjiang (84%), whereas MEAM1 was dominant in southern Xinjiang (72%). Five pairs of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primer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B. tabaci among 36 geographic populations.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MED and MEAM1was low and varied little among populations in Xinjiang (0.09 ± 0.14 and 0.09 ± 0.13, respectively). Based on ∆K statistic, 13 populations of MEAM1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wo subgroups at K = 2, whereas the 23 populations of MED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subgroups at K = 4. However, Mantel t-test demonstrated no correlation between geographical and genetic distances among B. tabaci complex (R = 0.42, P = 1.00). Neighbor-joining and 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geographical isolation and interspecific differences were the main causes of the genetic variation. Gene flow predicted that MEAM1 was most likely introduced from Urumqi to the southern Xinjiang. Meanwhile, a large proportion of MED in Kashi region came from Changji and Yining. To block ongoing dispersal, strict detection and flower quarantine regulations need to be enforced.  相似文献   
76.
新疆桑种质资源叶片形态特征数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60份具有地域特征的新疆桑种质资源的叶片形态特征进行主成分、聚类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种质资源间的叶片形态特征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主成分分析选出了3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67.99,叶长、叶幅及形态因子分别是第一、二、三主成分的主导因子;在聚类分析基础上用判别分析选出对新疆桑种质资源叶片形态分类有极显著影响的面积、长度、叶幅、周长、长幅比和形态因子参数,同时建立了6个判别能力较高的判别模型。  相似文献   
77.
塔里木河下游地区是干旱区中沙漠化进程最显著的地区之一。由于近50a以来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造成生态环境出现严重的退化。特别是以天然植被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因对水资源时空格局的人为改变而受到严重影响,造成环境恶化、天然植被全面衰败、沙漠化加剧。本研究主要从引起塔里木河下游沙漠化的原因入手,从整体、部分的关系进一步发现塔里木河下游流域沙漠化原因,运用3S技术和有关统计资料分析塔里木河干流区域人口增长、水资源利用对塔里木河下游土地沙漠化的影响途径以及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土地沙漠化的直接成因是干流耗水量的增加和下游来水量的减少,而来水量的减少与上中游流域段耕地面积的增加有密切关系。人口数量的增长和耕地面积也有很大的相关性。进一步发现在塔里木河这样典型的内陆河流域,人口增长对耕地面积(在干旱区流域基本等同于灌溉面积)不仅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不同的流域段人口增长对耕地增大的驱动效果也不同,人口增长的驱动对下游土地退化的影响具有从源流向下游的传递性,下游的土地沙化主要通过源流和上中游人口增长对下游来水量的影响传递产生。  相似文献   
78.
新疆于田绿洲盐渍化土壤盐分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土壤含盐量对作物的生长有较大影响,分析土壤盐分动态变化对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提高农作物产量有较大意义.对塔里木盆地南缘克里雅河流域于田地区典型盐渍化地进行4次野外调研,在GPS定点,土壤采样及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借助Excel,SPSS等统计软件对研究区不同时期土壤含量盐及pH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土壤平均pH值为9.1,属于碱土,盐分含量表聚强烈,土壤可溶性盐及pH的变化趋势为9月>5月>7月>3月.土壤阳离子主要以Na ,K ,Ca2 和Mg2 为主.3月、5月、7月中各阴离子在土体中的含量依次为Cl->CO2-3>SO2-4>HCO-3,在易溶性盐类上行过程中.以氯化盐最为活跃,硫酸盐次之,碳酸盐较稳定.而9月各阴离子在土体中的含量依次为 HCO-3>CO2-3>Cl->SO2-4.0-20 cm土层中盐离子相关性分析表明,3月、5月、7月、9月各离子之间及各离子与总可溶性盐之间的相关性不同.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索EgM家族重组蛋白(EgM 9)与Iscom为佐剂结合免疫犬后血清抗体变化规律.[方法]利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组与对照组血清特异性抗体(IgG、IgGi,IgG2,IgA、IgM和IgE)的变化规律,并以Western-blotting方法进行验证.[结果]经统计学方法分析显示,免疫组与对照组特异性抗体IgG及其亚类IgG1,IgG2,差异极显著(P <0.01),而特异性抗体IgA,IgM和IgE差异不显著(P > 0.05).[结论]证实EgM家族重组蛋白(EgM 9)与Iscom为佐剂结合能引起犬特异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玉米螟发生与作物布局间的关系,为玉米螟的生态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玉米螟典型发生区,用诱蛾量、落卵量、幼虫量、蛹量以及玉米蛀秆率、玉米茎秆和果穗蛀孔数、活虫数等指标,依次评估玉米+棉花(Tr1)、玉米+甜瓜(Tr2)、玉米+小麦(Tr3)邻作模式下玉米螟种群动态与危害。【结果】 不同邻作模式下诱捕器诱蛾量、落卵量、幼虫量、蛹量有一定的差异(P < 0.005);其中,Tr1邻作田诱蛾量(越冬代、1代和2代)、落卵量、幼虫量和蛹量显著高于Tr2和Tr3邻作田(P < 0.005),Tr2邻作田的诱蛾量、落卵量、幼虫量和蛹量高于Tr3邻作田但差异不显著(P > 0.005);不同邻作模式下玉米螟发生与危害有一定的差异(P < 0.005);Tr1、Tr2、Tr3 3种不同邻作模式下玉米螟蛀秆率均值为18.03%且差异显著(P < 0.005),总蛀孔数、总活虫数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Tr1>Tr3>Tr2、Tr1>Tr2>Tr3。【结论】 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后更偏好于向玉米+棉花(Tr1)邻作田迁移且1 代和2代成虫以及棉花周围有种植玉米的田,通过作物布局和合理的药剂防治调控玉米螟种群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