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1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0篇
  61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选取湖南某矿区重金属Cd、As复合污染稻田土,以泰优390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湿润灌溉(CK)、农艺措施淹水(WF)、竹炭(ZC)、竹炭结合淹水措施(ZF)、稻壳炭(GC)、稻壳炭结合淹水措施(GF),对土壤中As、Cd生物有效性及水稻糙米中As、Cd累积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处理土壤pH值上升幅度为0.12~0.72个单位,均呈现先升高再下降,最后趋于中性的规律。相比对照,水稻全生育期5种处理Eh值均呈现下降趋势,而单一添加生物炭ZC、GC 2种处理乳熟期Eh显著高于同一生育期配施生物炭的WF、ZF、GF 3种淹水处理,并始终处于弱还原状态。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成熟期土壤Cd的有效态、酸可提取态和TCLP提取态含量,而As的有效态和TCLP提取态含量显著升高。WF、ZF、GF淹水配施生物炭处理糙米中Cd含量降低51.46%~57.28%,其中GF抑制效果最佳,与ZF呈现显著性差异;而籽粒中As的含量分别达到0.29、0.32、0.30 mg·kg-1,较CK组升高了39.74%~53.58%,三者并无显著性差异。2种仅添加生物炭的ZC、GC处理与对照相比,糙米中Cd含量降低16.50%、39.81%,糙米中As含量增加了27.24%、12.23%,但GC与CK处理并无显著性差异。因此,WF、ZF、GF及ZC处理可减少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对重金属Cd污染稻田土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但会增加土壤中As溶出的风险及其生物有效性。而单一添加生物炭的GC处理可用于Cd-As复合污染农田,为稻田土壤Cd-As复合污染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2.
郑58和掖478玉米自交系基因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SSR标记对我国核心种质郑58和掖478进行基因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200对引物中有57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标记比率达到28.5%,遗传相似度为71.5%。200对引物共计扩增出424个SSR等位性片段,其中有113个多态性等位片段,遗传杂合度为26.7%,遗传相似度为74.3%。SSR多态性标记在不同染色体上呈现不均匀性分布,在同一染色体上不同区域分布密度不同,具有多态性标记集中区域,基因组差异可能与自交系配合力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3.
在江汉平原连续2年布置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氮、钾肥配合施用对鱼饲用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产草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鱼池田埂上种植时各氮钾配施处理均明显提高苏丹草鲜草产量,比对照增产1.2~2.3倍;在农田中各氮钾肥配施处理产草量也显著高于对照,增产0.84~2.20倍,但较鱼池田埂上苏丹草产草量相对较低。2种立地条件下均以处理N540K180(施N、K2O分别为540、180 kg/hm2)的苏丹草产量最高,分别为82.1和57.0 t/hm2。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在种植苏丹草时,氮钾肥配施是一项增产增收的好措施,鱼池田埂上平均增收3 991元/hm2,农田种植时平均增收2 897元/hm2;净利润也均以处理N540K180最高,分别为5 087和4 385元/hm2。  相似文献   
124.
玉米中的opaque突变体改变了胚乳的蛋白特性,导致胚乳表现柔软且不透明的粉质状。粉质胚乳的高赖氨酸营养特性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研究人员先后发现了13个opaque胚乳突变体,只有o2的分子机理研究较为清楚,对提高赖氨酸含量的作用最大。为了研究胚乳中储藏物质合成、装配、转运的调控机理,从而将这些有益突变基因应用于农业生产,研究人员继而发现了多个胚乳修饰的主效位点及基因(Opm)。本文综述玉米opaque突变体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对当前育种中利用该类基因培育优质蛋白玉米(QPM)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为高赖氨酸玉米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和基因聚合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5.
[目的]对塔吉克斯坦土壤细菌产功能酶菌株筛选及产淀粉酶的酶学特性的初步研究.[方法]采用透明圈法对从塔吉克斯坦土壤细菌产几种重要的工业用功能酶筛选.通过形态学观察、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测定对一株产高温淀粉酶的菌株进行鉴定,研究其淀粉酶的酶学性质.[结果]从塔吉克斯坦土壤中共分离细菌菌株110个,其中有产淀粉酶菌株70个、产蛋白酶菌株56个、产纤维素酶菌株37个、产脂肪酶菌株16个,占总菌株数比例依次为63.6;、50.9;、33.6;、14.5;.对筛选出产淀粉酶活性较高的T-17菌株的粗酶学性质测定表明,该淀粉酶具有高温、中性、耐盐淀粉酶的特性,最适催化温度是70℃,30~ 70℃维持较高酶活力,最适催化pH值为7.0,pH值在较稳定6.0 ~8.0,有较强的耐盐特性,在4 mol/L的NaCI浓度下仍能保持较高的酶活性,Ca2+和K+对酶具有较强的激活作用.经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T-17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alacitensis).[结论]塔吉克斯坦土壤微生物产功能酶多样性丰富,筛选获得的高温淀粉酶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6.
以汝城县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数据为依据,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和当前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分析,构建了土地利用现状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并运用多目标线性求和法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应用该模型对全县23个乡(镇)进行了环境敏感性评价和等级划分,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7.
笔者利用VB6.0编成语言设计了协方差分析计算机程序,用该程序对用玉米秸秆饲喂生长鹅的试验数据进行协方差分析。试验过程是将80只鹅分成5组,在前4组每组分别在常规配合料中加入10%、15%、25%和35%的玉米秸秆粉,观察生长鹅对玉米秸秆的消化利用能力。第5组(处理35%组)除在配合料加入35的玉米秸秆粉外,还加入秸秆分解剂对添加的秸秆进行处理,观察其试验效果(数据见表1)。该程序可以把协方差分析的计算过程、中间数据、计算公式以及各数据、公式之间的关系分步列出,可使数据处理人员,能够全面地了解协方差处理数据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新疆畜间布病流行株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新疆制定布病综合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应用AMOS-PCR和MLVA-16方法对新疆畜间30株布鲁菌进行分析鉴定,将测定结果与http://mlva.u-psud.fr数据库提供的国内布鲁菌分离株的数据进行比较,结合软件Bionumerics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0株布鲁菌中4株为牛种布鲁菌,26株为羊种布鲁菌。MLVA-1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30株布鲁菌可被分为10大基因群(A~J群)22个基因型,新疆地区流行的布鲁菌存在丰富的基因多态性。【结论】MLVA方法可对布鲁菌生物型和株间差异有很高的鉴别力,为布病疫情传染源的追踪和流行株的溯源进化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9.
笔者利用VB6.0编成语言设计了协方差分析计算机程序,用该程序对用玉米秸秆饲喂生长鹅的试验数据进行协方差分析.试验过程是将80只鹅分成5组,在前4组每组分别在常规配合料中加入10%、15%、25%和35%的玉米秸秆粉,观察生长鹅对玉米秸秆的消化利用能力.第5组(处理35%组)除在配合料加入35的玉米秸秆粉外,还加入秸秆分解剂对添加的秸秆进行处理,观察其试验效果(数据见表1).该程序可以把协方差分析的计算过程、中间数据、计算公式以及各数据、公式之间的关系分步列出,可使数据处理人员,能够全面地了解协方差处理数据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0.
利用Excel规划求解功能优化反刍家畜饲料配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Microsoft Office软件Excel分析工具在饲料配方中的应用,即“线性规划”特点,同时以育肥羊饲料配方为例对进行饲料配方过程给予详尽说明。从中可以看出,利用该方法优化畜禽饲料配方,具有方法简便、速度快和修改调整数值容易等优点,既可节省购买配方软件的资金,同时也可以省略以往使用手工计算的繁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