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78篇
  免费   1016篇
  国内免费   1667篇
林业   1640篇
农学   1355篇
基础科学   853篇
  1827篇
综合类   7108篇
农作物   1269篇
水产渔业   817篇
畜牧兽医   2328篇
园艺   1034篇
植物保护   830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14篇
  2022年   641篇
  2021年   669篇
  2020年   716篇
  2019年   685篇
  2018年   500篇
  2017年   786篇
  2016年   557篇
  2015年   753篇
  2014年   826篇
  2013年   923篇
  2012年   1244篇
  2011年   1342篇
  2010年   1226篇
  2009年   1075篇
  2008年   1066篇
  2007年   885篇
  2006年   828篇
  2005年   700篇
  2004年   398篇
  2003年   423篇
  2002年   534篇
  2001年   537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鼠发情周期中主要生殖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的生殖过程是由生殖激素严格调控的,深入研究生殖激素对畜牧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发情周期中生殖激素的变化非常复杂,虽然人们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的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仍不明了,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还存在分歧。文章基于最近十几年的研究成果,以大鼠为对象,在综述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雌二醇及孕酮等几种重要的生殖激素的来源、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这几种生殖激素在大鼠发情周期中的变化,并对影响生殖的因素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2.
The recombinant swine poxvirus rSPV/H3-2A-H1 co-expressing HA1 genes of H3N2 and H1N1 subtype SIV has been constructed and identified. Inoculations of rSPV/H3-2A-H1 yielded ELISA and neutralization antibodies against SIV H1N1 and H3N2, and elicited potent H1N1 and H3N2 SIV-specific INF-γ response from T-lymphocytes in mice and pigs in this study. Complete protection against SIV H1N1 or H3N2 challenge in pigs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33.
应用致敏SPA菌体提高CAV/CPV PCR检出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消除粪便等病料中的PCR干扰物质 ,提高犬腺病毒与细小病毒 (CAV CPV)联合PCR检出率。根据免疫吸附的原理 ,应用CAV CPV高免血清致敏含A蛋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制成致敏SPA菌体免疫吸附剂 ;以此免疫吸附提取粪便等病料中的CAV/CPV ,然后直接或经 3 5mol/LMgCl2 将所吸附病毒洗脱后再做PCR。结果 8份经电镜负染或HA/HI试验验证为阳性的粪便样品 ,如此处理后进行PCR检测 ,结果均为阳性 ;而直接取粪便离心后用上清进行PCR检测 ,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法可有效去除待检样品中的PCR干扰物质 ,提高PCR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4.
应用单引物PCR指纹技术分析Vc-獭兔的分子遗传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条小卫星引物M13(5’GAGGGTGGCGGTTCT3’)和2条微卫星引物(GTG)5、(GACA)4,对Vc—Ⅰ系、Vc—Ⅱ系獭兔、日本大耳白兔(JWR)和青紫蓝(QZL)4个品系各8只,总计32个个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DNA指纹分析。结果,3条引物的扩增产物都呈现良好的多态性和稳定性;对每个品系混合DNA池进行分析,计算出了4个品系间及32个个体间的共有带率及遗传距离指数,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各品系间和个体间欧式遗传距离,并绘制出4个品系间及各品系32个个体问的亲缘关系树状聚类图,从而初步建立了4个品系兔的SPAR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35.
采用RACE技术从日本结缕草中克隆得到ZjNAC1转录因子(GenBank No. MH428376),其开放阅读框为945bp,编码314个氨基酸。ZjNAC1编码的蛋白在N端有1个典型的NAM保守结构域,属于NAC转录因子家族。通过染色体步移的方法,获得ZjNAC1基因ATG上游1635bp序列,分析发现其包含响应脱落酸(ABA)、茉莉酸甲酯(MeJA)及逆境胁迫的作用元件。构建pGBKT7-ZjNAC1载体,转化Y2HGold酵母感受态细胞,发现ZjNAC1具有转录激活活性。农杆菌介导的35S-ZjNAC1-YFP载体注射本生烟草叶片瞬时表达结果显示,ZjNAC1定位于细胞核。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ZjNAC1在日本结缕草根中表达量最高;此外,ZjNAC1的表达受10μmol/L MeJA和20%PEG4000处理的诱导,但受200μmol/L乙烯(ET)、10μmol/L ABA和300mmol/L NaCl处理的抑制。  相似文献   
36.
通过PCR方法扩增不含信号肽的鸡GM-CSF成熟蛋白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32GM-CSF,通过IPTG诱导重组鸡GM-CSF蛋白表达,经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后,用MTT法检测表达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并制备兔抗鸡GM-CSF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p32GM-CSF原核表达质粒,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约34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目的蛋白。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能与制备的抗鸡GM-CSF抗体特异性结合。MTT试验证实,该重组蛋白具有明显增强鸡骨髓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活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chGM-CSF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拥有相应的生物学功能,这将为进一步研究鸡GM-CSF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7.
基于“Quickbird”卫星遥感数据对深圳特区市级公园及市政道路绿地现状进行判读,并结合实地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判读结果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符程度较高,尤其是面积相对较大的公园绿地;对于以乔木为主的分车道绿地,由于判读为覆盖面积,与调查面积出现一定差异;深圳市市政公园绿地中乔灌草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乔草和草坪;市政道路绿地与公园绿地相比,乔木、乔草、灌草、灌木类型比例均有所上升,草坪面积大幅减少,乔灌草复合结构依然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38.
研究蚕桑产业经济中蚕茧价格(CAP)、蚕种饲养量(简称发种量,SSQ)、蚕药用量(SMQ)3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科学预测蚕桑产业经济的发展变化规律。选取1991-2009年江苏省海安县蚕桑生产的年度数据,应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 causality test)方法,对上述3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变量的一阶差分与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蚕茧价格与发种量、发种量与蚕药用量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蚕茧价格与蚕药用量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即:蚕茧价格增长能引起发种量的增加,但发种量增加却不是蚕茧价格增长的原因,蚕茧价格对发种量的影响滞后期为2年,到第3年影响程度已逐渐弱化;发种量增加能引起蚕药用量的增加,但影响滞后期只有1年,超过1年后的影响不显著;蚕茧价格与蚕药用量之间从实际趋势看有一定的关联性,但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不是直接的,难以建立函数关系。研究结果与蚕桑产业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认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可应用于蚕桑产业经济相关因素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39.
新疆牦牛资源开发利用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新疆牦牛资源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发展牦牛业的产品优势和资源优势,明确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肉为主导产品,实行科学养畜、产业化养畜,发展现代牦牛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并围绕总体思路,建设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措施.结论:合理利用资源,尤其是科学利用牦牛与家牛的杂交理论成果,可大幅提高新疆牛肉产量.  相似文献   
40.
黑龙江龙口自然保护区黑熊春季生境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洋  夏茜  王文  沈广爽 《野生动物》2010,31(2):63-68
分别于2008年4~5月和2009年4~5月,在龙口自然保护区对黑熊春季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共设置87个10 m×10 m样方,并调查12个生态因子,其中利用样方41个,对照样方46个。通过Vanderploeg &Scavia选择指数得到,黑熊喜爱选择处于高海拔(〉450 m)、上坡位有石砬子且草本盖度适中(10%~40%)的生境,倾向选择乔木密度高(〉10株/100 m2)、郁闭度大(〉40%)、灌木密度较低(〈10%)、隐蔽级低(〈30%)、倒木密度大(〉1根/100 m2)、陡坡(〉30°)且向阳的针阔混交林。主成分分析与资源选择函数分析共同得到海拔、坡度、坡位、植被类型对黑熊生境选择影响较大,坡向和倒木密度影响较小的结果。综合分析,将Vanderploeg & Scavia选择指数、主成分分析与资源选择函数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反映黑熊生境选择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