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8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454篇
林业   445篇
农学   515篇
基础科学   181篇
  557篇
综合类   1914篇
农作物   357篇
水产渔业   203篇
畜牧兽医   631篇
园艺   278篇
植物保护   31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330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了带载条件下Galfenol驱动器的磁机耦合建模方法,利用离散型能量均分模型(Discrete energy-averaged model)对Galfenol的磁滞非线性和饱和非线性进行建模,可以同时描述合金对于磁场和应力的依赖性。采用虚功原理将能量均分模型与驱动器的结构模型进行动力学耦合,研究了带载条件下驱动器的输出特性,并对不同Galfenol覆盖比时驱动器的驱动能力进行了研究,将计算结果与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Terfenol-D)和压电陶瓷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驱动器的带载能力随着Galfenol悬臂梁材料覆盖比的增加而增加,材料内部承受的张力也随之增大;Galfenol合金良好的机械性能可以克服负载增加时所承受的张力的变化,解决其他智能材料易产生的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72.
华北平原滴灌灌溉频率对萝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华北平原秋萝卜滴灌条件下 ,不同滴灌频率处理对萝卜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萝卜周径膨大、萝卜干重积累、根长密度、根干重密度等萝卜生长参数的影响并比较了各处理间萝卜产量的差异 ,发现在华北平原下半年降雨较多的情况下种植秋萝卜 ;1滴灌频率无论是 1 d1次还是 8d1次 ,对萝卜生长发育都没有明显影响 ;2滴灌条件下萝卜的平均重量和产量大大高于地面灌溉  相似文献   
73.
以白花芥蓝‘四季粗条’为材料克隆了Boa DFR基因,Gen Bank登录号为MT472647,CDS序列长为1158 bp,编码385个氨基酸,与甘蓝型油菜、甘蓝和白菜等具有高度同源性。Boa DFR表达水平在芥蓝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器官中存在显著差异,随植株发育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幼嫩种子中表达量最高。芥蓝原生质体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Boa DFR定位在细胞核上。构建了农杆菌介导的芥蓝瞬时过表达体系,将Boa DFR转入白花芥蓝‘四季粗条’和黄花芥蓝‘福州黄花’中,发现Boa DFR在两种芥蓝中均高水平表达,转基因植株叶片颜色明显变紫,花青素苷显著积累,总含量最高达461.43μg·g-1 FW,而野生型和转空载体芥蓝叶片中几乎检测不到花青素苷。通过HPLC在转基因植株叶片中共检测到8种花青素苷,均为矢车菊花青素苷,其中矢车菊–3–阿魏酰–丙二酰–槐糖苷–5–葡萄糖苷占比最高。  相似文献   
74.
杂交棉A—92的高产生理特点与配套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杂交棉A-92生长发育特点、干物质生产与分配,产量形成规律及配套栽培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杂交棉A-92干物质生产与积累、籽皮棉产量、单株成铃数、铃重、总果节数、节枝比、铃枝比、叶面积系数、根系活力等均高于对照种鄂荆1号,具有明显地竞争优势。杂种主要来源于单株叶面积扩大,特别是果枝叶面积增长速度较快;产量优势主要表现为早发明显、伏明桃增多和单铃重增加。结合多年示范、试验结果,栽培技术上在适当  相似文献   
75.
农业生产过程中肥料和农药的大量施用,造成农田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开发农田面源污染的减控技术对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沟渠不仅兼具农田排水沟的过水功能,同时是有效消减面源污染且适合中国农情的重要生态措施之一。该研究阐述了生态沟渠对农田面源污染的消减机理(底泥吸附及植物阻抗作用、植物/微生物吸收作用、降解去除作用);通过整理分析559组生态沟渠野外观测试验数据,剖析了污染物初始浓度、水力停留时间、植物种类、生物量这4个主要影响因子对农田排水中N、P及农药去除率的影响;进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多因子影响与N、P及农药去除率之间建立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随单一因子污染物初始浓度、水力停留时间或生物量增大而增大,但与植物种类没有显著关系(P>0.05);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污染物初始浓度的对总氮/总磷去除率的贡献大于生物量。农药的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生物量增大而增大,随污染物初始浓度增大而减小,与植物种类没有显著关系(P>0.05)。研究可为生态沟渠的合理构建和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6.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reakthroughs in the history of genetics )was the discovery that mutations can be artificially induced in organisms (van Harten, 1998). Artificially induced mutations, by physical and chemical mutagens, have greatly advanced the understanding of genetics of higher organisms. Starting in the late 1960's,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 and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 of the United Nations sponsored extensive research on mutation induc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breeding of food and indnstrial crops that resulted in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rice, wheat, barley, apples, citrus, sugar cane, banana, and others (more than 2 500 officially released new varieties are to be found in the FAO/IAEA Mutant Varieties Database) (hitp://www-mvd.iaea.org/MVD/default.htm). However, the usefulness of mutation techniques has been underappreciated in research communities,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last decade, when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and breeders were rushing into molecular marker techniques and transgenic plants. In this paper, after a brief review of the past accomplishments of mutation indu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we discuss the uniqueness of induced mutations in gene discovery and how to integrate induced mutants into functional genomics programs;  相似文献   
77.
南方红豆杉在惠州地区引种繁殖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在惠州地区引种栽培南方红豆杉,并于2003~2006年进行了扦插繁殖试验。2006年对引种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在惠州地区适应能力较强,6年生平均树高1.26 m,平均地径2.70 cm。根据试验林的生长情况,探讨了在惠州地区引种栽培和扦插繁殖南方红豆杉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8.
粉单竹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惠州市龙门县的粉单竹进行了丰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立地条件、造林方式对粉单竹产量影响显著,在沿岸河滩地或村前屋后,采用埋节育苗造林方式造林,施腐熟粪肥为主,辅以适量复合肥对粉单竹的产量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9.
建设农村消费文化对提高农民的非物质福利,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农村消费文化呈现消费观念的落后性,消费结构的失衡性,消费标准的趋同性以及消费水平的低层次性;因此要不断加强教育,发展农村经济,加强行政引导,构建既有传统合理内核又具有时代气息的农村消费新文化.  相似文献   
80.
旨在阐明双季稻分蘖数与冠层反射高光谱间的定量关系,构建基于高光谱的双季稻分蘖数监测模型。基于不同早、晚稻品种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于关键生育期(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测定早、晚稻分蘖数,同步使用FieldSpec HandHeld 2型高光谱仪采集早、晚稻冠层反射高光谱数据,分别利用光谱指数法和连续小波变换构建新型光谱指数和敏感小波特征对双季稻分蘖数进行监测,建立双季稻分蘖数光谱监测模型,并用独立试验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型光谱指数和敏感小波特征对双季稻分蘖数的监测效果优于其他类型光谱参数(植被指数和“三边”参数),其中位于红边区域的小波特征db7(s9,w735)监测早稻分蘖数时表现最优,监测模型R2为0.754,模型检验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为0.128;位于红边区域的小波特征mexh(s6,w714)监测晚稻分蘖数时表现最优,监测模型R2为0.837,模型检验RRMSE为0.112。研究结果可为双季稻分蘖数快速无损监测和群体质量精确调控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