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4篇
  免费   551篇
  国内免费   1263篇
林业   1130篇
农学   1616篇
基础科学   952篇
  1908篇
综合类   3085篇
农作物   620篇
水产渔业   391篇
畜牧兽医   1324篇
园艺   306篇
植物保护   61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67篇
  2019年   348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432篇
  2014年   429篇
  2013年   548篇
  2012年   569篇
  2011年   676篇
  2010年   631篇
  2009年   603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578篇
  2006年   558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298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分析和研究了全生育期表现抗病的5个籼稻品种二九丰、三黄占2号、川植5号、扬稻1号和83007对3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HB84-17、PXO16和T7174的抗性遗传,对这5个抗病品种分别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或金刚30杂交的F_1、F_2和B_1F_1群体植株对供试3个菌系的抗性反应和分离世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例的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籼稻抗病品种对菌系HB84-17和PXO61的抗性均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对菌系T7174的抗性均由二对独立遗传的显性基因控制,其中一对能控制对这3个菌系的抗性,另一对只控制对菌系T7174的抗性而对菌系HB84-17和PXO61表现为感病。  相似文献   
142.
着重探讨了实现数字信息整合的意义,数字信息整合的内容,以及实现数字信息整合的方式和要求,为网络时代对数字信息的利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3.
秋水仙碱处理油菜离体小孢子的染色体加倍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秋水仙碱对52份甘蓝型油菜品系(种)和它们的杂种离体小孢子的单倍体二倍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花药中分离出的单核晚期小孢子接种在含10-800mg/L秋水仙碱的NLN液体培养基中处理16-90h后转入无秋水仙碱的相同培养基诱导胚状体。结果表明,用10mg/L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48h,10份材料的双单倍体植株变幅为37.10%-90.12%,平均为65.44%。50mg/L处理48h的8份材料是48.72%-97.81%,平均88.86%。100-800mg/L处理16-48h的试验,多数加倍率在90%-100%之间。但该处理药用量大,费用高,而且对小孢子毒性大,胚状体再生率低。试验还表明,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诱导的二倍体植株所产生的花一般均能结籽,带有不孕花的嵌合植株极少。用秋水碱处理水孢子再生的植株的根或芽所产生的二倍体植株多是可孕和不孕花共生的嵌合植株,自交后产生的单株种子很少,难以达到遗传和育种所需的群体量。  相似文献   
144.
对湖北白猪Ⅲ系公猪的繁殖特性进行较系统的研究表明:小公猪初次出现性爬跨并伸出阴茎的日龄为98天,体重37公斤;第一次采得精液的日龄为130天、体重49公斤。最早能使母猪怀孕的日龄为150~155天、体重62~65公斤。从90日龄开始,睾丸和副睾指数迅速增加,180日龄时达高峰。120日龄时睾丸曲细精管中出现较多的精子,副睾管中有少量的精子。血液中睾酮含量从75日龄至165日龄上升很快,在165日龄时达856ng/100ml。240日龄的精液质量接近成年公猪的水平,从而认为湖Ⅲ公猪在120日龄进入初情期;150日龄进入性成熟期;初配期可在240~270日龄。  相似文献   
145.
农业土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食物来源的生命支持系统.良好的土壤环境能给人们提供安全的食物.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过渡索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三废的污染及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农业土壤污染的根本原因,而农业增长方式落后是农业污染的催化剂.要从根本上防治农业土壤污染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6.
史立新 《农机化研究》2021,43(3):240-244
首先介绍了基于视觉的目标对象检测算法,然后介绍了计算机姿态识别与传感器检测技术,并确定了玉米定向精播种粒品质动态检测方法,进行了实际的测试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计算机姿态识别的玉米定向精播种粒品质动态检测准确率在95%以上,精准度较高,符合设计需求,能够实现对玉米定向的精准播种,对玉米种粒的无人化播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7.
李仁  石新龙 《农机化研究》2021,43(4):230-233
为了提高移动式采摘机器人的控制效率和移动精度,将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引入到采摘机器人移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并采用PID算法对移动速度进行调节,从而避免采摘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速度波动,提高其作业时的平稳性。为了验证PID算法在采摘机器人移动控制系统上使用的可行性,模拟葡萄采摘机器人的作业环境,对采摘机器人移动过程的速度控制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达到速度预定目标时,PID算法比常规算法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调节过程也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48.
坡耕地是耕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坡耕地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有益于为合理利用坡耕地资源及生态功能修复与保持提供参考。基于2000—2018年坡耕地空间分布信息,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局部空间自相关(Loc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LISA)、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等方法,从坡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坡耕地冷热点格局和坡耕地变化驱动因子等方面开展,揭示重庆坡耕地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与2000年相比,2018年重庆坡耕地面积减少2.40%,坡耕地2.23万km2,占耕地59.35%。6个区县(渝中、江北、江津、南岸、大渡口、石柱)年均坡耕地变化动态度大于1%,不同区县坡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差异明显。2)近18年坡耕地与林地、草地、水田、建设用地等地类发生显著转移,转出、转入总体较均衡,其中坡耕地退为林地主要集中位于秦巴和武陵山区的石柱、武隆、丰都、云阳等区县,在土地利用转移过程中坡耕地面积呈小幅度减少趋势。3)坡耕地局部空间自相关异质性较显著,大多数区域坡耕地面积呈高-高和低-低聚集状态,热点区集中在渝东北区,...  相似文献   
149.
坡沟系统作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基本的地貌单元,也是黄土高原侵蚀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植被和梯田作为坡面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措施,对于土壤侵蚀控制和生态恢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定量评估林草、梯田对坡面细沟侵蚀的调控作用以及多措施协同配置问题对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揭示植被和梯田的格局和配置对坡沟系统细沟侵蚀的协同调控作用,该研究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分析了坡面4种措施:上坡位植被(措施A)、下坡位植被(措施B)、梯田(措施C)、梯田+植被(措施D)对细沟侵蚀发生和演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同植被覆盖度下,下坡位的植被布设细沟最大长度较上坡位的植被布设细沟最大长度减小量更大;2)第1次降雨中,侵蚀率最大值达到3 500 g/min以上,第2次降雨过程中侵蚀率最大值仅为1 100 g/min以上,在各产流时间内第2次降雨侵蚀率均为第1次降雨侵蚀率的1/3~1/2;3)对于各措施下细沟沟长发育率由大到小表现为措施A(6.55 cm/min)、措施C(5.71 cm/min)、措施B(3.60 cm/min)、措施D(2.69 cm/min);4)梯田与植...  相似文献   
150.
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因其具有强大的繁殖、取食和迁移能力被称之为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害虫之一.本文综述了非洲沙漠蝗灾的发生历史及近年来的发生现状;叙述了沙漠蝗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过程及最新进展;同时分析了沙漠蝗的防治技术发展.总结认为蝗灾的物联网智能化监测和可持续绿色防控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为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