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5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71篇
林业   108篇
农学   106篇
基础科学   70篇
  167篇
综合类   718篇
农作物   143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267篇
园艺   168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一些中小型农业工程的招标工作,建设方往往自己组织,在开标评标时用Excel弥补专业软件缺乏的不足,同样可以实现自开标到产生中标候选人过程的自动计算。本文结合位山灌区一工程招标实例。对Excel公式和表格的编辑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52.
为探索适合寒地水稻生产的减少面源污染途径,选择控灌、湿润灌、间歇灌、浅晒浅灌等4种水稻灌排技术,并配置5个施肥水平,开展了20个处理的重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表排水控灌、湿润灌、间歇灌、浅晒浅灌的全氮、全磷流失负荷分别为0.410 g/100 m2和0.359 g/100 m2、0.520 g/100 m2和0.371 g/100 m2、0.601 g/100 m2和0.378 g/100 m2、1.736 g/100 m2和1.625 g/100 m2;地下渗漏全氮、全磷流失负荷分别为13.578 g/100 m2和3.912 g/100 m2、13.504 g/100 m2和3.852 g/100 m2、20.238 g/100 m2和6.196 g/100 m2、29.840 g/100 m2和12.972 g/100 m2。控灌灌排技术对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面源污染最小。  相似文献   
953.
试验在盆载条件下进行,研究表明,硒和硫对烟草的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诸方面存在着相互作用。硒、硫对烟草生长的影响则随硒、硫处理浓度、土壤类型及烟草生育不同而变化,红壤上低硒(<0.94~6.18μg Se/g)促进了前期烟草生长,高硫(150μgS/g)处理加强了低硒对烟草生长促进作用。黄褐土上施硒抑制烟草的前期生长,在低硒(P<6.18μgS/g)处理下,施硫减弱了硒对烟草的抑制作用,硒、硫表现出明显的颉颃作用。硒、硫处理对成熟烟草生物量的影响与前期烟草不同。高硫的加入可以减轻红壤对成熟烟草物量的抑制作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烟碱、总糖、蛋白质及钾含量不仅取决于硒浓度,而且取决于施硫量,适量的硒、硫(6.18μgS/g和75μgS/g)配合处理可以使烟叶具有较高的总糖、烟碱和硒含量及较低的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954.
基于光谱反射率的果树病虫害级别定量化测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红富士苹果树分别在各级红蜘蛛虫害、黄叶病害胁迫下的反射光谱特征,并利用光谱数据对果树受害程度进行定量化测评。【方法】 于2007年6~7月,在陕西省礼泉县测定了患有各级红蜘蛛虫害、黄叶病害果树的光谱反射率,将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受害果树的光谱反射率分别记为R正常、R轻度、R中度、R重度。首先,在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和一阶微分变换的基础上,对各级红蜘蛛虫害、黄叶病害胁迫下果树的光谱特征分别进行分析;随后,基于各级红蜘蛛虫害、黄叶病害对应的光谱特征,分别构造了6种光谱指数,并从中择优建立对红蜘蛛虫害、黄叶病害级别进行测评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检验样本果树的反射光谱分别对所建立的红蜘蛛虫害、黄叶病害级别测评模型的精度进行检验。【结果】 各级红蜘蛛虫害对应的反射光谱在630~695 nm,R重度>R中度>R轻度>R正常,且在684 nm处变异系数最大;在730~950 nm,R重度<R中度<R轻度<R正常,且在762 nm处变异系数最大。各级黄叶病害对应的反射光谱在515~716 nm,R重度>R中度>R轻度>R正常,且在603 nm处变异系数最大;在740~950 nm,R重度<R中度<R轻度<R正常,且在764 nm处变异系数最大。果树反射光谱的“红边”位置随虫害、病害程度的加重而依次发生“蓝移”。建立的红蜘蛛虫害、黄叶病害级别测评模型对相应虫害、病害级别的测评准确率分别为96%,98%。【结论】 各级红蜘蛛虫害、黄叶病害胁迫下的红富士苹果树的反射光谱差异较大,利用光谱数据可精确地对各级红蜘蛛虫害、黄叶病害级别进行定量化测评。  相似文献   
955.
真实的灾情信息是有效防范和减轻强降雨灾害损失的重要参考。本研究以过程降雨强度(R)为指标,构建1984-2020年河北省县级多源气象灾情与致灾过程相匹配的强降雨灾害事件库。经过人工质控,获得真实灾情信息2305组,伪灾情信息263组。采用相关分析法确定与灾害发生程度(灾度)显著相关的降雨关键特征因子,基于单类支持向量机和十折交叉检验法,随机抽取10次样本,建立强降雨灾情气象因子致灾判别模型,并进行检验优化,以探索智能化、易用性的多源强降雨灾情可信度智能判别方法。结果表明:(1)与灾度显著相关的降雨关键特征因子共计11个,分别为最大降雨量、最小降雨量、过程平均降雨量、日均降雨量、平均小时雨强、1h最大雨量、3h最大雨量、6h最大雨量、12h最大雨量、24h最大雨量及前10日降雨总量,均通过了0.01水平显著性检验。(2)采用11个因子建立10个致灾判别模型(M1-M10),依据真实灾情判别准确率确定最优模型为M9,其证真率为96.4%,证伪率为67.6%,表明该模型对灾情真伪判定较为片面,应进一步优化。(3)通过自相关检验,以最大降雨量、平均小时雨强、1h最大雨量及前10日降雨总量4个因...  相似文献   
956.
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 are widely used antimicrobial compounds;however,they may pose a threat to non-targeted bacteria in the environment.In this stud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gNPs (10,50,and 100 mg kg-1)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during short-term (7 d) exposure.The amounts of 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Cyanobacteria,and Nitrospirac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gNP concentration;meanwhile,several other phyla (e.g.,Proteobacteria and Planctomycetes) increased and dominated.Nitrosomonas europaea,a well-characterized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um,was used to study the sensitivity of bacteria to AgNPs and ionic silver (Ag+).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toxicity of low (1 mg L-1),middle (10 mg L-1),and high concentrations (20 mg L-1) of AgNPs,as well as Ag+ (1 mg L-1) released into the medium from 20 mg L-1 concentration of AgNPs,towards N.europaea.After 12 h of exposure,the survival rate of N.europaea treated with 1 mg L-1 Ag+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treated with low (1 mg L-1) and middle concentrations (10 mg L-1) of AgNPs,but the survival rate in the treatment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20 mg L-1) of AgNPs was much lower.Additionally,necrosis rates were higher in the treatment with 20 mg L-1 AgNPs.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 that Ag+ caused serious damage to the cell wall of N.europaea,disintegrated the nucleoids,and condensed next to the cell membrane;however,dissolved Ag+ is only one of the antibacterial mechanisms of AgNPs.  相似文献   
957.
水蒸气蒸馏提取芳樟精油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实验室条件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芳樟精油的优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条件对芳樟精油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芳樟叶片的精油提取得率高于枝干,水上蒸馏方式优于水中蒸馏,最佳蒸馏功率为600 W,最佳蒸馏时间为40 min,叶片采后最佳存放时间为48 h以内,此条件下精油的提取得率为1.42%。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对获得的芳樟精油进行成分分析,鉴定出6种化合物,总GC含量为94.56%,其中主要成分芳樟醇为89.58%。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不同质量浓度芳樟精油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芳樟精油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活性较强,质量浓度为500、250和125 mg/L时,抑制率分别为100%、90.88%和67.94%。  相似文献   
958.
[目的]通过板栗幼苗人工接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分析其对板栗幼苗生长指标和根系菌根化的效果,以验证大红菇(菌株编号2014-10)、红绒盖牛肝菌(菌株编号2014-14)和美味牛肝菌(菌株编号50559)这3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作为板栗接种体的有效性及其促生效应,为进一步探索"板栗食用菌根菌新型经济林栽培模式"提供基础。[方法]在板栗播种时分别接种上述3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并设空白作对照。对当年生幼苗苗高、地径、根系干质量、侧根数、侧根总长、幼苗侵染率、吸收根侵染率等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制作菌根石蜡切片进行微观结构观察。[结果]表明:(1)上述3种食用菌根菌在人工接种下均能侵染板栗幼苗根系,平均幼苗菌根化率分别达95.8%、87.0%和96.7%,平均吸收根菌根化率分别达57%、53%和50%,达较高的侵染强度;经微观观察,板栗幼苗根系均形成典型的菌根结构——菌丝套和哈蒂氏网。(2)与对照幼苗相比,3个菌种处理幼苗的平均苗高分别提高32.5%、24.0%和22.7%,平均地径分别提高19.4%、14.1%和5.0%,差异显著(P0.05);平均根系干质量分别提高18.9%、25.3%和14.1%,平均侧根数分别提高16.0%、14.1%和12.1%,平均侧根总长分别提高26.8%、28.9%和44.8%,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1)上述供试食用菌根菌均与板栗根系建立了共生关系,幼苗菌根化效果良好,吸收根菌根化强度高,形成了菌根的典型结构,即菌丝套和哈蒂氏网,验证了上述菌种固体菌剂的有效性,认为其可以作为板栗食用菌根菌栽培的接种体而用于生产实践,为探索"板栗食用菌根菌新型经济林栽培模式"提供了基础。(2)上述供试菌种接种后,对板栗幼苗各项主要生长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说明上述食用菌根菌对板栗幼苗具有显著的促生效应。  相似文献   
959.
郑州市公园绿地表层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州市6个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采集0~20 cm土层的108份土壤样品,测定其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并对其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碧沙岗公园尿酶活性及磷酸酶活性最强,滨河公园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强,郑州绿博园多酚氧化酶活性最强;尿酶与速效钾呈正相关关系,与过氧化物酶呈负相关关系;过氧化氢酶与非毛管孔隙度、磷酸酶呈正相关关系,与速效磷、多酚氧化酶呈负相关关系;磷酸酶及蔗糖酶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关系,与非毛管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磷酸酶、蔗糖酶与水解性氮、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蔗糖酶与非毛管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多酚氧化酶与理化性质不相关。根据研究结果判断,土壤酶活性可以作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60.
4种药剂对杜鹃冠网蝽的药效试验和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治杜鹃主要害虫杜鹃冠网蝽,选择37%高氯·马、1.8%阿维菌素、5%吡虫啉·氯氰菊酯复配乳油以及10%吡虫啉4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及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杜鹃冠网蝽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5天的防治效果均达到100%,其中5%吡虫啉·氯氰菊酯复配乳油1 000倍液,药后1天、2天和3天对杜鹃冠网蝽的防效分别达到93.3%、98.9%、100%。4种药剂的毒力排序为5%吡虫啉·氯氰菊酯复配乳油37%高氯·马1.8%阿维菌素10%吡虫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