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7篇
  免费   958篇
  国内免费   1460篇
林业   1013篇
农学   663篇
基础科学   700篇
  1642篇
综合类   7729篇
农作物   1062篇
水产渔业   704篇
畜牧兽医   2454篇
园艺   1228篇
植物保护   600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587篇
  2021年   624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541篇
  2018年   380篇
  2017年   710篇
  2016年   426篇
  2015年   782篇
  2014年   791篇
  2013年   953篇
  2012年   1411篇
  2011年   1452篇
  2010年   1387篇
  2009年   1241篇
  2008年   1242篇
  2007年   1083篇
  2006年   888篇
  2005年   685篇
  2004年   425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探究低磷胁迫对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以及内源激素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营养液沙培法,以耐低磷5号和磷敏感1号红豆草为试验材料,设置常磷(1.00 mmol·L-1 KH2PO4)和低磷(0.01 mmol·L-1 KH2PO4)胁迫处理,于不同胁迫天数后测定形态、光合以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低磷胁迫抑制红豆草生长和光合作用,在低磷胁迫下,除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外,供试红豆草叶绿素荧光参数均下降。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2份红豆草材料地上和地下部玉米素(ZT)、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及其之间的比值变化趋势不一致,耐低磷红豆草地上和地下部ZT,GA3,IAA,ABA耐低磷系数大于磷敏感材料。相关性分析表明,IAA与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显著相关,ABA与IAA,ZT,GA3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红豆草耐低磷特性研究提供...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究适宜的高寒矿区生态恢复措施。【方法】通过有机肥改良土壤的方法在青海木里矿区设置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探究不同有机肥施用量(低、中、高)和3种播种方式(条播、穴播、撒播)对高寒矿区植物群落的生长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并对其投入和产出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低有机肥施用量与撒播相结合(Y1F3)的方式,其植物群落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最优;2)高有机肥施用量与撒播相结合(Y3F3)的方式,其土壤营养成分整体较佳;3)基于主成分分析,高有机肥施用量(羊板粪33 m3/667 m2+商品有机肥1.5 t/667 m2)+微播处理的土壤养分和植物生长综合效果最好,但成本高;(4)基于熵权TOPSIS法得出低有机肥施用量(羊板粪11 m3/667 m2+商品有机肥0.5 t/667 m2)+撒播处理最接近最优方案,指标相对接近度为0.704,其投入产出效率最高。【结论】从投入和产出的综合角度看,低有机肥施用量+撒播的经济效益最好,同时对植物群落生长、土壤改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3.
【目的】筛选适宜在宁夏雨养区推广种植的饲用型小黑麦(×Triticosecale)品种(系)。【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测定6个小黑麦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等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6个小黑麦品种(系)越冬率均在85%以上,其中冀饲草1号越冬率最强,达89.80%;生育期天数基本一致,均为246~248 d;各品种(系)小黑麦农艺性状和营养指标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冀饲草1号干草产量和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达8978.23 kg/hm2和9.53%,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石大1号相对饲喂价值最高,为95.26,冀饲草1号种子产量最高(5 894.44 kg/hm2);经PCA综合分析得出,小黑麦评价由高到低顺序为石大1号、冀饲草1号、鉴46、晋饲草1号、鉴47、鉴18。【结论】可选择石大1号、冀饲草1号、鉴46在宁夏雨养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44.
褪黑素作为一种多功能活性因子,在畜牧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天然高褪黑素奶的研究大规模开展,对奶中褪黑素含量测定需求也有所增加。目前比较常见的褪黑素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放射免疫测定法(RI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紫外分光光度法(UV)。本文从原理、特点及优缺点等方面对这几种方法展开介绍,并对各方法的应用进行简单的比较,为后续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5.
通过Rusitec-s体外发酵系统研究不同粒度猫尾草对羔羊体外发酵参数与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6种不同粒度(1.00、2.36、3.35、4.75、8.00和12.50 mm)的猫尾草作为试验饲粮的纤维来源,按照猫尾草的粒度将试验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利用Rusitec-s型人工瘤胃模拟装置进行48 h体外发酵,测定养分降解率、发酵参数及发酵液中6种微生物菌群的拷贝数。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组相比,2.36 mm组显著提高了体外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IVNDFD)、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摩尔比和溶纤维丁酸弧菌(B. f)数量(P<0.05),且显著降低总产甲烷菌(TMe)数量(P<0.05)。总菌(TB)与氨态氮(NH3-N)浓度、乙酸摩尔比呈正相关(R2=0.84,P=0.038;R2=0.88,P=0.021);B. f数量与丙酸摩尔比呈正相关(R2=0.82,P=0.045),且与pH呈负相关(R2=-0.98,P=0.001);TMe数量与体外粗蛋白质降解率(IVCP...  相似文献   
146.
甘肃省“121”雨水集流工程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中东部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农村人畜饮水困难。“121”雨水集流工程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这些地区的人畜饮水困难。为了客观评价“121”雨水集流工程的经济效益和作用,利用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对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科学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结果可行,其结果可用于指导全省雨水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加强雨水利用工作的决策、管理。  相似文献   
147.
海河二道闸和防潮闸优化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汛期为腾空海河河道并保证二道闸下咸水不致上溯,二道闸闸下水位应控制在1.0m左右。利用一维非恒定流模型对海河自西河闸至入海口河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西河闸分流量为80、100、120m3/s3种情况下,海河防潮闸和二道闸优化调度结果。  相似文献   
148.
通过RT-PCR获得一个编码棉花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类似蛋白全长的cDNA片段,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ATPK3的相似度达到82%,这个基因暂被命名为GhPK1。基因全编码区包括1038个核苷酸,编码346个氨基酸的蛋白。GhPK1的编码产物在265~270个氨基酸处有一个跨膜区并可能结合在内质网膜上。GhPK1在种子和纤维中的表达水平较其它组织高。另外,GhPK1的表达量在受到盐胁迫后上升,说明GhPK1可能参与了盐胁迫反应。  相似文献   
149.
东北刺人参种胚形态后熟过程中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沈海龙  纪玉山  王红 《种子》2007,26(12):45-47
通过对东北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 Nakai)种子后熟期间胚形态的解剖观察发现:东北刺人参果实成熟时种胚尚未分化完全,处于心形胚阶段,这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子在暖温处理过程中逐渐完成种胚的分化与生长,种子胚分化和发育的速度不一致,从而导致种子休眠程度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0.
In machine cutting, the replacement of traditionalKGcutting solution with cryogenical cold air jet not only possesses a good cooling and lubricating efficiency, but also can avoid the occurrence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manner and performance of discharged cutting chip under cryogenical cold air jet condition, a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for steel grade 45 in the dry and cryogenical cold air jet cutting comparatively. The effects of cryogenical cold air jet on the breaking of cutting chip are discussed.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in the valid ranges of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the cryogenical cold air jet can widen the chip broken region effectively. Different insufflating angle of cold air behaves different influence on the chip-break. From the experiment, it has been gained that the optimized jet insufflatingangle, temperature effecting range and pressure working range of cold air, which provides the foundation of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