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60篇 |
免费 | 243篇 |
国内免费 | 45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92篇 |
农学 | 345篇 |
基础科学 | 274篇 |
473篇 | |
综合类 | 2058篇 |
农作物 | 305篇 |
水产渔业 | 128篇 |
畜牧兽医 | 689篇 |
园艺 | 414篇 |
植物保护 | 2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104篇 |
2022年 | 277篇 |
2021年 | 246篇 |
2020年 | 246篇 |
2019年 | 237篇 |
2018年 | 175篇 |
2017年 | 247篇 |
2016年 | 138篇 |
2015年 | 212篇 |
2014年 | 222篇 |
2013年 | 250篇 |
2012年 | 346篇 |
2011年 | 384篇 |
2010年 | 339篇 |
2009年 | 288篇 |
2008年 | 293篇 |
2007年 | 241篇 |
2006年 | 252篇 |
2005年 | 211篇 |
2004年 | 100篇 |
2003年 | 96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66篇 |
2000年 | 97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62年 | 4篇 |
195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61.
为解决高酸苹果收获过程中的效率低、果实摘净率低、损伤率高等问题,根据我国青岛地区高酸苹果实际收获需要,设计了一种液压控制的高酸苹果振动式采摘机。基于振动式采摘机工作原理,完成振动采摘装置、激振装置、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计算分析夹持钳对树干的夹持力为7 254 N,夹持钳夹持高度范围为12~103 cm。建立高酸苹果果实-树枝单摆动力学模型,分析果实脱落条件,得到果实振动微分方程,确定振动频率、振幅、夹持高度为采摘效果主要影响因素;利用ANSYS软件对果树模型进行自由模态响应与谐响应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振动频率9~12 Hz、振幅1~2 cm、夹持高度40~70 cm时,三级、最次级树枝位移最明显。为确定采摘机最优工作参数,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组合田间试验,得到果实摘净率、果实损伤率的回归模型,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和回归模型响应曲面进行分析优化,当振动频率为10.0 Hz、振幅为1.6 cm、夹持高度为58.7 cm时,果实摘净率为95.9%、果实损伤率为1.3%,满足高酸苹果采收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2.
简述了永顺县茶叶生产现状,着重分析了永顺县开发有机茶的有利条件,并提出开发有机茶的措施。 相似文献
63.
1974年,瑞典免疫学家Jerne提出免疫网络学说,认为,机体免疫系统内的各个细胞克隆,通过自我识别,相互刺激,或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网络结构.构成网络结构的物质基础,就是位于抗体分子上的独特型和抗独特型.此后一系列实验证明了其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独特型抗体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开辟了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新方向,如今抗独特型抗体不仅在人类疾病的受体寻找、肿瘤癌症治疗、免疫、诊断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兽医领域也得到同样的发展.本文综述了抗独特型抗体的产生原理、制备和检测、模拟抗原的分子基础、在动物疫病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4.
本试验旨在探究外源纤维素酶(EFE)添加到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中对其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和酶活性的影响,并找出适宜添加水平。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5个纤维素酶添加水平(0、0.4、0.8、1.6、3.2 g·kg-1 DM),分别测定底物发酵的第7、14、35、49、70天的概略养分、可溶性碳水化物(WSC)、发酵参数和4种酶活力。结果表明,1)纵向看,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底物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4种酶活力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乙酸含量则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2)横向看,随着EFE添加量的提高,发酵一定时间后, DM、NDF、ADF和WSC含量以及pH值、氨态氮含量、羧基肽酶活力和酸性蛋白酶活力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乙酸含量、纤维素酶活力、和木聚糖活力呈上升趋势(P<0.05),发酵第35天后趋于稳定,0.8和1.6 g·kg-1 EFE添加组表现出较低的pH值、NDF含量和ADF含量(P<0.05),以及较高的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力(P<0.05);由此,本试验发现,添加EFE可促进FTMR中纤维类物质的降解、有机酸的积累和自身纤维类物质的酶活力,抑制羧基肽酶活力和酸性蛋白酶活力,减少蛋白质的损失,且存在添加剂量效应,适宜添加量为0.8~1.6 g·kg-1 DM。 相似文献
65.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引起的危害严重的鱼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肝胆病变,严重者可引起胆管上皮癌,因此华支睾吸虫被国际癌症署(IARC)归为第Ⅰ类生物性致癌因子。我国华支睾吸虫病主要流行于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在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均有该病人体感染的报道。近年来,我国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且受威胁地区和人数不断增加。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控已刻不容缓,传统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今后在华支睾吸虫病的基础研究与防控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论文就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特点及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华支睾吸虫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在对云南马龙县退化山地草甸围栏封育恢复过程中,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是草地中优势植物,在整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封育条件下白茅的无性繁殖器官根茎特征变化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封育使3个退化梯度形成了3个不同的生态系统群落。在轻度退化封育区,白茅的根茎随封育时间的延长而变长,分蘖枝数无明显变化,但枝条密度随封育时间的延长而逐年增加,封育促进了该区白茅无性繁殖。在中度和重度退化封育区,白茅的根茎随封育时间的延长而变短、变细,重度退化封育区变化差异极显著(P<0.01),中度退化封育区变化差异显著(P<0.05),分蘖枝数减少,封育使白茅无性繁殖在中度和重度退化区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7.
以龙粳9号为供试品种,在肥力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设5个栽插时期处理,研究其对水稻生育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间的本田生育天数变化差异明显,但成熟期差异却只有1~2 d;不同处理的分蘖及成穗率、叶面积指数、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都呈现C>D>B>E>A的趋势。产量构成因素的各项指标以C,D,B较好,适宜栽插期范围为5月13日~27日。其中以处理C(5月20日)的产量(11 573.8 kg.hm-2)为最高,栽插时期最佳,其次是处理D(5月27日)和(B 5月13日)。 相似文献
68.
对6头健康猪单剂量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国产硫酸安普霉素,研究其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药物浓度,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03%,血清最低检测浓度为0.05μg/ml,日内日间变异系数为2.2%~5.1%,且血清浓度在0.05~3μg/m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65).对猪静注、肌注硫酸安普霉素20mg/kg后,经MCPKP药代动力学计算机程序处理,体内药物运转符合开放型二室模型,肌肉注射0.856h后达峰药浓度Cmax为36.09±1.22μg/ml;t1/2分别为1.58±0.67h、1.06±0.11h,CLB分别为0.15L/kg/h、0.17 L/kg/h,V1分别为0.71L/kg、0.1L/kg,绝对生物利用度为AUC i.m/AUC i.v=88.47%±3.32%,上述药代动力学数据为动物临床用药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文冠果提取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冠果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各部位提取物有多种药用成分,如三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和甾醇类化合物,能够改善中枢神经系统胆碱能神经功能,对抗自由基损伤等,从而改善动物的学习记忆功能。能够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蛋白酶活性,治疗艾滋病。对炎症有颉颃作用,从而达到抗炎效果,还具有抗癌活性。另外,文冠果提取物能够治疗遗尿症,还具有保健功能。由于文冠果提取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因此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论文主要介绍了文冠果各部位提取物的药用价值和药理作用,同时提出了文冠果各部位提取物药理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0.
旨在探究整合素αv在牦牛繁殖周期输卵管不同部位的表达差异,为进一步了解整合素αv在牦牛生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集卵泡期、黄体期和妊娠期健康母牦牛(3~6岁)的输卵管伞部、壶腹部和峡部样品,将卵泡期、黄体期和妊娠期输卵管分别按照伞部、壶腹部和峡部分为9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WB)检测整合素αv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整合素αv的定位。结果表明:1)qRT-PCR结果显示,在卵泡期,整合素αv基因在输卵管伞部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壶腹部和峡部(P<0.01);在黄体期,整合素αv基因在输卵管峡部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伞部和壶腹部(P<0.01);在妊娠期,整合素αv基因在输卵管伞部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壶腹部和峡部(P<0.01)。2)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在卵泡期,整合素αv蛋白在输卵管伞部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壶腹部和峡部(P<0.01);在黄体期,整合素αv蛋白在输卵管峡部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伞部和壶腹部(P<0.01);在妊娠期,整合素αv蛋白在输卵管峡部和伞部的表达差异不显著,但二者极显著高于壶腹部(P<0.01)。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整合素αv主要分布于输卵管伞部、壶腹部和峡部的纤毛细胞、分泌细胞、基细胞、肌层和浆液腺中。结果显示,整合素αv在牦牛繁殖周期输卵管不同部位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其可能参与了牦牛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等一系列生殖过程,为牦牛的繁殖性能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