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6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307篇
林业   222篇
农学   139篇
基础科学   186篇
  257篇
综合类   1551篇
农作物   211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524篇
园艺   328篇
植物保护   18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14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山东省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在山东省发生的情况,2006-2007年在葡萄主栽区和葡萄品种资源圃进行了田间调查、样品采集和病原检测。应用GRSPaV外壳蛋白基因表达获得的多克隆抗体,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TA-ELISA)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在2a采集的298个样品中,125个样品为阳性反应,阳性率41.95%。125个阳性样品涉及43个品种,品种被侵染率74.14%。研究对检测的样品用RT-PCR法验证,有3对引物均扩增出了预期片段,分别为解旋酶基因340bp片段、外壳蛋白(CP)基因842bp片段和RNA聚合酶(RdRp)基因499bp片段。  相似文献   
72.
介绍东方红-YZDZ80C液压自行式移动电站的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部件结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73.
服饰广告的本体功能是促进服饰商品的销售。设计师借助美学手段进行审美创作,能巧妙地融服饰广告的经济价值于审美价值之中,从而达到吸引受众眼球,提升服饰商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实现销售商品的终极目的。从美学的角度对服饰广告创意的表现手法进行审视,有助于指导具体的广告创作实践,提升服饰广告的审美价值,实现美学与服饰广告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74.
在搜集、统计大量咸水灌溉试验资料的基础上,选取咸水充分灌溉条件下矿化度和小麦产量的完整对应数据103组,统计分析了灌溉水矿化度及单位面积盐分带入量对小麦相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小麦相对产量呈线性递减趋势,当矿化度大于1.0 g/L时,灌溉水矿化度每增加1 g/L,小麦减产约5.6%;与矿化度类似,随着单位面积盐分带入量的增加,小麦的相对产量也线性降低,盐分带入量每增加1000 kg/hm2,小麦的产量将减少约2%。进一步的检验结果显示,应用灌溉水矿化度及单位面积盐分带入量均可较为可靠地估算小麦的相对产量,估算相对误差基本可控制在16%以内。  相似文献   
75.
利用田间试验结合生物化学分析研究了不同的栽培大豆品系对草甘膦的抗性,试验结果显示:在草甘膦有效剂量为0.31~0.92 kg·hm~(-2)时,不同栽培大豆品种对草甘膦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在草甘膦剂量为0.92 kg·hm~(-2)时,石豆1号存活率为100%,表现了较高的抗性,8份材料的存活率为4%~48%,表现出一定的抗性;44份材料表现敏感,存活率为0。试验研究了抗性材料石豆1号、中抗材料Williams和敏感材料中黄35对草甘膦的生理生化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草甘膦处理剂量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石豆1号莽草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对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而Williams和中黄35的莽草酸含量和SOD相对活性明显升高,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结果表明草甘膦(浓度0.92 kg·hm~(-2))处理下,不同抗性栽培大豆叶片中莽草酸含量有明显差异,处理5~14 d时敏感材料叶片中莽草酸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因此栽培大豆叶片莽草酸含量可以作为判断其对草甘膦抗性高低的主要生理指标之一,而SOD的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判断栽培大豆对草甘膦抗性的辅助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76.
以莱芜小姜和莱芜大姜为试材,采用秋水仙碱处理生姜幼芽根茎,分析了莱芜小姜与莱芜大姜后代各性状的抑制率、变异类型及突变率。结果表明:莱芜小姜VM1代性状的抑制率小于莱芜大姜;莱芜小姜的变异类型多于莱芜大姜;莱芜小姜获得的有益变异类型多、比例高且稳定性好。说明秋水仙碱处理密苗型莱芜小姜更容易获得高产稳定的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77.
辣椒GRAS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焕欣  董春娟  尚庆茂 《园艺学报》2017,44(12):2305-2317
基于辣椒全基因组数据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aGRAS基因家族进行了系统鉴定和进化分析,并通过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了CaGRAS家族组织表达模式和对PEG6000、盐胁迫的应答。结果表明:在辣椒中存在54个CaGRAS基因,除11号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均有分布,外显子数1~3,等电点4.97~9.13;系统进化分析显示CaGRAS基因可分为8个进化群;CaGRAS基因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在根、茎、叶片和茎尖中优势表达的基因分别有34、8、3和8个;多数CaGRAS基因能响应PEG6000和盐胁迫,其中CaGRAS11、CaGRAS30、CaGRAS40、CaGRAS44和CaGRAS50受到PEG6000和盐胁迫的强烈诱导。本研究为深入解析CaGRAS家族基因的功能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78.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又称秋黏虫,是新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为探究本土天敌斑痣悬茧蜂寄生不同龄期草地贪夜蛾幼虫后的生长发育表现,本研究检测了斑痣悬茧蜂寄生2龄、3龄和4龄草地贪夜蛾幼虫后子代蜂幼虫发育历期、茧历期、羽化率、茧重、成蜂个体大小和成蜂寿命。结果表明,寄主龄期对子代蜂的幼虫发育历期、茧历期和成蜂寿命存在显著影响。与寄生4龄幼虫的子代蜂相比,寄生2龄和3龄幼虫的子代蜂幼虫发育历期分别平均延长了2.08 d(z=5.42,P0.05)和1.64 d(z=4.23,P0.05);寄生2龄幼虫的子代蜂茧历期平均延长了0.46 d(z=3.51,P0.05),但寄生4龄幼虫的子代蜂茧历期与寄生3龄幼虫的子代蜂茧历期无显著差异。4龄幼虫体内羽化的子代蜂成蜂寿命比在2龄和3龄幼虫体内羽化的子代蜂成蜂寿命分别平均延长了1.46 d(z=-2.60,P0.05)和1.68 d(z=-2.98,P0.05)。寄主龄期对子代蜂羽化率、茧重和成蜂个体大小无显著影响。随寄主龄期增大,子代蜂的发育速度加快,但寿命缩短。研究结果将为揭示斑痣悬茧蜂与寄主草地贪夜蛾的互作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填闲作物腐解过程及其对后茬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渭北旱塬地区不同填闲作物(长武怀豆(S)、黑麦草(R)及两者1∶1混合(M))翻压和氮肥水平(0、60、120 kg N·hm-2)双因素处理下,填闲作物的腐解规律、碳氮释放动态及对后茬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对腐解速率与Olsen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各填闲作物翻压后腐解规律及碳氮释放特征均表现为“前期快-中期慢-后期加快”,填闲作物腐解规律符合Olsen模型,在第276天各处理累积腐解率均达70%以上。在第0~35天,同一施氮处理下,累积腐解率和腐解速率均表现为S>M>R(P<0.05);第35天,S、M和R各处理干物质累积腐解率分别达到61.9%、55.5%和47.5%;在0~35 d,施氮对S、M的腐解影响不显著,对R影响显著,35 d后氮肥效应逐渐减弱;填闲作物的腐解同时伴随其碳、氮的快速释放,在第21天,S、M和R碳氮残留率分别达到40%、50%和60%左右。平均来看,S的碳氮释放速率显著高于R,与M无显著差异。与裸地对照相比,翻压填闲作物能够显著提高后茬冬小麦产量,其籽粒产量增加10%~35% (P<0.05),其中翻压长武怀豆低氮处理和混合翻压低氮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0.
AIM: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osgenin (Dio) on the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and expression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PPARγ) in human glioblastoma U87MG cells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METHODS:Human astrocytes (HA) and U87MG cells were cultured in vitro and treated with Dio (0, 10, 20, 30, 40 and 50 μmol/L) and GW9662 (5 μmol/L) for 48 h, and then the cell viability was detected by CCK-8 assay. Cell colony formation assay was used to assess the proliferation potential.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and apoptosis.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 of PPARγ was measured by RT-PCR.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otein levels of PPARγ, cyclin D1, cyclin E1, Bcl-2 and Bax. RESULTS:Dio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viabi-lity of HA (P>0.05). However, Dio remarkably reduced the viability of U87MG cell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P<0.05) with IC50 of 24.31 μmol/L. Meanwhile, Dio remarkably diminished colony formation ability (P<0.05), induced G0/G1 phase arrest of the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P<0.05),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PPARγ at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increased the protein level of Bax (P<0.05), and down-regulated the protein levels of cyclin D1, cyclin E1 and Bcl-2 (P<0.05)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However, these effects induced by Dio were inhibited by GW9662 (P<0.05), a specific inhibitor of PPARγ. CONCLUSION:Dio may inhibit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 apoptosis in human glioblastoma U87MG cells most likely via up-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PPARγ, and then down-regulating the protein levels of cyclin D1, cyclin E1 and Bcl-2, and up-regulating the protein level of Ba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