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85篇
  免费   1991篇
  国内免费   4347篇
林业   4342篇
农学   5828篇
基础科学   3608篇
  6412篇
综合类   12382篇
农作物   2209篇
水产渔业   1443篇
畜牧兽医   5325篇
园艺   1398篇
植物保护   2476篇
  2024年   171篇
  2023年   542篇
  2022年   1410篇
  2021年   1820篇
  2020年   1697篇
  2019年   1587篇
  2018年   1163篇
  2017年   1611篇
  2016年   1451篇
  2015年   1948篇
  2014年   1822篇
  2013年   2196篇
  2012年   2705篇
  2011年   2834篇
  2010年   2586篇
  2009年   2379篇
  2008年   2158篇
  2007年   2054篇
  2006年   1936篇
  2005年   1752篇
  2004年   807篇
  2003年   704篇
  2002年   563篇
  2001年   597篇
  2000年   672篇
  1999年   835篇
  1998年   768篇
  1997年   658篇
  1996年   593篇
  1995年   634篇
  1994年   502篇
  1993年   433篇
  1992年   454篇
  1991年   340篇
  1990年   300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164篇
  1987年   125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4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5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0.5%大黄素甲醚水剂是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和内蒙古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制的一种新颖的植物源杀菌剂,其化学结构式为1,8-二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室内孢子萌发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大黄素甲醚对黄瓜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0.37μg/m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大黄素甲醚水剂对黄瓜白粉病菌具有良好的保护和防治效果,有效成分用量18~45 g/hm2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35 g/h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采用单小花滴注和喷雾接种方法对3个抗病品种(‘望水白’、‘苏麦3号’、‘扬麦16’)和3个感病品种(‘周麦18’、‘矮抗58’、‘豫保1号’)的赤霉病抗性进行分析,并用ELISA测定了籽粒、颖壳和穗轴中的DON毒素水平。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接种后第20天,除‘望水白’外,抗病品种的病级日扩展速率和病小穗率都显著低于感病品种(P0.05);单小花滴注接种条件下,除‘周麦18’的籽粒和‘矮抗58’的穗轴外,抗病品种的籽粒、颖壳、穗轴中的DON毒素含量显著低于感病品种的籽粒、颖壳、穗轴中的DON毒素含量(P0.05);而喷雾接种条件下,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的籽粒、颖壳中的DON毒素含量差异不显著,而穗轴中的DON毒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除个别情况外,6个品种中,籽粒中DON毒素水平颖壳中DON毒素水平穗轴中DON毒素水平(P0.05)。  相似文献   
63.
植原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原体(phytoplasma)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 可经叶蝉、飞虱等昆虫介体传播, 感染1 000多种植物, 产生丛枝、黄化、韧皮部黑斑坏死等症状, 给农业、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本文对植原体基因组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当前植原体效应蛋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4.
为筛选安全高效的棉铃虫防治药剂,选用狭叶菖蒲Acorus calamus var.angustatus乙醇提取物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卵和幼虫的触杀活性、胃毒作用、拒食效果和生长抑制作用进行了测定,同时以0.5%藜芦碱为药剂对照,对比分析狭叶菖蒲提取物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狭叶菖蒲乙醇提取物对棉铃虫3龄幼虫有显著的触杀、胃毒、拒食和生长抑制活性以及杀卵效果,且生物活性随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狭叶菖蒲提取物对棉铃虫触杀活性、胃毒活性、杀卵活性的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20.50、19.26和31.39 mg/m L,对棉铃虫生长抑制中浓度EC_(50)和拒食中浓度AFC_(50)分别为7.15、10.43 mg/m L;0.5%藜芦碱药剂对棉铃虫触杀活性、胃毒活性和杀卵活性LC_(50)分别为12.19、16.90和29.87 mg/m L,对棉铃虫EC_(50)和AFC_(50)分别为3.99、8.32 mg/m L,均低于菖蒲根茎提取物。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显示,狭叶菖蒲乙醇提取物主要成分为α-细辛醚、β-细辛醚、菖蒲酮和白千层醇。表明狭叶菖蒲乙醇提取物有开发为新型植物源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65.
董慈祥  李福亮 《植物检疫》1999,31(6):331-333
通过采用聚集度指标的方法,对美洲斑潜蝇在茄子、豆角田空间分布起先了系统研究,测定结果呈聚集分布,为田间调查及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6.
分别在玉米拔节期(BJ)和抽雄期(CX)进行水分胁迫试验,利用微根管技术观测不同发育期干旱过程中根分布动态,并利用根分布模型模拟相关参数(d_(50)和d_(95):累积根比例分别为50%和95%的土层深度),对不同干旱胁迫处理的土壤湿度、根系分布及相关参数时空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分控制后的土壤湿度在130cm以上基本达到预期干旱效果,即BJ和CX处理在控水时段0~100 cm土层土壤相对湿度都降至40%以下,但深层土壤湿度并未受到水分控制影响;拔节和抽雄期干旱胁迫条件下,根长密度(RLD)最大值分别为2.18±0.89cm·cm~(-3)和2.10±0.47 cm·cm~(-3),所在土壤深度为60 cm,对照(CK)RLD最大值为1.24±0.77 cm·cm~(-3),所在深度为40 cm,CK和BJ处理的RLD在最大值深度以下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CX处理的RLD在80 cm以下仍保持较大值;BJ和CX比CK的d50分别增大45%和59%,d95分别增大8%和41%,证明玉米根系因干旱胁迫而向深层土壤生长。  相似文献   
67.
加快现代植保技术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保技术体系呈现出病虫害预测预报能力明显提高,防控技术体系日臻完善,农药与药械应用技术稳步发展,植物检疫监管技术基础更加牢固的现状;承载着为领导部门和农民提供病虫灾害防控信息、病虫害科学防控技术指导、农药与药械科学使用监管、依法开展植物疫情管控的重大任务。发展现代植保技术体系,要突出病虫害测报公益性,着力病虫害防控的防灾性,确保农药与药械应用的安全性,关切植物疫情蔓延的毁灭性。建设现代植保技术体系的对策措施是:强化病虫害测报体系与信息网络建设,提升测报技术水平;加强病虫害防控技术支撑与推广能力建设,创新推广模式,大力推进绿色防控;推进农药与药械产品应用技术研发推广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大植物检疫技术研发和执法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68.
法国野燕麦单粒种子DNA 快速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建国  杨静  安榆林 《植物检疫》2008,22(3):153-155
本文以法国野燕麦作为材料,比较了CTAB、SDS、NaOH裂解3种方法提取单粒种子DNA的效果,根据核糖体DNA的PCR扩增结果,结合准确、快速和简便的原则,挑选出快速提取单粒种子DNA的方法,为杂草种子快速分子鉴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9.
已知抗瘟基因在黑龙江省寒地稻区的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12个日本鉴别品种、7个中国鉴别品种、24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及6个当地主栽品种,对2006年采自该省主要积温区不同水稻品种的178个稻瘟病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2006年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划分为104个日本小种,077.7号生理小种比例最高为4.49%,017.1号、017.5号、037.5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3.93%。就抗性基因而言,抗瘟基因Pi9(t)在全省抗谱为97.75%,是较好的抗源可以在全省内广泛利用;Piz-5、Pi12(t)抗瘟基因抗谱分别为78.09%和78.65%,根据品种种植区域可以有选择地利用。就品种而言,抗瘟基因Pi9(t)、Piz-5是空育131;Pi5(t)、Pita-2是垦稻10号;Pi9(t)、Pita是上育397;Piz-5、Pi12(t)是垦稻12号等品种抗瘟改良的有利基因;在研究中同时加强对稻瘟病菌种群的监测和新抗源的发掘,有针对性地向主栽品种导入新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70.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产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 sojae)是大豆的重要病害之一,危害大,发展快。自1918年首次在美国印弟安那州发现此病以来、相继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匈牙利等国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