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4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433篇
林业   468篇
农学   552篇
基础科学   358篇
  559篇
综合类   1067篇
农作物   238篇
水产渔业   131篇
畜牧兽医   409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2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is the only way to solve the global climate problem, which obviously requires the joint efforts of all reg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demand, this research obtains the data of low-carbon patents and CO2 emissions from 2000 to 2019, and then explores the innovation effect of low-carbon technology transfer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YREB). We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Low-carbon technology transfer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low-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However, a large number of low-carbon technology transfers are concentrated between developed regions in the YREB at present. (2) No mat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tal amount or efficiency,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demand can play positive moderating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xerting the innovation effect of low-carbon technology transfer, indicating that the transfer of low-carbon technologies to regions with high demand is efficient. (3)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demand in different regions has regional heterogeneity. Carbon emissions per unit of GDP plays a greater role in moderating the innovation effect of low-carbon technology transfer in the eastern region, while CO2 emissions plays a greater role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herefore, we propose to strengthen the transfer of low-carbon technologies between developed and less-developed regions, and adopt differentiation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ach region. Our research has deepened the 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 geography on the innovation effect of low-carbon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global low-carbon technology cooperation.  相似文献   
32.
邱支远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63-64,174
本文对绿色营销的概念以及砀山梨绿色营销的现状进行了介绍,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就如何加强砀山酥梨的绿色营销、促进砀山酥梨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多方筹资用于开展绿色营销、制定绿色价格、塑造绿色形象、建立绿色信息平台、提高果农素质、普及绿色技术、加强绿色组织建设和品牌保护等对策.  相似文献   
33.
详述了首次在国内午餐肉罐头生产中采用的微波解冻系统科技成果的实施情况、系统操作与安全控制特点以及运行条件。探讨微波解冻技术支持下,无亚硝酸钠午餐肉罐头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其品质卓越的原因。  相似文献   
34.
水稻与高梁属间远缘杂交花粉管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和高粱是禾本科的两个异属作物,因其遗传距离较远,杂交表现不亲和,结实率极低,难以获得种子.为初步了解水稻与高粱属间远缘杂交花粉管行为,探索该远缘杂交的发生过程,本实验以籼稻珍汕97A×珍汕97B和Ⅱ-32A×Ⅱ-32B两个组合为对照,对珍汕97A×晋江多枝高粱和Ⅱ-32A×晋江多枝高粱两个属间远缘杂交组合的花粉管行为作初步的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晋江多枝高粱花粉粒能象水稻花粉粒一样在水稻柱头上正常萌发,花粉管在花柱及子房中生长与伸长,有些能最终到达子房的基部;同时高梁花粉管生长也出现诸如不能进入花柱、胼胝质不规则堆积、花粉管末端钝化等一系列的异常表现,致使不少花粉管停滞生长.  相似文献   
35.
种子含水率在线测量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种子含水率的测量要求,研制了一种可同时测量电容、质量和温度3个参量的装置和测量电路。该测量系统的机械装置由2个同心圆筒组成,内筒的旋转运动实现被测种子的动态喂料。采用抗寄生电容效应的开关电容电路测量上、下极板之间的电容;下极板同时也是称量平台;温度传感器测量种子的温度。3个测量值经A/D转换电路以数字量输出。分别用3个电路单独测量已知的电容、质量和温度,以及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对电容测量值的影响,并据此分析了各测量单元的精度、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
车用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汽油机的混合气形成与调节、燃油喷射、燃烧系统3方面对车用汽油机缸内直接喷射技术的发展及新技术进行了概述。车用汽油机缸内直接喷射技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将得到更大发展并取代目前的进气道直接喷射方式。通过对排放、积炭、催化器及燃油喷射系统等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缸内直接喷射式汽油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37.
热风干燥对魔芋甘露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风温,风速,切片厚度3因素对魔芋甘露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试验研究所得到的数学模型可用于定量描述魔芋甘露聚糖在干制中的变化规律;(2)影响魔芋甘露聚糖变化的主因素效应为:风温〉片厚〉〉风速;(3)风温与片厚和风速与片厚的交互作用对魔芋甘露聚糖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4)魔芋甘露糖损失率最小的最佳干燥工艺参数为,风温70℃,风速1.2m/s,切片厚度7m  相似文献   
38.
丘富荣 《湖南农机》2007,(5):108-108,110
虽然我们的羊肉在质量等到方面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但也有我们自身的优势。生产成本、价格、劳动力资源等从地缘、竞争对手、进口国、出口价格等考虑,均有竞争优势,发展前景很好。  相似文献   
39.
玉米中耕除草复合导航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玉米中耕除草过程中的自动导航作业,提高自动除草的效率和准确性,设计了一种玉米中耕除草复合导航系统。系统由基于GNSS的农机自动导航部分和基于机器视觉的农具自动导航部分组成,可通过GNSS位置信息进行农机自动导航,同时根据摄像头获取的玉米作物行信息控制农具铲刀进行行间除草。对农机的转向控制部分和前轮转角检测部分进行了机械改装,以PLC和步进电机驱动器为基础设计了农机转向控制电路和农具液压控制电路;以横向偏差和横向偏差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的输入变量设计了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采用摄像头获取玉米作物行,通过扫描滤波方法进行作物行检测。农机独立导航除草试验和农机具复合导航试验结果表明:在车速为0.6 m/s时,农机自动导航最大横向偏差为10.04 cm,平均偏差为4.62 cm;农机具复合导航时的最大偏差为6.35 cm,平均偏差为2.73 cm;农机具复合导航系统能较好地满足玉米中耕除草的要求。  相似文献   
40.
变速恒频风力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在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变速恒频风力机组变桨距机构在低于额定风速阶段和高于额定风速阶段的不同控制策略。将模型与控制方法相结合的数字仿真表明,控制曲线与预期要求一致。具体设计了变桨距机构液压控制方案和电机控制方案,并提出了高油压冗余式电液比例变桨距机构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