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5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406篇
林业   499篇
农学   576篇
基础科学   274篇
  627篇
综合类   891篇
农作物   149篇
水产渔业   85篇
畜牧兽医   585篇
园艺   112篇
植物保护   2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为了研究生物有机肥在化肥减施条件下对白萝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了4个处理,分别为T1:对照,不施肥,T2:常规施肥处理,T3:生物有机肥处理,T4:生物有机肥+30%化肥减施处理,在采收期测量白萝卜产量和品质。试验结果表明,T3处理白萝卜每667 m^2产量最高,达6 262.0 kg;可溶性蛋白含量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T4>T3>T1>T2;可溶性糖含量T3表现最好,比对照高53.3%;VC含量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T1>T2>T4>T3;硝酸盐含量从低到高排列顺序为T3相似文献   
143.
水稻籽粒的粒长、粒宽和粒厚共同塑成了水稻粒形,并决定水稻籽粒的千粒重及外观品质,而千粒重是决定水稻产量三要素之一。本研究以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4S为母本,以大粒籼稻TGMS29为父本杂交衍生的F2和F3群体,对影响水稻籽粒粒形和千粒重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进行定位。2014年和2015年检测到影响籽粒粒长的QTL 5个,粒宽QTL 8个,粒厚的QTL 4个,千粒重QTL 4个。其中,两年重复检测到2个粒长QTL,分别位于第1染色体RM1和RM490之间,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21.3%、22%,和第2染色体RM240和RM208之间,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2.8%、15.7%。两年均被检测到的粒宽QTL位于第3染色体RM251和RM571之间,可解释表型变异分别为53.60%、55.00%。两年均被检测到的千粒重QTL位于第1染色体RM220和RM1之间,可解释表型变异分别为15.1%、15.4%。这些QTLs的鉴定为稻米粒形和千粒重的遗传研究提供了帮助,也为稻米品质和产量的改良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44.
施肥对雨养区马铃薯干物质累积及肥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炀  何文寿  侯贤清  曹哲 《分子植物育种》2019,17(12):4144-4152
针对宁夏雨养农业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海原县树台乡马铃薯种植基地,设置氮磷钾肥不同施肥处理,于2016~2017年开展了马铃薯田间试验,探讨雨养区施肥对马铃薯干物质累积及肥效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影响不同,其中氮磷钾肥配施处理马铃薯干物质快速积累期增长速度最快,施用氮、磷、钾在淀粉积累期马铃薯块茎累积量分别提高了36.4%、40.5%、18.5%。两年期间,氮磷钾肥配施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2016、2017年较无肥区分别增长35.3%、51.0%,平均增长43.2%。在氮磷钾配施条件下,氮、磷、钾肥增产量分别是5 496.6 kg/hm^2、4 739.4 kg/hm^2、3 044.1 kg/hm2,其增产率分别为31.1%、30.6%、17.1%。每千克N、P2O5、K2O分别增产马铃薯30.5 kg、52.7 kg、67.7 kg。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8.3%、18.2%、53.9%,其中钾肥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5.
张艳君  侯占铭 《分子植物育种》2019,17(10):3125-3132
小麦赤霉菌FGSG05656基因在MGV1敲除突变体中显著下调,为了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采用Split-Marker基因敲除技术,构建了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hph)的基因缺失盒。通过聚乙二醇(PEG)法转化野生型原生质体。潮霉素(Hygromycin)选择培养基筛选转化子后,PCR正负筛选鉴定敲除突变体。基于缺失突变体的表型和感染能力的变化来分析FGSG05656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与野生型PH-1相比,敲除突变体的生长速率和分生孢子数显著减少,表明FGSG05656基因可能参与菌丝体的生长和分生孢子的发生。植物感染试验显示缺失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分生孢子是病原菌感染寄主的主要器官,它的减少可以显著减弱病原菌的扩散,FGSG05656基因敲除突变体分生孢子显著减少,这一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分生孢子发生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小麦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6.
147.
玉米原茬地侧向清茬刀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玉米原茬地免耕播种作业过程中残留玉米根茬和须根导致施肥播种部件堵塞、播种质量降低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玉米原茬地免耕播种用侧向清茬刀,分析了侧向清茬刀工作与结构参数对根茬清除率、土壤扰动率和功耗的影响。对侧向清茬刀清茬、输送、抛扔等作业过程进行分析,并依此对侧向清茬刀结构及正切刃工作曲线进行设计,确定了影响其作业性能的关键参数。应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选取正切刃折弯角α、正切刃宽度B、清茬刀角速度ω为影响因素,根茬清除率、土壤扰动率、当量功耗为性能指标,对影响作业性能的侧向清茬刀结构和工作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7.2 km/h条件下,正切刃折弯角0.86 rad、正切刃宽度50 mm、清茬刀角速度52 rad/s时,根茬清除率为94.3%,土壤扰动率为54.3%,当量功耗为3.4 kW,工作过程中未出现堵塞与秸秆缠绕现象。研究结果可为玉米原茬地免耕播种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8.
刘涛  侯兰功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4):75-82,90
[目的]基于地形特征分析不同用地类型时空分布变化,不仅能解释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并能更进一步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果,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四川省北部江油市2003,2010,2018年3期遥感影像,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法,分析不同用地类型之间的转化情况;接着利用地形位指数法、分布指数法,分析地形因子影响下不同用地类型分布指数变化特征;之后利用移动窗口法,探究景观格局中斑块密度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时空变化规律;最后结合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分析地形因子与景观指数间的空间相关性特征。[结果](1)在2003—2010年期间,水田面积减少最多(减少面积2 238.98 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面积增加3 360.36 hm~2);在2010—2018年期间,水田面积减少1 175.84 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 614.78 hm~2;2003—2010年期间江油市土地利用的变化量整体高于2010—2018年。(2)北部山区主要由旱地转移为林草地,南部平原地区主要为水田转移为建设用地,中部丘陵区域旱地和水田相互转化强烈。(3)随时间变化,旱地和未利用地优势等级向中地形位等级靠拢;低地形位等级上建设用地、水田和水域优势度逐渐降低,并具有优势等级向较高地形位等级扩展趋势。(4)山区河流沿岸以及山地平原交汇处斑块密度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较高,且呈线性分布;随时间变化,丘陵区域斑块密度增加,主城区附近Shannon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5)高—高聚集区主要表现为向山地丘陵交汇处聚集;城区附近景观指数因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多,导致该区域景观指数与地形位指数呈现出不显著相关性。[结论]在地形过渡带区域,不同地貌对于各类用地变化的影响在时空上存在差异性,其地形因子与景观指数的空间相关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49.
Deoxynivalenol(DON)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harmful mycotoxin that affects the intestinal health of animals and humans.Phenethyl isothiocyanate(PEITC)in feedstuff is an anti-nutritional factor and impairs nutrient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in the animal intestinal.In the current study,we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EITC on DON-induced apoptosis,intestinal tight junction disorder,and its potential molecular mechanism in the porcine jejunum epithelial cell line(IPEC-J2).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EITC treatment markedly alleviated DON-induced cytotoxicity,decreasing the apoptotic cell percentage and pro-apoptotic mRNA/protein levels,and increasing zonula occludens-1(ZO-1),occludin and claudin-1 mRNA/protein expression.Meanwhile,PEITC treatment ameliorated DON-induced an increase of the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and cyclooxygenase 2(COX-2)mRNA levels and intracellula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level,and a decrease of glutathione peroxidase 1(GPx1),superoxide dismutase 2(SOD2),catalase(CAT)and heme oxygenase 1(HO-1)mRNA levels.Additionally,PEITC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autophagy-related protein 5(ATG5),beclin-1 and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B(LC3-II)mRNA/protein levels,decreased the number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chain 3(GFP-LC3)puncta and 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protein expression,and up-regulated phospho-protein kinase B(p-Akt)and phospho-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protein expression against DON.However,the activation of autophagy by rapamycin,an autophagy agonist,abolished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PEITC against DON-induced cytotoxicity,apoptosis and intestinal tight junction disorder.Collectively,PEITC could confer protection against DON-induced porcine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injury by suppressing ROSmediated autophagy.  相似文献   
150.
对麻栎林林隙大小结构、形状方式、形成木数量及林隙大小与更新幼苗数量等方面进行生态学统计分析。并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回归极显著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