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2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273篇
林业   219篇
农学   410篇
基础科学   224篇
  363篇
综合类   833篇
农作物   123篇
水产渔业   136篇
畜牧兽医   359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1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为探究内生细菌对华山松烂皮病的生防效果及其生理响应,采用平板涂布法和对峙培养法从健康华山松树皮上分离筛选抗烂皮病菌Cenangium ferruginosum的拮抗菌株,运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鉴定;并利用喷雾法研究其对华山松苗烂皮病的盆栽防治效果及苗木各生理指标的变化,观测其对田间发病华山松病斑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分离得到具有优良拮抗效果的菌株Ba4,经鉴定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其发酵原液盆栽防治效果可达90.15%,稀释至105防治效果也有17.77%,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下降.接种病原菌30 d后,不同浓度Ba4菌剂处理的苗木丙二醛含量均减少,木质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丙二醛含量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防治效果呈显著负相关;木质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则与其相反.田间试验中原液和稀释倍液(10、102和103)的病斑治愈率均超过80%.表明菌株Ba4对松烂皮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调节华山松抗性物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972.
β-甘露聚糖酶的基因工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甘露聚糖酶是近年来饲料用酶制剂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近10年来在美国应用最广泛的饲用酶制剂之一(Hashem等,2001;Kurakake等;2001;Parker等,2001)。β-甘露聚糖酶(β-mannanaseEC3.2.1.78)是一种半纤维素水解酶,以内切方式降解β-1,4糖苷键,降解产物的非还原末端为甘露糖,其作用底物包括葡萄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及β-甘露聚糖等。β-甘露聚糖酶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植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甚至软体动物(Hashem等,2001;Kurakake等;2001;Parker等,2001;陈小兵等,2004,2005)。甘露聚糖是植物性饲料原料中除纤维素、木聚糖之外,分布…  相似文献   
973.
对"三叶"宜昌橙茎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联会现象进行了初步的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观察到的154个中期分裂相中,有62个存在染色体联会现象,出现频率为40.3%;共观察到124个联会复合体,其中以2条染色体之间的联会最多,占总数的59.6%,其次分别为3条、4条和5条染色体联会复合体,各占25.8%、12.9%和1.6%;染色体联会一般以端部-端部、端部-中部连接并形成棒形、V形、U形、Y形、T形和O形等多种构型。对宜昌橙体细胞联会研究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4.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植物源杀虫剂,实现安全和绿色储粮,分别以甲醇冷浸法、超临界CO2萃取法(SFE-CO2)对水菖蒲Acorus calamusL.根茎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提取,采用药膜法研究了水菖蒲提取物对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成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甲醇冷浸法、SFE-CO2对水菖蒲根茎的提取率分别为9.44%和5.51%。水菖蒲两种方法提取物对谷蠹、玉米象成虫均具较强触杀活性,并且对谷蠹成虫的触杀活性均明显强于其对玉米象成虫的触杀活性,其中,甲醇冷浸提取物比SFE-CO2提取物对谷蠹、玉米象成虫具有更强的触杀活性。对谷蠹成虫,甲醇冷浸提取物、SFE-CO2提取物处理4 d后的LD50分别为22.98μg/cm^2和33.94μg/cm^2;对玉米象成虫,其相应的LD50分别为159.89μg/cm^2和394.35μg/cm^2。  相似文献   
975.
采用标准地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4个海拔梯度川滇高山栎群落水平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各个海拔梯度上物种以川滇高山栎为主,其相对密度分别为61.40、65.67、77.21和62.27;随海拔升高伴生木本植物种类逐渐减少,从11种减少到3种.(2)有随海拔升高,川滇高山栎群落物种相对频度大于2.0以上的物种数量具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川滇高山栎是各个梯度出现频度最大的物种.(3)川滇高山栎群落物种重要值大于5.0以上的物种数量具有随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川滇高山栎在从低到高的4个海拔梯度上重要值分别为68.47、80.37、119.93和84.01.(4)林分平均树高和林分平均地径具有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海拔每升高100 m树高和基径分别平均降低0.18 m和0.22 cm.(5)按株频度计算,在巴朗山阳坡各个海拔梯度的川滇高山栎种群多为聚集分布;而丛频度计算,在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带川滇高山栎种群格局呈聚集分布,在中等海拔区域川滇高山栎种群格局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976.
杨树人工林连栽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连栽对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笔者通过结果表明:与第1代林相比,第2代林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的数量分别下降34.38%、14.38%、56.63%,土壤微生物总量下降56.05%。连栽导致土壤磷酸酶活性下降20.00%,脲酶活性下降11.54%,蔗糖酶活性下降29.39%,蛋白酶活性下降50.00%,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1.92%,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100.0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栽植代数间,土壤细菌数量、微生物总量、蛋白酶活性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977.
膏桐苗圃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7月对镇康县和双江县膏桐苗圃进行了病虫害调查,结果显示:苗圃地内膏桐幼苗主要受到象甲、潜叶蛾、红蜘蛛、地老虎以及白粉病、膏桐实生苗猝倒病等病虫危害.其中金边翠象容易发生在农田环境中,麻风树柄细蛾在几乎所有苗圃地内零星发生,这2种害虫是膏桐苗圃地内的主要食叶害虫;膏桐白粉病是膏桐苗圃中相对普遍发生的病害,主要发生在膏桐叶片和茎干上.针对膏桐主要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并就膏桐产业发展的迅猛势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8.
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与新会计准则的衔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生态价值会计的概念界定、核算方法等是否与目前新会计准则体系相衔接, 是森林生态价值会计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可知:森林生态会计的主要概念界定与新会计准则并无冲突; 虽然准则规定生物资产应计提减值准备, 但由于森林生态价值的特殊性, 不应仅为了形式上的统一而要求森林生态资产也设置相应的减值准备账户; 森林生态会计主体的森林生态价值收益与现行准则中的政府补助项目并不相同。最后指出, 为了推进森林生态价值会计较快进入应用阶段, 可从制定评估标准、推行评估授权制、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构建森林生态价值评估及会计核算的支撑体系等方面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979.
'鲁林1号杨'为雌株,是由美洲黑杨优树上采集天然杂交种所得,经过苗期和区域化试验选育而成.具有育苗及造林成活率高、速生、抗性强等特性,是优良的杨树工业用材树种,特别适宜培育胶合板材.  相似文献   
980.
山核桃外果皮中的抑菌活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溶剂对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浸膏进行萃取分离,得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以番茄早疫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黄瓜菌核病菌等5种病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正丁醇相抑菌活性最强,氯仿相和石油醚相次之,乙酸乙酯相最弱.对氯仿相进行初步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乔松酮,黄卡瓦胡椒素,5-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5-羟基-2-甲氧基-1,4-萘醌,5-羟基-6,7-二甲氧基黄烷酮,乔松素,β-谷甾醇,均为首次从山核桃中分离得到,它们对玉米大斑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