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7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369篇
林业   301篇
农学   197篇
基础科学   227篇
  374篇
综合类   2257篇
农作物   264篇
水产渔业   293篇
畜牧兽医   846篇
园艺   431篇
植物保护   21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以多菌灵为主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一直是小麦抽穗扬花期防控赤霉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本研究对2018年我国主要麦区采集的1 464株赤霉病菌菌株进行多菌灵抗性分子检测。共检测出多菌灵抗性菌株97株,抗性频率为6.63%,同时发现抗性菌株以F167Y突变频率最高,其次为E198Q和F200Y。通过比较不同省份间多菌灵抗性发生频率发现,长江中下游麦区赤霉病菌群体抗性频率明显高于黄淮麦区群体。本研究相比之前研究中的抗性频率大幅度上升,表明在多菌灵的选择压力下,多菌灵抗性种群发展迅速。为防止抗性群体的进一步发展,致使多菌灵防治赤霉病失效,应采用混配、复配药剂、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交替轮换使用来防治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942.
适宜的气候要素是保障东北春玉米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的基本条件。依据温、光、水气候要素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分别构建温度、日照和降水适宜度模型,引入有效降水提高模型精度,再基于有效降水和实际降水将三种气候要素耦合建立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Ⅰ和模型Ⅱ,并利用1994—2013年有效气象、物候数据和2003—2010年像元尺度大田玉米生长状况时序遥感监测信息对海伦和泰来两个典型东北农业台站进行模型测试检验,将最适用模型应用于东北三省玉米典型种植区以估算2008与2009年25个站点不同生育期各气候要素适宜度。检验结果表明,“基于有效降水的模型Ⅰ”所估算的全生育期综合气候适宜度与NDVI、EVI的相关系数(0.58、0.29)均优于“基于实际降水的模型Ⅱ”(0.52、0.18),融合有效降水信息的模型Ⅰ更能有效捕获气候要素对春玉米生长胁迫现象。应用结果显示,模型Ⅰ估算的2008和2009年东北春玉米全生育期综合气候适宜度分别为0.67和0.56,与该地区2008年春玉米实际产量高于2009年表现一致;两年间东北三省春玉米各气候要素适宜度总体表现为温度>日照>有效降水;辽宁与吉林的温度、有效...  相似文献   
943.
为研究旱地矮化苹果树当季肥料氮在土壤中的累积与淋溶效应,采用土钻采样法与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了6 a生晚熟矮化‘延长红’苹果园土壤剖面(0~300 cm)的氮素累积分布特征与当季氮肥残留。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与硝态氮含量变化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不施肥CK、减氮施肥N400与常规施肥N800处理硝态氮在80~140 cm土层存在明显富集现象,其含量峰值分别为174.9、194.8 mg·kg-1与211.1 mg·kg-1。CK、N400与N800处理0~300 cm土壤剖面中,全氮累积量分别为10 927.3、13 734.8 kg·hm-2与15 645.4 kg·hm-2,硝态氮累积量分别为1 873.5、2 353.9 kg·hm-2与2 892.7 kg·hm-2,铵态氮累积量分别为12.2、42.6 kg·hm-2与44.4 kg·hm-2。N400和N800处理下果园土壤中各土层(0~300 cm)氮素来自当季氮肥的比例分别为0.10%~1.50%和0.18%~2.03%。当季氮肥在0~300 cm深度各土层均有残留且主要集中在0~140 cm土层;80~100 cm土层的全氮来自当季氮肥的比例(减氮施肥N400和常规施肥N800分别为1.50%与2.03%)显著高于其他土层。N400处理下TN-15N、NO-3-15N、NH+4-15N的残留率分别为21.6%、19.2%、0.2%,N800处理分别为48.8%、39.3%、0.3%,土壤中氮的残留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且以硝态氮为主。100~300 cm土层中减氮施肥N400与常规施肥N800处理NO-3-15N残留率分别为8.5%与25.0%,当季氮肥淋溶出根区(0~80 cm)现象明显。最佳施肥量及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在N400的基础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944.
枯草芽胞杆菌BAB-1是一株有效防治蔬菜灰霉病和白粉病的生防细菌。为提高该菌株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以BAB-1菌株为有效成分开展水分散片剂的研制。通过生物相容性试验、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崩解剂、粘结剂及分散剂进行筛选,最终确定100亿CFU/g枯草芽胞杆菌BAB-1水分散片剂的适宜配方为酒石酸5%、碳酸氢钠25%、氯化钠0.5%、乳糖5%、PEG6000 2%、NNO 4%,BAB-1母药补足至100%。质量检测结果表明,该水分散片剂崩解时间为272.17 s,pH值为5.75,悬浮率为73.77%,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500倍液处理能够有效防治黄瓜与番茄灰霉病,防效分别达到84.11%和75.15%,与对照药剂43%氟菌·肟菌酯(露娜森)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76.25%与84.85%),但显著高于2亿孢子/g木霉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2.71%与57.95%)。  相似文献   
945.
Sand barriers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mechanical implements for wind-blown sand control and desertification prevention. However, there is no standard quantitative cost analysis of the sizes and materials required for sand barriers.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original land grid division model for optimal resource utilization, we calculated the total side lengths of square and regular hexagonal sand barriers with the sizes of 1.0 m×1.0 m, 2.0 m×2.0 m, and 3.0 m×3.0 m in a desertified region of the Shapotou area on the southeastern edge of the Tengger Desert, China. Then,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social survey, we obtained the material cost and material utilization amount of sand barriers with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sizes. Finally, we calculated the costs of square and regular hexagonal sand barriers comprised of wheat straw, corn stalk, Salix mongolica, poly lactic acid, magnesium cement, an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with the sizes of 1.0 m×1.0 m, 2.0 m×2.0 m, and 3.0 m×3.0 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terial cost of regular hexagonal corn stalk sand barriers with the size of 3.0 m×3.0 m is the lowest, while the material cost of square magnesium cement sand barriers with the size of 1.0 m×1.0 m is the highest. When using the same material, the cost of regular hexagonal sand barriers is lower than that of square sand barriers with the same size. When using the same size, the cost of sand barriers with corn stalk material is lower than that of sand barriers with other materials.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regular hexagonal sand barriers a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square sand barriers. This stud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accurately calculating the material cost of sand barriers, particularly for the estimated cost of mechanized sand barrier engineering projects.  相似文献   
946.
[目的]结合“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探索复合地埂措施在黑土侵蚀山区坡耕地治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单位长度复合地埂拦蓄量与单位面积坡面来水量确定不同坡度复合地埂定型参数;根据调查研究确定施工方法;采用小区及实测对比的方法确定效益.[结果]选择穆棱市跃进北沟项目区进行复合地埂为主的坡耕地治理典型模式建设,项目区保水率和保土率分别达到96.14%和99.73%,实施治理坡耕地平均每年产粮797×104kg,比当地平均水平提高12.38%,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结论]复合地埂是低山坡耕地中的一项有效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47.
‘南通小方柿’DkADH1基因遗传转化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南通小方柿’(Diospyros kaki Linn.‘Nantongxiaofangshi’)乙醇脱氢酶基因DkADH1的功能,阐明其在柿果脱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构建了DkADH1基因植物双元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该基因转入番茄中。以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番茄株系的不同组织为材料,钨酸钠-钼酸钠比色法测定可溶性单宁含量,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原花青素(PA)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经PCR和RT-PCR检测,获得了3个转DkADH1基因番茄株系。过量表达DkADH1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植株的叶片、花、果实中可溶性单宁含量均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番茄植株。qRTPCR显示:转基因植株不同组织中PA合成途径相关基因F3’5’H、LAR、MYB4和PAL的表达量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均显著下调。[结论]DkADH1能降低植物可溶性单宁的含量并抑制其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与柿果脱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48.
针对机械化采伐作业中减少木材损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辊型双V蜂窝结构的进料辊.结合相关的数学公式,推导出了辊型双V蜂窝结构的动态冲击模型,并通过有限元仿真结果得到了验证.对伐木工况低速冲击下辊型蜂窝的力学与吸能特性、动态响应、结构稳定性和结构效率等应用技术指标进行探究,并引入不同结构的辊型六角蜂窝进行参照对比.低速冲击下,辊型双V蜂窝相较于辊型六角蜂窝负泊松比效应更明显,结构效率更高且抗冲击性更强,结构稳定性更好,接触力更均匀.各辊型双V蜂窝结构冲击至ε =0.3时的各应力指标均满足1 600kg以下树木采伐工况需求.这为蜂窝结构进料辊的机械化应用与减少原木损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49.
基于合理的强度理论,结合具体的试验数据,准确获取泥页岩的强度指标对评价泥页岩井壁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对14块泥页岩岩样设计开展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围压条件下泥页岩强度的变化特征,得到了所取岩样的基本力学参数.进一步,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建立了常规三轴试验条件下泥页岩统一强度表达式,并结合岩样力学参数推导建立了具体计算式.结果表明,建立以压应力为正的双剪统一强度理论表达式更适合在岩石强度计算方面应用,建立的常规三轴试验条件下的泥页岩统一强度表达式可以结合具体的岩石参数进行岩石强度计算,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较小,符合工程现场预测的需要.同时,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推导建立的泥页岩三轴强度计算公式有较强的通用性,可以依据不同岩样的基本力学参数值进行具体化,从而降低实际工程中的岩样采样率,提升井区泥页岩井壁稳定判定效率.  相似文献   
950.
秦王川灌区农田土壤盐分离子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引大入秦工程实施以来,秦王川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秦王川灌区不同时空下的农田土壤可溶性盐分离子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秦王川盆地农田土壤八大离子中,阴离子以SO42-浓度最高,CO32-浓度最低,几乎为零,阳离子以Na+浓度最高,K+浓度最低,主要盐分包括Na2SO4、CaSO4、NaHCO3和Ca(HCO3)2等;土壤中不同盐分离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体现了盐分的沉积学特征以及其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化关系;土壤的盐分含量在各种因素(灌溉、蒸发、降水以及人为耕作等)影响下,是一个时刻变化的动态过程,这种动态过程可能会在某一时间点达到某种平衡,但这种平衡会被新的因素的加入而打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