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4篇
  免费   764篇
  国内免费   1111篇
林业   1205篇
农学   1228篇
基础科学   636篇
  1523篇
综合类   5670篇
农作物   791篇
水产渔业   662篇
畜牧兽医   1973篇
园艺   801篇
植物保护   62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469篇
  2020年   429篇
  2019年   429篇
  2018年   324篇
  2017年   510篇
  2016年   404篇
  2015年   564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721篇
  2012年   1060篇
  2011年   1114篇
  2010年   1059篇
  2009年   980篇
  2008年   917篇
  2007年   1029篇
  2006年   838篇
  2005年   707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4 毫秒
991.
对大兴安岭地区现状分析,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的实现,以种植业为基础、养殖业为主体、深加工为主导,重点抓好良种培育、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示范区建设三大环节,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基本原理,合理组织生产,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管理、保护和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提高综合生产力,增强农业发展的持续力。提高大兴安岭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推进大兴安岭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92.
山西省蟒河自然保护区雀鹰的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998年的3月-9月,在蟒河自然保护区对雀鹰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鸟在本区繁殖前后的种群密度分别为0.08只/km^2和0.10只/km^2,营巢期为10d-13d,窝孵数3枚-4枚,孵卵期23d-25d,孵化率88.89%,育雏期21d-24d。其食物组成:鸟类占43.33%,鼠类占17.77%,蛙类占14.44%,昆虫占15.56%,其他占8.89%。  相似文献   
993.
本文系统报道我国葛藤上的叶蝉种类,共有11亚科40属50种,其中含3新种、1中国新记录属、5中国新记录种,建立1新组合种,并对折板叶蝉属Paradaevicephalus Ishilhara的属征进行了厘订。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安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塑料瓶投放诱饵设置诱捕井的办法防治森林害鼠 ,1hm2 设 5 0个诱捕井 (10m× 2 0m ) ,2 4h诱捕率 90 % ,防治效果 90 6 %。  相似文献   
995.
lNTRODUCTIONTherhythInofKorcanpinegrowingandtrpearchitectUreissubjectedtoitsownl1crcd-ityandforeststructUre.Tl1cil11portantefTcctsofgapdynamicsarethereasonsthatmaketl1cKoreanpinetrceformhighqualityoftimbcr.Whilecurrentn1anagemcntofKoreanpincforestmainlyfocusesonpurestand,thccco-logicalrelationshipsbetWcenKoreanpineandothcrsPecicsinaconununityareneglected,thcprimitivebiologicalconditionislost.TheKo-reanpinetrecsinplantationcasilydivergeonthctOpofmainsten1,thesescverelyaITectthcgrOedqu…  相似文献   
996.
黑木耳多糖功效与提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叙述了黑木耳的营养成分及其活性成分木耳多糖的功效和现实价值,并总结了木耳多糖目前的提取方法,如热水浸提、酸浸提法、碱浸提法、酶法以及一些现代的提取技术,并加以比较;此外,还借鉴了其他领域的一些新技术,提出了对原料粉末粒度进行超微粉碎以加强多糖的提取得率的提议,并由理论分析其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以家榆为试验对象,分析挥发物的组分与日释放节律,结果表明:家榆的挥发物共有24种化合物,包含有醇类、烷类、酯类和萜烯类等。挥发物的释放存在昼高夜低的现象,在上午时释放量会迅速增加,到中午达到最大,然后在下午、晚上逐渐减少;在由明转暗时,挥发物的释放有一个短暂的爆发。挥发物的日夜释放节律与害虫天敌的活动规律相符,可能是植物发挥主动防御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8.
试验主要研究了加拿大双低菜粕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为加拿大双低油菜籽粕在奶牛生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择32头荷斯坦奶牛,按年龄、体重、胎次、泌乳期与产奶量随机分组。试验包括2部分。第一部分,日粮粗蛋白含量为14.5%,将16头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双低菜粕组,每组8头牛,对照组不饲喂双低菜粕,双低菜粕组在精饲料中添加10%的双低菜粕,替代精饲料中全部的豆粕和棉粕。第二部分,日粮粗蛋白含量为12.5%,将16头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双低菜粕组,每组8头牛,对照组不饲喂双低菜粕,双低菜粕组在精饲料中添加5%的双低菜粕,替代精饲料中全部的豆粕和棉粕。试验期75 d,其中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结果表明:蛋白含量为14.5%的双低菜粕组可以提高产奶量,在整个试验期内,平均每头奶牛每天多产奶0.76 kg,对乳成分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双低菜粕组的平均乳脂量、乳蛋白量显著增加(P0.05)。在奶牛日粮中蛋白含量为12.5%时,双低菜粕组对奶牛产奶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因此合理使用加拿大双低菜粕提高奶牛产奶性能,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探究灵芝活性组分灵芝多肽、多糖的降血糖机理,采用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经不同组分灵芝提取物灌胃连续4周后测定空腹血糖值、胰岛素浓度、肝糖原、肌糖原含量、肝脏SOD活性MDA含量。结果表明,灵芝多糖能有效增加小鼠血清胰岛素浓度(P0.05);灵芝多肽和多糖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含量,降糖率分别为19.1%和29.8%;显著增强小鼠肝脏SOD活性(P0.05),升高率分别为13.4%和19.7%;降低肝脏MDA含量(P0.05),且分别降低了27.8%和35.1%。  相似文献   
1000.
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祁连山中段不同海拔的4种植物群落,即垫状植被(cushion plants,CP)、高寒草甸(alpine meadow,AM)、沼泽化草甸(swamp meadow,SM)和高寒灌丛(alpine shrub,AS)作为实验样地,采用BIOLOG技术,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在不用海拔梯度形成的植被条件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反映微生物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的大小顺序为:沼泽化草甸高寒草甸高寒灌丛垫状植被,沼泽化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最高;高寒草甸和沼泽化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模式相似,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物种丰富度指数(H)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显著相关(P0.05),Simpson优势度指数(D)和Mc Intosh指数(U)与土壤全氮显著相关(P0.05);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p H和全氮可能是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控制因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高寒草甸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