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15篇
  免费   1515篇
  国内免费   2921篇
林业   2752篇
农学   3139篇
基础科学   1659篇
  3704篇
综合类   9376篇
农作物   1965篇
水产渔业   1261篇
畜牧兽医   3634篇
园艺   1181篇
植物保护   1480篇
  2024年   171篇
  2023年   495篇
  2022年   1053篇
  2021年   1167篇
  2020年   1217篇
  2019年   1173篇
  2018年   759篇
  2017年   1137篇
  2016年   991篇
  2015年   1231篇
  2014年   1324篇
  2013年   1514篇
  2012年   1954篇
  2011年   1981篇
  2010年   1790篇
  2009年   1570篇
  2008年   1420篇
  2007年   1217篇
  2006年   1030篇
  2005年   945篇
  2004年   584篇
  2003年   662篇
  2002年   898篇
  2001年   753篇
  2000年   568篇
  1999年   436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251篇
  1996年   249篇
  1995年   227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研究 Ⅳ.病叶细胞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稻条纹叶枯病叶超薄切片的电镜检查中,可见一些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有不同程度的降解和淀粉粒累积,一些细胞不同程度坏死,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以及伴胞的细胞质或液泡中有一个或多个蛋白体存在,一些伴胞中有特异性的非外壳蛋白存在,一些细胞中有一些不定形的粒状内含体或砂状结构,而在病株的不同叶位,这种砂状结构数量不同,以+1叶所见最多.研究结果还佐证了前文有关叶绿体中淀粉粒的过量累积可能引起叶绿体的破坏及其后叶片褪绿病斑形成的假说,并推测这可能是同化产物的运输通道受到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2.
茶蛀梗虫Casmara patrona Mey rick是湖南茶树的一种重要害虫。已发现有4种天敌昆虫可寄生其幼虫,其学名是:Psen pulcherrimus,Bracon sp.,Macrocentrus sp.和Eriborus tere-brans (Gravenhorst)。前2种是中国新记载种,后2种是中国新寄主记录种。本文叙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采集地或分布。Eriborus terebrans是湖南茶园寄生茶蛀梗虫幼虫的优势种类,在长沙它的自然寄生率可达11%。Psen pulcherrimus是次优的寄生蜂,其自然寄生率稍低于前者。  相似文献   
993.
根据1986和1987年在长沙地区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ol)8个世代的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观察结果,组建了年龄生命表。从1986年第3代起至1987年年1987年第5代,8个世代的存活率曲线属于Slo-bodkinⅣ型,幼龄若虫期是死亡率最高,存活率最低的阶段;种群数量趋势指数分别为:9.74,16.04,5.73,6.80,13.22,6.71,24.59,10.87,K值分别为:2.8112,2.6831,3.0984,3.3600,2.9700,4.000,2.3700。通过K值分析,表明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是控制褐飞虱种群数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94.
四川省细菌性青枯病病原菌菌系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四川省的7种作物上分离得到了154个细菌性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病原菌。各个分离菌在形态、染色、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等方面的特性都相似。比较研究了不同地区、作物上的49个代表菌株。根据Haywagd和Buddenhagen的分类标准,四川省细菌性青枯病以生化型Ⅲ为主,病原菌的优势小种为生理小种1号。  相似文献   
995.
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调查及人工摘叶试验表明,温州蜜柑叶片与痤果密切相关,老、新叶片的比例在1:1~1.5:1之间,有利于丰产稳产,并通过老、新叶片净光合率的测定和比较,从营养的角度初步讨论了温州蜜柑叶片和座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黑米胚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直链淀粉含量(简称 AC)不同的5份黑稻品种为材料配制杂交和回交组合,用单粒法测定了亲本及正反交 F_1,F_2,B_1,B_2种子的 AC,以研究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控制 AC 合成的 Wx 基因在遗传上具有剂量效应,第一剂量对提高 AC 的作用最大,第二剂量的作用次之,第三剂量的作用较小。(2)糯与非糯亲本的杂交后代 F_2种子胚乳的 AC 呈明显的4峰分布,并符合1:1:1:1的分离比例,分别对应0,1,2,3个 Wx 基因剂量。(3)AC 受三倍体核基因控制,不存在细胞质影响,其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4)为改进黑稻的 AC,在杂交育种中应使一个亲本具有理想的 AC,但在杂优利用中父母本最好都有理想的 AC。  相似文献   
997.
白三叶草对Na 的反应比多年生黑麦草敏感.培养液中的Na 浓度从0.1mmol/L 增至0.5mmol/L 时,其干物质生产下降37%;增至2.5mmol/L 时,干重下降49%,而多年生黑麦草的干重仅降低6%.2种牧草的Na 含量均随培养液Na 浓度的增加而提高,K 含量未受影响.白三叶草的Na 含量低于多年生黑麦草,而K 含量高于多年生黑麦草.试验结果暗示,白三叶草对K 的选择吸收能力较多年生黑麦草强,但耐盐能力较差,生态适应性不如多年生黑麦草广.  相似文献   
99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不同发育时期的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酶谱.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数目、强弱变化很大,在枝条韧皮部、萌动芽和幼叶中酶带数目较多,活性强.其中R(?)的酶带活性随着树体生长而增强,在幼叶开始生长时最强,叶片成熟时消失;R(?)的酶带从芽萌动开始增强,随着坚果发育和叶片成熟又减弱.酯酶同工酶仅在未层积种子、层积种子和萌动芽中显带,其中层积处理种子中酶带多,活性强.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究安徽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和优势生理小种分布,分析优势生理小种的致病力,为稻瘟病抗性育种和品种推广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利用7个水稻鉴别品种,采用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法对2019—2020年收集的安徽省5个稻作区21个市(县、区)的稻瘟病菌进行鉴定,利用不同优势生理小种对775份水稻资源进行苗瘟抗性鉴定,分析其致病力,筛选抗稻瘟病优异水稻资源。【结果】共鉴定出7群25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优势种群为ZB群,出现频率为58.58%,其次为ZC群,出现频率为22.62%;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ZB15和ZC15,出现频率分别为32.43%、17.98%和17.98%。沿淮淮北单季稻作区凤台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ZC15和ZB13,怀远县为ZB13和ZB9,谢家集区为ZB13和ZG1;江淮丘陵单、双季稻过渡区全椒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寿县为ZB13、ZC15和ZB15,肥西县为ZB13和ZB15;沿江双、单季稻作区青阳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C15,无为市为ZB13和ZG1,宣州区为ZB13、ZB15和ZC15,当涂县为ZB13、ZC13和ZC15,贵池区为ZB15和ZC15,南陵县为ZC15、ZB13和ZB15,怀宁县为ZB13;大别山地单、双季稻作区金寨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和ZG1,潜山市为ZB13和ZB15,岳西县为ZB13和ZH1;皖南山地单、双季稻作区石台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ZB13和ZC15,休宁县为ZC15、ZG1、ZB15和ZH1,宁国市为ZB13和ZG1,黄山区为ZB13、ZC13和ZC15,歙县为ZC15。优势生理小种致病力分析结果显示,休宁县和金寨县ZB13的致病力分别为59.68%和62.06%,平均为60.87%;休宁县和潜山县ZB15的致病力分别为61.16%和64.84%,平均为63.00%;休宁县和南陵县ZC15的致病力分别为71.29%和66.26%,平均为68.78%。通过筛选获得10份抗苗瘟优异种质资源。【结论】安徽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为ZB和ZC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ZB15和ZC15。明确了安徽省不同稻作区生理小种的结构分布。  相似文献   
1000.
国外松枯梢病的松色二孢菌9个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来自不同发病程度,不同地点的国外松枯梢病松色二孢菌的9个菌株的生产,产孢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PH值为6-7,相对湿度为90%以上;9245、H21二菌株对湿度在培养其中加入1‰的硼对各菌株的生长和产孢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以抑制产孢最明显,表现出硼对国外枯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