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7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995篇
林业   613篇
农学   958篇
基础科学   528篇
  1183篇
综合类   3369篇
农作物   620篇
水产渔业   396篇
畜牧兽医   1273篇
园艺   507篇
植物保护   512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438篇
  2021年   503篇
  2020年   443篇
  2019年   441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462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472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690篇
  2011年   704篇
  2010年   588篇
  2009年   536篇
  2008年   442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民用建筑防雷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其防雷设计必须有整体观念,应根据其重要性、实用性、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主要从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方面对民用建筑防雷进行阐述,以期为民用建筑安全防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日粮不同赖氨酸(Lys)水平对12~18w雌性临武鸭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84d雌性临武鸭210羽,随机分为5个处理(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55%、0.65%、0.75%、0.85%、0.95%),每处理设6个重复,每重复7只鸭,试验全期为42d。结果表明:日粮赖氨酸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试鸭血清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P0.05或P0.01),但对血糖、总胆固醇、尿酸、尿素氮、肌酐和谷丙转氨酶无明显影响(P0.05);日粮赖氨酸水平对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T3、T4和T3/T4影响均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以血液生化和激素作为评价指标,日粮0.55%赖氨酸水平即可满足12~18w雌性临武鸭机体生长发育需要。  相似文献   
53.
陈克研  师文  孙倩  陆娜  张贺  王洋 《中国畜牧兽医》2014,41(12):182-185
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引进巴马小型猪20头,进行饲养繁殖,观察其在东北环境下的适应性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经过2年的观察与检验,证实引进的巴马小型猪适应性良好,繁殖性能正常,性成熟期为2~3月龄,妊娠期为114~120 d,初产仔猪数为3~7头,经产仔猪数为5~10头,产仔猪数与母猪体重呈正相关(R2=0.96).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巴马原种厂提供的数据相比,白细胞数(WBC)、血红蛋白(HG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Urea)、肌酐(Cr)、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定量试验(GLU)、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胆碱酯酶(CHS)、Na、Cl、淀粉酶(AMS)和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由辽宁省饲养并繁殖的巴马小型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人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为辽宁地区试验应用巴马小型猪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4.
为建立简便快速检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并同时区分出H9、N2亚型的方法,本试验根据基因库中H9亚型AIV的HA基因、N2亚型AIV的NA基因及AIV的M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3对针对这3种基因保守序列的引物,建立了AIV H9N2亚型的三重PCR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H9N2亚型AIV模板进行PCR扩增,可得到3条与试验设计相符的目的条带,分别为313 bp (HA基因)、451 bp (NA基因)和667 bp(M基因);对非H9亚型的N2亚型AIV模板进行扩增,出现2条特异性扩增条带,即451 bp (NA基因)和667 bp(M基因);对非H9、N2亚型AIV模板进行扩增则只出现一条目的条带,即667 bp(M基因);对其他禽呼吸道病原体进行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此三重PCR方法最低检出限为10-2 ng/μL。应用所建立的三重PCR方法对120份临床病料进行检测的结果与病毒分离鉴定结果一致。各项试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对于禽流感病毒尤其是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检测具有快捷、特异、灵敏的特点。  相似文献   
55.
Human commensal species take advantage of anthropogenic conditions that are less likely to be challenged by the selective pressures of natural environments. Their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phenotypes can therefore dissociate from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Understanding how these species adjust their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across latitudinal gradients is fundamental to uncovering the eco-physiological strategies underlying coping mechanisms. Here, we studied morphological traits in breeding Eurasian tree sparrows (ETSs; Passer montanus) among low-latitude (Yunnan and Hunan) and middle-latitude (Hebei) localities in China. We then compared body mass; lengths of bill, tarsometatarsus, wing, total body, and tail feather; and baseline and capture stress-induced levels of plasma corticosterone (CORT) and the metabolites including glucose (Glu), total triglyceride (TG), free fatty acid (FFA), total protein, and uric acid (UA). None of the measured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varied with latitude except in the Hunan population, which demonstrated longer bills than those in other populations. Stress-induced CORT levels significantly exceeded baseline levels and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atitude, but total integrated CORT levels did not vary with latitude. Capture stress-induce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Glu levels and decreased TG levels, independent of site. However, the Hunan population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baseline CORT, baseline and stress-induced FFA levels, but lower UA levels, which differed from other population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rather than morphological adjustments, physiological adjustments are mainly involved in coping mechanisms for middle-latitude adaptation in ETSs. It is worth investigating whether other avian species also exhibit such dissociation from external morphological designs while depending on physiological adjustments.  相似文献   
56.
为探讨中国美利奴羊不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型个体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免疫应答变化,对4种不同MBL型个体进行MBL水平测定,选择其中20只作为对照组,50只为试验组,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试验组人工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分别在攻毒前1 d(-1 d)、攻毒后1 d(1 d)、1周(7 d)、2周(14 d)、3周(21 d)用ELISA方法定量分析血清中TNF-α、IFN-γ、补体C1、C3水平.结果显示,A型和B型其MBL浓度较低,C型MBL浓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在攻毒后1周,A型和B型IFN-γ表达显著降低(P<o.05),攻毒后2周,补体C3表达显著降低,TNF-α升高显著(P<0.05);与A型和B型相比,在攻毒后1周,C型IFN-γ表达增加(P<0.05),在攻毒后2周,补体C3表达增加、TNF-α显著降低(P<o.05),补体C1各组均不显著.结论:低血清MBL浓度与绵羊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基因型之间其TNF-α、IFN-γ、补体C1、C3水平有差异,低浓度MBL绵羊更易发生比较严重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7.
通过10年(2001~2010)的驯化栽培,将具有高抗旱、耐风沙的野生灌木阿拉善沙拐枣从民勤沙区引种至兰州获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驯化栽培,该种植物在兰州地区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结籽和成熟,从播种(移栽)出苗(萌发)至结籽成熟生长160d以上.植株高度80~113cm,5月出苗(萌发),8月开花,10月种子成熟.干鲜比1:4.4,茎叶比1:2.0.种子产量538.4kg/hm2(千粒重64.46g),青草产最12809.8kg/hm2.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种植第5年的植株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各接近50%,其根系具有很强的同土护坡能力.营养含量中等,可消化吸收率高.阿拉善沙拐枣在我国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可作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灌木树种使用,亦可饲用.种植方式以育苗移栽效果最佳,耐粗放管理,种苗成活后不再需浇水、施肥.  相似文献   
58.
阎子盟  陈倩  张玉娟  潘利  黄顶  王堃 《草地学报》2016,24(1):178-183
为研究河北坝上天然割草地补播不同品种豆科牧草早期建植情况,试验选择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6种豆科牧草在河北坝上天然割草地进行补播,对补播牧草当年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出苗率及存活率最高,分别为60%和92%。紫花苜蓿、箭筈豌豆幼苗株高最高,分别为13.34和13.74cm;二者平均相对生长速率最大,分别为0.160cm·d-1和0.179cm·d-1;达乌里胡枝子出苗率和存活率最低,分别为6.67%和0%。天然割草地补播豆科牧草,其中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早期建植能力最强,其次是小叶锦鸡儿,达乌里胡枝子早期建植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59.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氧自由基清除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生物体的抗逆能力。通过调查分析家蚕5龄幼虫血淋巴总SOD活力在不同地理系统、不同化性品种间和不同温湿度饲养条件下的差异,探讨通过测定5龄幼虫血淋巴总SOD活力,选择家蚕抗性品种育种材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常温下中系二化性品种5龄幼虫血淋巴的总SOD活力显著高于日系二化性品种和多化性品种;32℃高温、RH 95%处理一定时间后中系二化性普通品种和耐高温高湿品系总SOD活力显著升高,日系二化性普通品种和耐高温高湿品系则显著下降,但所有供试品种在35℃高温、RH 95%处理一定时间后血淋巴总SOD活力都显著低于常温常湿组。对5龄幼虫血淋巴的总SOD活力与幼虫生命率和虫蛹率的相关性统计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茧层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5龄幼虫血淋巴总SOD活力可作为家蚕抗性育种材料选择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0.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旱塬玉米土壤呼吸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实施保护性耕作10年后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CO2释放的影响,采用LI COR 6400 09土壤气室连接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测定了玉米(Zea mays cv.Zhongdan No.2)土壤呼吸速率,采用平板涂抹计数法测定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结果表明,免耕和秸秆还田处理玉米花期土壤呼吸速率降低了8.3%和7.8%,玉米收获期土壤呼吸速率降低了15.5%和13.6%;土壤10 cm处地温与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趋势一致,且在传统耕作处理下最高;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和秸秆还田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但各类微生物数量之间的比例恒定;土壤呼吸速率与3类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可利用免耕和秸秆还田提高黄土旱塬土壤碳库贮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