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5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509篇
林业   358篇
农学   545篇
基础科学   336篇
  649篇
综合类   1441篇
农作物   289篇
水产渔业   249篇
畜牧兽医   602篇
园艺   156篇
植物保护   348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对羊口疮病毒(Orf virus, ORFV)安徽株116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以ORFVAH-F10株为模板PCR扩增116基因,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同时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经BamH I及EcoR I双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构建pET-32a(+)-116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进行IPTG诱导,纯化蛋白后免疫BALB/c雌性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测序结果显示,ORFV116基因全长561 bp,编码186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分子量约为20.33 kDa,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保守结构域及跨膜结构域;含有2个N糖基化位点和42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分别为延伸链(5.91%)、α-螺旋(14.52%)与无规则卷曲(79.57%);预测该蛋白含有20个可能的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与4个CTL细胞表位。SDS-PAGE及Western-blot结果显示,ORFV116蛋白大小约为51 kDa,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62.
RAMP与REMA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物设计是RAMP和REMAP标记分析的关键,二者都使用锚定的微卫星序列引物。目前已开发出多个RAMP锚定微卫星序列引物,与不同的RAPD引物进行扩增,得到更多的引物组合。REMAP使用反转录转座子的外向LTR引物和锚定微卫星序列引物。而RAMP分析采用不对称PCR循环,在PCR扩增的后15个循环中,退火温度设为2个;REMAP则采用常规PCR循环。扩增产物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分离,检测时可使用同位素、银染或溴化乙锭染色等技术。目前,这两种标记技术已在作物和动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转基因植株基因稳定性分析等方面都有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3.
以湖北巴东产的皱皮木瓜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皱皮木瓜果实7个不同生长期采样,通过果实颜色、纵横径、鲜果质量等形态特征的测定,并采用HPLC法对不同生长期内的有效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原儿荼酸、绿原酸)进行检测,综合评价皱皮木瓜最佳的采收季节和质量指标.结果 表明:(1)皱皮木瓜的纵径、横径、鲜果质量增长随生长阶段呈逐渐递...  相似文献   
64.
染色体重排是一种可能导致DNA片段丢失、重复、易位和倒位的机制,从而改变基因组结构,为创造新的变异性状提供可能。植物染色体重排事件的准确鉴定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植物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它们在植物演化和作物育种中的作用。该文深入探讨了植物染色体重排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植物染色体重排的自然发生和人工诱导的技术方法,阐述了植物染色体重排的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高通量测序鉴定方法。同时,系统总结了植物染色体重排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结合具体实践,着重强调了染色体重排技术在提高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改良农作物的重要性状、增强农作物的环境适应性等方面极具优越性。然而,目前染色体重排的发生概率较低,技术上仍存在挑战,需要更多精准的工具和策略来实现染色体片段的精准定位和重排。通过全面了解染色体重排及其相关技术,研究人员和育种家可以更好地利用植物基因组,为全球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相关研究不仅为深入认识植物基因组提供新途径,也为未来创新作物育种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挖掘植物基因组的多样性和可塑性,染色体重排技术有望为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提供更多可能性,对解决全球日益严峻的...  相似文献   
65.
为建立两步法快速制备黄连原小檗碱类生物碱,并研究其体外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活性,通过制备薄层色谱法分离黄连95%乙醇提取物,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快速得到6个主要的原小檗碱类生物碱.再以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反应体系产生超氧阴离子,WST-1作为超氧阴离子的探针,采用微孔板法评价黄连原小檗碱类生物碱对超氧阴离子的体外清除...  相似文献   
66.
绿狐尾藻对不同铵硝配比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高氨养殖废水中一定比例的硝态氮对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采用营养液培养,在总氮浓度为15 mmol/L的条件下,以纯铵处理为对照(CK),设置NH+4∶NO-3=3∶1(以N3∶1表示)和NH+4∶NO-3=1∶1(以N1∶1表示)两个处理,研究绿狐尾藻对不同铵硝配比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培养至第21天,N1∶1处理的相对生物量和相对茎高分别为13.17 g和35.31 cm,显著低于N3∶1(19.59 g,41.78 cm)和CK组(17.82 g, 38.82 cm)(P<0.05)。不同处理下叶片中的氮含量为50.38~58.82 mg/g,显著高于茎中氮含量26.96~35.42 mg/g;但叶片中磷含量5.17~7.38 mg/g显著低于茎中的磷含量8.44~9.88 mg/g(P<0.05)。培养至第21天时,CK、N3∶1、N1∶1处理之间的叶片磷含量(6.76、7.06、7.38 mg/g)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现为N1∶1> N3∶1>CK。N1∶1和N3∶1处理叶片(7.03、6.75 mg/g)和茎中(6.43、5.04 mg/g)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CK(3.58、3.27 mg/g)(P<0.05)。N1∶1处理叶片和茎中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CK和N3∶1处理(P<0.05)。研究表明,当处理中添加少量或不添加硝态氮时,有利于绿狐尾藻生长和生物量增加;当处理中硝态氮含量相对较高时,植株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同时吸收磷的能力增强。绿狐尾藻在不同铵硝配比的水体中均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和较强的氮磷吸收能力,该结果为绿狐尾藻高效净化不同来源的养殖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为探明杂交鲌“先锋1号”与其母本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和父本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的营养品质差异,对三种鲌肌肉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杂交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父本,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父本,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母本。杂交鲌肌肉的胱氨酸(Cys)含量显著高于母本,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高于父本。杂交鲌肌肉中十五碳烷酸(C15∶0)、α-亚麻酸(C18∶3)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翘嘴鲌和黑尾近红鲌。杂交鲌肌肉硬度显著高于母本,肌肉弹性显著低于父本;铁含量与父本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母本。结果表明,杂交鲌“先锋1号”肌肉营养成分兼具双亲的优良性状,表现出一定的杂交优势,是一种优质的营养资源。  相似文献   
68.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ndocrine- and immune-response pattern during reproduction in a fish species having parental care behaviors and also to accumulate the endocrine- and immune-related data for future explanations of the low reproductive efficiency in seahorse species, the variations of immune factors and sex steroids in the plasma of the male lined seahorse Hippocampus erectus at different breeding stages, i.e., pre-pregnancy, pregnancy (early, middle, and late periods), and post-pregnancy,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immune factors included monocytes/leucocytes (M/L), leucocyte phagocytic rate (LPR), immunoglobulin M (Ig M), interleukin-2 (IL-2), interferon-α (IFN-α), and lysozyme (LZM). The sex steroids included testosterone (T), 11-ketotestosterone (11-KT), 11β-hydroxytestosterone (11β-OHT), 17α-methyltestosterone (17α-MT), 17β-estradiol (E2), and 17α-hydroxy-20β-dihydroprogesterone (17α-20β-P). Moreover, the immune metabolic activity of epithelium cells in the brood pouch at different breeding stages was also analyzed through ultrastructural observations of the abundance of cytoplasmic granules, mitochondria, endoplasmic reticulum, lysosomes, and exocyto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higher immune level was observed during pregnancy, particularly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periods, and a lower immune level was noted during pre-pregnancy. Correspondingly, the epithelium cells in the brood pouch also showed a stronger immune metabolic activity during pregnancy and weaker activity during pre-pregnancy. Four sex steroids of T, 11β-OHT, 17α-MT, and E2 were higher during pre-pregnancy and lower during post-pregnancy, whereas 11-KT and 17α-20β-P, which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art immune factors, were higher during pregnancy. No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sex steroids and immune factors were observed. In conclusion, the higher immune competence during pregnancy may indicate that parental care could improve immunity, which may be the major factor for no immunosuppressive effect of sex steroids during reproduction in the seahorse H. erectus, unlike noncaregiving fishes in which inhibitions of sex steroids on immunity are frequently observed. Moreover, higher 11-KT and 17α-20β-P during pregnancy than during pre-pregnancy and post-pregnancy may suggest that these two steroids are also involved in parental care regulation.  相似文献   
69.
为了解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在不同发育期线粒体基因组(mtDNA)拷贝数的变化特征,本研究共采集其8个时期(受精卵期、溞状幼体Ⅰ期、溞状幼体Ⅱ期、溞状幼体Ⅲ期、溞状幼体Ⅳ期、溞状幼体Ⅴ期、仔虾期和成虾期)的DNA样品,利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上述各发育期单个细胞中的mtDNA拷贝数进行了测定。检测结果显示,脊尾白虾受精卵期、溞状幼体Ⅰ期、溞状幼体Ⅱ期、溞状幼体Ⅲ期、溞状幼体Ⅳ期、溞状幼体Ⅴ期、仔虾期和成虾期的mtDNA拷贝数的均值分别为2366、2648、2644、2873、3559、9948、6452和8872。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mtDNA拷贝数与发育时间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3。研究表明,随着脊尾白虾不断生长,其单个细胞中mtDNA拷贝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0.
冯美惠  陈沛  段鸣鸣  王春芳 《水产学报》2016,40(9):1289-1298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_3对黄颡鱼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基于RNA-Seq技术对用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D_3[0(VD0),1243(VD2),22700(VD20)IU/kg]的饲料喂养的黄颡鱼肾脏和小肠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305 568982条原始reads的筛选和排除,得到了83 265条unigenes,平均长845.38 nt,N50为1620 nt。利用Blast等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得到功能注释基因共29 224个。根据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过程、代谢通路、生物调控等通路中,KEGG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代谢通路涉及基因最多,有1532个。相对于对照组,添加1243和22700 IU/kg的VD_3(VD0 vs VD2/VD0vs VD20)可得到共同上下调基因共380个,其中上调基因266个,下调基因114个;3种水平下共同上下调的基因共2 1个,其中上调基因4个,下调基因1 7个。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维生素D_3会对黄颡鱼的生长代谢和生物调控等相关基因表达产生影响,且不同浓度实验组,相关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本实验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的后续分析及预测,为黄颡鱼的生长代谢及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