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07篇 |
免费 | 304篇 |
国内免费 | 70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24篇 |
农学 | 888篇 |
基础科学 | 452篇 |
1073篇 | |
综合类 | 1749篇 |
农作物 | 372篇 |
水产渔业 | 280篇 |
畜牧兽医 | 681篇 |
园艺 | 249篇 |
植物保护 | 3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70篇 |
2022年 | 186篇 |
2021年 | 226篇 |
2020年 | 229篇 |
2019年 | 244篇 |
2018年 | 171篇 |
2017年 | 228篇 |
2016年 | 179篇 |
2015年 | 280篇 |
2014年 | 227篇 |
2013年 | 276篇 |
2012年 | 332篇 |
2011年 | 390篇 |
2010年 | 354篇 |
2009年 | 312篇 |
2008年 | 272篇 |
2007年 | 326篇 |
2006年 | 294篇 |
2005年 | 285篇 |
2004年 | 140篇 |
2003年 | 123篇 |
2002年 | 82篇 |
2001年 | 101篇 |
2000年 | 126篇 |
1999年 | 160篇 |
1998年 | 152篇 |
1997年 | 132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119篇 |
1994年 | 102篇 |
1993年 | 102篇 |
1992年 | 79篇 |
1991年 | 58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4年 | 4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3篇 |
1969年 | 3篇 |
196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21.
为了解决大豆田除草剂氟磺胺草醚长期使用造成的残留问题,本研究利用富集培养法进行菌株筛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降解能力,通过形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从长期施用氟磺胺草醚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出3株能以氟磺胺草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真菌菌株FF1、FF2和FF3。它们在7天内对初始浓度600 mg/L氟磺胺草醚的降解率分别为21.03%、15.74%和11.88%,这3个菌株分别鉴定为Aspergillus jensenii(詹森曲霉)、Penicillium dipodomyicola(双足青霉)和Rhizopus oryzae(稻根霉菌)。这3个种属的获得为氟磺胺草醚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提供了新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22.
123.
观光农业的发展与园区规划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观光农业的发展历史、必然性和意义。分析了中国观光农业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得应对策略。提出观光农业园区规划框架,期望能为今后的观光农业及园区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24.
水稻免耕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水稻免耕栽培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抛秧技术和免耕抛秧栽培的方式和研究进展进行了分类介绍,提出了今后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5.
为探索湿热预处理对餐厨垃圾高温干式厌氧消化的影响,在含固率为20%、发酵温度55℃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试验。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湿热预处理的加水率、温度、时间对餐厨垃圾干式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后餐厨垃圾的理化性质有明显变化,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以及TS和VS的去除率明显升高。当湿热预处理条件为加水率50%、温度120℃、时间80 min时,SCOD值最高,为101050 mg/L,比未处理时提高了5.6倍。同样,该条件下日产气量出现的两个产气峰值最高,累积产气量也最高,为269.10 ml/gVS,与未处理相比累积产气量提高49.4%。各因素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气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为:温度>时间>加水率,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产气量有显著性影响,加水率对产气量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26.
2种微生物菌剂对蔬菜花卉秸秆高温堆肥过程中氮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蔬菜花卉秸秆简单、有效的利用方法,减少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通过堆肥试验研究了蔬菜花卉秸秆接种微生物菌剂农冠和微元后,在翻堆和不翻堆2种处理方式下,高温堆肥过程中温度、全氮(T-N)、水溶性NH4 -N和水溶性NO3--N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翻堆的3个处理由于缺氧,发酵速率低,短期内不易腐熟。翻堆处理中,纯物料对照样品升温过程缓慢,高温分解阶段持续时间短, T-N损失大,堆肥品质差;添加微生物菌剂农冠后,与纯物料对照相比,提前3天进入高温分解阶段,高温分解持续时间延长4天,T-N含量损失比对照低10.9%,水溶性NH4 -N比对照降低24.7%,水溶性NO3--N则比对照增加14.0%;添加微生物菌剂微元后,与纯物料对照相比,提前5天进入高温分解阶段,高温分解持续时间延长6天,T-N含量损失比对照低24.1%,水溶性NH4 -N比对照降低29.3%,水溶性NO3--N则比对照增加24.2%。接种微生物菌剂可促进水溶性NH4 -N向水溶性NO3--N转化,降低堆肥容重,其中添加微元综合效果更理想。在翻堆条件下接种微生物菌剂微元可加快蔬菜花卉秸秆堆肥化进程,提高堆肥产品品质,且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在全流域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7.
128.
酮病是高产奶牛的一种重要的营养代谢病.本研究采用酮粉法、试剂盒法分别对60头奶牛乳汁β-羟丁酸、血液β-羟丁酸、血液葡萄糖和非酯化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以血清β-羟丁酸含量1200μmol/L作为健康奶牛和亚临床酮病奶牛的诊断标准.结果显示健康奶牛和酮病牛血液β-羟丁酸含量分别为509±43μmol/L和2348±127μmol/L,差异显著(P<0.05);血液葡萄糖含量分别为3.94±0.17mmol/L和3.18±0.06mmol/L,差异显著(P<0.05);血液非酯化脂肪酸含量分别为543.4±106μmol/L和315.5±103μmol/L,差异显著(P<0.05).酮病牛的血液葡萄糖、非酯化脂肪酸与血液β-羟丁酸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9.
绿色食品产业组织形式的制度变迁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食品产业存在着“运行高成本”的问题,绿色食品产业比较优势不明显,产业竞争优势不强。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正在于其产业运行的系统成本节约,而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缺的就是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所带来的竞争优势。从绿色食品产业化向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这一组织制度的变迁,将是绿色食品产业运行绩效不断优化的必然战略选择。笔者从分析绿色食品产业的特性入手,结合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因素与竞争优势因素,对绿色食品产业为打造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在产业组织形式上从农业产业化向产业集群演化的制度变迁路径给予理论上的推导。 相似文献
130.
结合宁波市果蔬保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提出具体的发展措施,以推进果蔬保鲜技术,促进宁波果蔬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