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9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林业   132篇
农学   155篇
基础科学   47篇
  218篇
综合类   1097篇
农作物   177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369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10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于2008-2009年对兰州市五泉山公园部分木本观赏植物真菌病害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木本观赏植物真菌病害32种,危害部位以叶部为主。寄主植物以杨柳科和蔷薇科为主。引起病害的病原真菌隶属21属32种,以半知茵和子囊菌为主。同时,根据病害的种类及发生特点提出加强植物检疫、适地适树、正确养护管理、强化园林技术措施及尝试利用生物...  相似文献   
162.
毛竹笋套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刚出土或冒出土层(笋尖高出地面小于5 cm)的粗壮毛竹笋分别用3种套袋方式进行套袋,包括带支架单袋、带支架双袋、无支架单袋,并选取部分未套袋的竹笋进行对照。对所有套袋与未套袋的竹笋每隔2 h进行地径、高度以及袋内外的温度、湿度现场测定。并挖取样笋进行生物量、可食率以及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套袋能够提高毛竹笋生长的温度、湿度,能促进毛竹笋的高、地径生长,能显著提高竹笋的可食率和竹笋品质,从而提高竹林效益。  相似文献   
163.
利用废弃物互花米草厌氧发酵渣为原料,以H3PO4为活化剂,于N2保护下,在不同的活化温度(400~700℃)和剂料质量比(0.5~3.0)条件下制备活性炭,以低温液氮(N2/77.4 K)吸附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孔径分布,以FTIR、pHPZC测定分析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以亚甲基蓝为特征污染物,考察所制备的活性炭成品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剂料质量比的增大,活性炭孔径分布变宽,中孔所占比例增大;在所考察的活化温度范围内,活性炭N2吸附容量大小与BET比表面积呈现相同的趋势。活化温度为500℃、剂料质量比为2.0条件下所制备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良好,最大吸附容量可达243.90 mg.g-1,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亚甲基蓝Langmuir最大吸附容量与活性炭BET比表面积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该活性炭制备方法为互花米草厌氧发酵渣的综合利用找到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4.
绵油12系采用阶梯式复合杂交,经多年优良基因重组逐渐积累,集型间、种间、地理及生态远缘之亲本的优良因子于一体的双低胞核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它不但具有丰产性突出、增产潜力大、产量高的优点,而且芥酸、硫苷含量都达到国内自用标准,抗倒耐病力强,适应性广,适宜在长江中上游的平丘区种植,也可以在其它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5.
对引起芒果果腐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芒果果腐病的病原菌是芒果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angiferae(Henn.)Steyaert],该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 ℃,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2 ℃,致死温度为60 ℃,10 min;菌丝生长最适pH为4~5,而孢子萌发最适pH为4;最适碳源为甘露醇,而麦芽糖不利于菌丝生长;最适氮源为牛肉浸膏、蛋白胨,而尿素不利于该菌菌丝生长;该菌适合在暗光交替和黑暗中生长。  相似文献   
166.
通过对奶牛两种推测奶牛产期算法准确性的比较,对两种算法的实用性进行了评价.选择辽宁省鞍山恒利奶牛场的30头妊娠母牛,记录其配种日期与实际产期,分别用两种算法对预产期进行估计,并与实际产期进行比较,分析两种算法的准确性.其中算法1为配种月减3,配种日加6;算法2为配种月减3,配种月为5月时配种日加4,为3月或4月时配种日加5,为7月或12月时配种日加6,其他配种月为配种日加7.结果显示,算法1和算法2预测的偏差差异不显著,实际生产中都可以使用;不同季节配种的奶牛,其妊娠期长短差异不显著;配准季节对两种算法的预测效果无显著影响.建议奶牛养殖中无论采用哪种预测算法,都应该在预产期前10d开始加强对孕牛的管理,并做好接产准备.  相似文献   
167.
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偏僻且交通不便,但却具有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等开发高端生态旅游的基础优势。文章以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案例,探讨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8.
应用生物信息工具和分子克隆技术对PEDV SHpd/2012株Nsp8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结构和功能分析以及体外表达。结果显示,NSP8蛋白是一个含有194个氨基酸的亲水性蛋白,不含信号肽和跨膜区。SHpd/2012毒株高度保守的NSP8氨基酸序列与CV777、AJ1102等毒株同源性高。NSP8蛋白也是一个单体蛋白,共有5个优势抗原表位。此外,本研究成功地在293T细胞内表达了NSP8蛋白,为进一步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SP8蛋白的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9.
基于多重表型的高粱耐盐性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粱耐盐性因种质、发育时期及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建立一套全面、客观、准确的高粱耐盐性鉴定方法,对于高粱耐盐种质的筛选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选择64份高粱材料通过室内萌发期耐盐性评定,从中选择36份不同等级材料进行田间苗期耐盐性鉴定,并从中选出13份材料进行室内苗期耐盐性复筛。通过隶属函数值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田间和室内苗期测定的株高、茎粗等形态指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脯氨酸、丙二醛等生理生化指标的评价,最终确定耐盐材料2份,盐敏感材料2份。建立了一套基于多重表型的耐盐性综合评价方法,即针对高粱不同生育时期(萌发期、苗期)、不同生长条件(田间与室内)采用不同形态指标与生理生化检测指标,并结合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高粱材料耐盐性进行准确、系统地评价。该方法的建立对于高粱种质资源的耐盐性评价以及高粱耐盐育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0.
施用生物炭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土壤水分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施用生物炭对华北平原农田土壤水分和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于2014—2017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设置施用生物炭7 200(BH)、3 600(BM)、1 800(BL)和0kg/hm~2(CK)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BH、BM和BL处理3年平均增产分别为1.84%、7.28%和5.03%,并且降低了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5.96%~14.86%、9.42%~19.18%和5.96%~13.50%。同时施用生物炭增加了土壤含水量,与CK处理相比,土壤上层0~60cm BM处理增幅最大;中层60~120cm和下层120~200cm均为BL处理增幅最大(P0.05)。综上所述,施用生物炭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和籽粒产量。统计分析表明,当施炭量分别为3 389~3 882和3 500~4 357kg/hm~2,0~6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籽粒产量均最高,且0~6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籽粒产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因此,施用生物炭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水分消耗,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施用3 000~4 50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