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9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291篇
林业   153篇
农学   338篇
基础科学   212篇
  404篇
综合类   524篇
农作物   91篇
水产渔业   71篇
畜牧兽医   286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1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H-Y抗血清的制备及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8 ~12 周龄纯系的 B A L B/ C 母鼠, 用同日龄的 B A L B/ C 公鼠采取皮肤移植和脾细胞注射2 种方式免疫, 制备 H Y 抗血清, 经精子微量细胞毒性试验, 筛选抗血清。皮肤移植5 只小鼠中只有1 只产生较好的抗血清, 脾细胞注射的4 只小鼠都能产生较好的抗血清, 产生抗血清的小鼠占55 % 。抗血清与昆明鼠正常8cell 早期桑椹胚培养5 ~6 、18 和24 h 后, 退化率达433 % , 经 X2 检验差异不显著( P > 005) , 符合自然性比例。  相似文献   
42.
取320只30~40H龄SPF鸡,经滴鼻和点眼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接种后24~72h出现死亡,病死率51.25%,死亡鸡剖检变化主要为法氏囊肿胀、出血,甚至呈紫葡萄样,脾脏肿大、出血,骨骼肌出血,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病理组织学变化,呈现以法氏囊淋巴滤泡内髓质淋巴细胞坏死为主的特征性病变,并可在巨噬细胞浆内发现病毒包涵体。电镜观察,在法氏囊内淋巴细胞、异染性细胞、巨噬细胞浆内,见大量晶格状排列的病毒粒子和包涵体,表明IBDV首先损害法氏囊淋巴滤泡髓质内未成熟的B淋巴细胞,病毒在淋巴细胞内以包涵体方式增殖。  相似文献   
43.
沙门氏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沙门氏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将当前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并分门别类。对该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了介绍,对此病原菌的实验室研究提供了多种方法,最后展望了其分子生物学方法应用于实践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基础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4.
试验用75只1日龄罗曼鸡人工感染新城疫后,饲料中按每千克体重添加“病毒克”颗粒剂0.5g、1g治疗组和0.5g预防组,并设阳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结果表明:血清总蛋白(TP)0.5g治疗组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白蛋白(ALB)各治疗组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预防组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r-谷氨酸转移酶(GGT)和胆固醇(CHO)阳性对照组显著低于治疗组;乳酸脱氢酶(HDBH)阳性对照组显著高于各治疗组和预防组等,表明药剂对肝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5.
家蚕基因组中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标记既是基因组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遗传图谱、研究生物多样性、育种、基因定位与克隆等的基因。目前,已有多项分子标记技术用于家蚕基因组的研究,并构建了多种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包括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简称RFLP)、DNA随机扩增多态性(简称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简称AFLP)、简单重复序列PCR(简称SSR-PCR)等。本文就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的家蚕基因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6.
奶牛乏情是指产后60~90 d没有发情表现的经产奶牛及14~18个月龄不发情的育成牛,机体不表现出任何明显的发情状态,导致卵泡发育不良,从而影响机体排卵,引起发情周期紊乱、妊娠推迟,这对奶牛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综述奶牛出现乏情状态的繁殖性疾病的研究状况,为进一步研究奶牛产后乏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放牧率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及其空间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牛海山  李香真 《草地学报》1999,7(3):211-216
本文研究放牧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及其对饱和导水率空间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m及2m以上相邻两点之间土壤饱和导水率相互独立,在各个方向均如此。虽自然对数正态分。放牧对饱和导水率和饱和导水率的标准差有极显著的作用,一元方差分析p=0.003和0.004。随着放牧率的增大,饱和导水率降低,与放牧率呈极显著的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48.
针对奶牛养殖场复杂环境下多目标奶牛嘴部自动跟踪及反刍监测困难的情况,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嘴部区域跟踪的多目标奶牛反刍行为智能监测方法。在YOLOv4模型识别奶牛嘴部上下颚区域的基础上,以Kalman滤波和Hungarian算法跟踪上颚区域,并对同一奶牛目标的上颚和下颚区域进行关联匹配获取嘴部咀嚼曲线,以此获取反刍相关信息,从而实现多目标奶牛个体的嘴部跟踪和反刍行为监测;为解决奶牛快速摆头运动和棚舍栏杆遮挡引发奶牛标号变化的问题,提出未匹配跟踪框保持及扩大的方法。采集并选择实际养殖场环境下的反刍奶牛视频66段,对其中58段视频采取分帧操作得到图像,制作YOLOv4模型数据集,以其余8段视频验证跟踪方法和反刍行为判定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YOLOv4模型对奶牛嘴部上颚、下颚区域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3.92%和92.46%;改进的跟踪算法可实现复杂环境下多目标奶牛嘴部区域的稳定跟踪,且有效解决了栏杆遮挡、快速摆头运动造成的奶牛标号变化现象,上下颚匹配率平均为99.89%,跟踪速度平均为31.85帧/s;由反刍行为判定方法获取的咀嚼次数正确率的平均值为96.93%,反刍时长误差的平均值为1.48 s。该研究可为实际养殖中多目标奶牛反刍行为的智能监测和分析提供参考,也可供其他群体动物运动部位的跟踪和行为监测借鉴。  相似文献   
49.
基于Landsat影像获取1986年、1996年、2006年和2016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使用变化轨迹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研究黄河三角洲近30年土地利用/覆被结构变化、变化轨迹时空特征及景观格局。结果表明:1996—2016年黄河三角洲耕地、人工水体、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未利用地、林地、草地和天然水体面积减少,其中未利用地面积减少2 072.75 km2,变化幅度最大。人工水体、建设用地及耕地的增加速度不断减缓;草地和天然水体于1986—1996年缓慢增加,1996年后持续减少;林地、未利用地在3个时段均呈快速减少趋势。“人为因素”驱动轨迹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6.13%,主要类型变化为耕地与人工水体,分布在河流两侧和滩涂向陆一侧;“自然因素”驱动轨迹占比15.80%,主要类型为变化为海域、草地和天然水体,集中分布在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研究区28.07%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未发生变化。黄河三角洲“人为因素”驱动轨迹的景观破碎度、集聚程度和结构复杂程度均高于“自然因素”驱动轨迹,人类活动在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对百香果进行扦插试验研究,明确影响百香果扦插效果的关键因素,优化扦插处理的最佳组合,为百香果的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持。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分析插穗茎段部位、NAA浓度、扦插基质3个因素对百香果扦插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排队评分和公式评分法对扦插成活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筛选优化出百香果扦插繁殖的最佳处理组合。插穗部位对百香果扦插成活率的影响最大,NAA浓度和扦插基质的影响相对较小。对根数、平均根粗的影响由大到小为插穗部位、扦插基质、NAA浓度,对平均根长、新生蔓长、新生叶片数的影响由大到小为插穗部位、NAA浓度、扦插基质。综合评分结果表明,插穗部位是影响百香果扦插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扦插基质,而NAA浓度的影响最小。百香果扦插的最佳组合为A2B3C3处理,即以中部半木质化茎段为插穗,用300 mg/L的NAA溶液浸泡20 min,选用泥炭混合基质(泥炭:黄壤=1:1)为扦插基质时,百香果的扦插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