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91篇
  免费   1412篇
  国内免费   2636篇
林业   2140篇
农学   2408篇
基础科学   1779篇
  3259篇
综合类   8993篇
农作物   1349篇
水产渔业   966篇
畜牧兽医   3328篇
园艺   1241篇
植物保护   1276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425篇
  2022年   1129篇
  2021年   1256篇
  2020年   1264篇
  2019年   1173篇
  2018年   792篇
  2017年   1151篇
  2016年   942篇
  2015年   1275篇
  2014年   1307篇
  2013年   1448篇
  2012年   1863篇
  2011年   1880篇
  2010年   1781篇
  2009年   1536篇
  2008年   1381篇
  2007年   1242篇
  2006年   1016篇
  2005年   816篇
  2004年   435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6篇
  19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61.
鸡痘病毒通用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对本室构建的高效鸡痘病毒表达载体 p1 1 S进行改造 ,在其人工合成禽痘病毒 ( FPV)强启动子 Ps的下游引入含 7个单一酶切位点的多克隆位点 ( MCS) ,构建了便于外源基因插入的通用性更强的高效单表达载体 p N1 1 S。然后将 FPV早晚期启动子 PE/ L 及其启动的鹅源新城疫病毒 NDV ZJ1株的 F基因一并插入 p N1 1 S中 ,使PE/ L 与 Ps反向串联 ,从而构建出 1个含 NDV ZJ1株 F基因的重组 FPV高效双表达载体 p N1 1 SEF,其 MCS可以用于插入其他外源基因。在此基础上 ,将 NDV ZJ1株的 HN基因插入 p N1 1 SEF的 Ps启动子下游的 MCS中 ,构建了共表达 NDV ZJ1株 F和 HN基因的重组 FPV双表达载体 p N1 1 SEFHN。将 p H1 1 SEFHN质粒 DNA与 FPV2 82 E4株共转染 CEF,得到共表达 NDV ZJ1株和 HN基因的重组 FPV,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得到了较好的表达。表明所构建的通用高效 FPV表达载体有利于高效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的研制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几种缓释肥的氮释放特性以及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程滨  张强  杨治平  刘平  李磊  郑普山 《草业科学》2005,22(5):104-106
实验室内采用水浸泡法对尿素、3种缓效肥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自研草坪肥)的缓效肥的初期溶出率和微分溶出率进行了测定.其中尿素的初期溶出率为22.75%,超出了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初期溶出率小于15%的指标,而微分溶出率为0.22%,也小于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微分溶出率(0.25%~2.5%)指标.其他几种缓释肥的初期溶出率为8.73%~14.42%,微分溶出率为0.30%~2.11%,符合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初期溶出率和微分溶出率指标.田间试验比较和研究了尿素、3种缓效肥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的缓效肥对草坪草的干草产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尿素和包衣尿素处理的草坪草的生长量前期较高,后期产草量较低,呈马鞍型.其他处理的草坪草干草产量则比较平缓,肥料的氮释放特性与草坪草生长趋势相同.不同肥料处理对草坪草的中量、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巴雷  王德利  高莹 《草业学报》2005,14(5):111-116
芦苇是松嫩草地优势种羊草的主要伴生种,两者常常形成物种组成比较单一的混生群落或者与其他物种组成羊草 杂类草群落.选择羊草 芦苇混生群落,羊草群落和芦苇群落的交错区进行羊草、芦苇单物种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混生群落和交错区中,羊草和芦苇均是以集聚分布的形式存在;2)羊草在混生群落中的格局强度小于交错区中的格局强度,芦苇在2种类型群落中的格局强度没有显著差异;3)除了考虑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外,混生群落种内、种间竞争也是影响羊草集聚分布和格局强度的主要因素,交错区中,环境异质性和种间竞争是影响集聚分布和格局强度的重要因子;4)芦苇在混生群落和交错区中格局强度没有明显差异,由此可以判定芦苇的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主要受植物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采用不同比例的动物油包被蛋氨酸制成瘤胃保护性蛋氨酸I(RPMetⅠ)、瘤胃保护性蛋氨酸Ⅱ(RPMetⅡ)和瘤胃保护性蛋氨酸III(RPMetⅢ)。通过人工唾液消化试验、体内尼龙袋试验和人工真胃液消化试验,检验DL蛋氨酸(DLMet)、商品过瘤胃蛋氨酸(BypassMet)和瘤胃保护性蛋氨酸(RPMetⅠ、RPMetⅡ和RPMetⅢ)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动物油包被蛋氨酸的稳定性均好于商品过瘤胃蛋氨酸和DL-蛋氨酸;不同比例的动物油包被对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稳定性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5.
为探讨HBV/HAV复合疫苗的可行性,利用DNA重组技术将HBsAg与HAW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VPX进行融合,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pVAX1多克隆位点,构建成核酸表达疫苗pVAX1/SVPX,将其转染CHO细胞。转染细胞培养48h后,进行RTPCR、Western-blot、ELISA分析,结果表明HBV/HAV复合抗原基因SVPX能够在CHO细胞内转录、表达,融合蛋白具有HBV和HAV抗原的特性。  相似文献   
66.
为了明确西北黄土高原半湿润偏旱区耕作方式与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以设在半湿润偏旱区连续12年的耕作与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采用裂区设计,以传统耕作和免耕耕作为主处理,不施肥(CK)、单施无机氮肥(N)、单施无机磷肥(P)、单施有机肥(M)、无机氮磷肥配施(NP)、有机无机肥配施(NMP)为副处理,栽培制度为1年春玉米-3年冬小麦轮作,研究耕作及施肥措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在生产年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型及耕作方式均以有机无机配施冬小麦产量最高,有机肥单施高于化肥单施,磷肥单施高于氮肥单施。耕作方式间表现为传统耕作高于免耕耕作,年型间表现为丰水年>平水年>干旱年,耕作和施肥方式的增产效果以干旱年最好,平水年和丰水年差异不显著。有机无机配施与传统耕作结合优化了冬小麦冠层温度、叶绿素相对含量等生理指标,提高了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因而改善了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性状而使冬小麦增产。在550 mm左右降水量的陇东旱塬雨养农业区,无论何种耕作方式及生产年型,长期采用有机无机或无机氮磷肥配施均表现出持续提高冬小麦产量的良好作用。因此,有机无机配施结合传统耕作是提高陇东半湿润偏旱区冬小麦产量的最佳耕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7.
以新疆昭苏县域内沙尔套山分布的12种主要牧草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物质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各牧草营养物质和消化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牧草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率特征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通过模糊相似优先比分析,综合营养物质(干物质、粗蛋白、中/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有机物消化率、代谢能)的8项指标进行综合营养价值评价,主要结论为:1)研究区放牧草地12种主要牧草中针茅、芨芨草、紫花鸢尾综合营养价值最佳季节在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其余牧草均为夏季开花期(7月)。2)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和秋季果后营养期(9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均为鸭茅;夏季开花期(7月),综合价值最好的牧草为西伯利亚羽衣草;秋季结实期(8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牧草为红花车轴草;冬季停止生长(10月)和枯草期(11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分别为针茅和紫花鸢尾。  相似文献   
68.
69.
随着动物诊疗技术的发展,动物诊疗机构普遍安装使用了X光机。本文通过对《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法规的梳理,探讨了当前动物卫生监督物诊疗机构对动物诊断机构使用X光机的监管内容,包括动物诊疗机构是否从事动物颅腔、胸腔和腹腔手术,是否使用X光机,以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置。  相似文献   
70.
犊牛魏氏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1月,山东省某规模化奶牛场10~20日龄犊牛出现腹泻、拉血便、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犊牛突然死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尸体剖检,初步怀疑为魏氏梭菌感染。采集病料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16S及毒素基因检测等,证明疫情由A型魏氏梭菌所致。对死亡犊牛的肠内容物及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研究,发现肠内容物及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素、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等表现极敏感。根据病原确诊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及时控制了牛场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