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93篇
  免费   1093篇
  国内免费   2096篇
林业   1522篇
农学   1609篇
基础科学   1328篇
  2498篇
综合类   8106篇
农作物   1169篇
水产渔业   844篇
畜牧兽医   3020篇
园艺   1230篇
植物保护   1056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384篇
  2022年   947篇
  2021年   1004篇
  2020年   1015篇
  2019年   922篇
  2018年   682篇
  2017年   936篇
  2016年   762篇
  2015年   1007篇
  2014年   1086篇
  2013年   1227篇
  2012年   1620篇
  2011年   1694篇
  2010年   1589篇
  2009年   1393篇
  2008年   1257篇
  2007年   1162篇
  2006年   879篇
  2005年   688篇
  2004年   410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4篇
  19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91.
采用不同透光率的PE袋对转色期血橙果实进行遮光试验,测定了不同遮光处理下血橙果皮总花色苷的动态含量和血橙果皮中12个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深入探究光照与血橙果皮花色苷着色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改善生产中血橙果面着色不良问题提供解决思路。结果表明:血橙果实经过PE袋遮光后,果皮在着色时间、着色面积和着色程度上均受到阻碍,阻碍程度与PE袋的透光率相关,遮光促进了血橙果面亮度的增加。自然光照下,8个结构基因GSTANSCHSDFRF3HUFGTPAL、4CL和2个调节基因RubyMYBF1在转色期间的表达量快速增加,而不同程度的遮光阻碍了其表达,阻碍程度与PE袋的透光率相关,推测这10个基因属于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受光调控的关键基因。将遮光后果皮总花色苷动态含量、关键基因的动态表达量与对应的PE袋透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推测光照中调控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的可能是其中的UVB、UVC紫外光。根据相关基因的动态测定结果,推测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的关键时期在花后249 d开始出现,为保证外观品质,血橙采摘在花后249 d之后进行较为适宜。为预防血橙冬季落果,生产上通常采用冬季树体覆膜技术保果,为减少覆膜对血橙果面花色苷着色的影响,应选用透明PE膜或其他紫外线透过率较高的膜。  相似文献   
992.
Peanut(Arachis hypogaea L.)is an important oil and cash crop in the world.Peanut germplasm collected in China are abundant,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material gua...  相似文献   
993.
Du  Jinxing  Zhou  Jiahui  Li  Shengjie  Shao  Jiaqi  Jiang  Peng  Lei  Caixia  Song  Hongmei  Bai  Junjie  Han  Linqiang 《Fish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22,48(3):805-815
Fish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In this study, an efficient estradiol-17β (E2)-induced feminization method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timing of early gonadal differentiation in Largemouth...  相似文献   
994.
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保护反应,同时可以用于特异性的血清学诊断,本试验选取P5蛋白进行抗原表位鉴定。首先通过PCR扩增P5F1(1~204aa),P5F2(170~296aa)及P5F3(280~371aa)3个片段,PCR产物分别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表达纯化。根据ELISA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确定P5F3片段(280—371aa)是OmpP5的免疫优势决定区。为了进-步对该免疫优势决定区进行抗原表住鉴定,设计了-套11个部分重叠的短肽,这些短肽覆盖全部280~371aa片段。每-个短肽合成1对寡核苷酸链,退火后插入表达载体pGEX-6p-1,与GST进行融合表达。用HPS阳性血清进行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扫描,鉴定出其表位位于”。TGNTCDAVKGRKALIT351。通过序列分析证实该抗原表位在不同的HPS菌株中高度保守。本试验确定了位于HPSOmpP5上的-个抗原表位,为建立-种方便、快捷、适用于现地大规模样品检测的鉴别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HPS新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以及研究病原茵感染和机体免疫过程中P5蛋白与宿主体内相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995.
为了建立检测中兽药散剂中违规添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4种喹诺酮类药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PDAD),采用Atlantis T3(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4.6min×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磷酸溶液:乙腈:甲醇(85.5:7.0:7.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4种喹诺酮类药物检查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均在98.4%~104.6%范围内,RSD均在0.9%~2.3%之间;4种喹诺酮类药物在肥猪散、健胃散、银翘散3种中兽药散剂中的检出限均为200mg/kg。该方法可用于中兽药散剂中违规添加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6.
建立了鸡肉和鸡蛋中金刚烷胺与金刚乙胺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UPLC-MS/MS)。样品在酸性条件下乙腈提取后,用正己烷去除脂肪,高速离心去除蛋白质等杂质,上机测试。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BEHC18(50×2.1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溶液+0.1%甲酸水溶液,流速0.3mL/min,柱温30cI二,进样量10μL。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采集。结果表明:金刚烷胺与金刚乙胺在2~100ng/mL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77和0.9988;鸡蛋和鸡肉中金刚烷胺与金刚乙胺残留检测方法检测限均为1ng/g,定量限均为2ng/g。从鸡肉组织在2、5和10ng/g三个添加浓度检测结果可以看出,金刚烷胺与金刚乙胺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9.6%~107.5%和78.4%~101.2%,批内和批间RSD均小于15%。从鸡蛋在2、5和10ng/g三个添加浓度检测结果可以看出,金刚烷胺与金刚乙胺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8%~111.1%和75.4%~87.4%,批内和批间RSD均小于15%。该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定性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7.
卷蛾科是鳞翅目小蛾类第二大科,全世界已记载9 000多种,许多种类是农林业重要害虫。为了解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卷蛾科昆虫多样性状况,2010—2013年利用灯诱法进行野外采集调查。经鉴定,初步整理出卷蛾科昆虫69种,其中卷蛾亚科22种,新小卷蛾亚科47种,发现中国新记录种1种,北京新记录种48种。并且列出每个种的已知寄主和国内外分布。所有标本除标注外均保存在北京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998.
为研究猪苓多糖对环磷酰胺的抗突变作用,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以环磷酰胺(40mg/kg)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不同质量分数的猪苓多糖(400mg/kg、200mg/kg和100mg/kg)为试验组,经腹腔注射,连续给药5d,第6天再给阳性药物,观察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结果表明,猪苓多糖各剂量组均能降低由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低剂量组猪苓多糖对微核的抑制率最大,为84.28%;高剂量组猪苓多糖对小鼠精子畸形抑制最强,为60.40%,并且能使小鼠产生多种类型的精子畸形。说明,猪苓多糖可有效抑制环磷酰胺所诱发的突变,具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对铅酸电池含铅废水的来源,危害及深度处理技术及其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综述,深入介绍了国内外膜技术的发展历史,详细探讨了反渗透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以青藏高原六棱裸大麦(即青稞)和其他地区大麦共323份种质为材料,探讨其种子长、宽、长宽比、面积、密度指标和千粒质量6个性状。结果显示,6个种子性状变异系数为5.68%~15.67%,多样性指数为1.83~2.07,表明参试材料种子表型变异大,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除密度指标与种子面积间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余各性状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将所有参试材料的6个种子性状分为2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93.41%。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最小方差法(Ward’s method)对323份大麦材料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将其划分为4大类群,第Ⅰ、Ⅱ类群主要是青稞农家品种和育成年份较早的品种,第Ⅲ类群主要是青稞现代育成品种和高代品系,第Ⅳ类群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区以外的二棱皮大麦。可见,在开展青稞种质资源内杂交的同时,不同棱形材料间杂交是改良青稞种子性状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