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3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758篇
林业   622篇
农学   487篇
基础科学   413篇
  784篇
综合类   4013篇
农作物   546篇
水产渔业   345篇
畜牧兽医   1331篇
园艺   627篇
植物保护   369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390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357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525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744篇
  2010年   701篇
  2009年   635篇
  2008年   598篇
  2007年   598篇
  2006年   443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随着生活污泥产量逐年增高,其无害化利用得到广泛关注。通过碱性热水解可以有效提取污泥中蛋白质、 多肽、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得到污泥碱性热解液(简称热碱液),但还需进一步探索热碱液在农业中的应用。以番茄 为供试作物,设热碱液氮量分别为 0%(M0)、10%(M1)、20%(M2)、30%(M3)、40%(M4)、60%(M6)及 不施氮(N0)7 个处理,研究不同热碱液与尿素的配施比例对番茄产量、品质及氮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3 处 理的产量和单果重均达到各处理最高,且分别比 M0 增加了 17.88% 和 15.19%。番茄的还原糖、可溶性糖、有机酸、 维生素 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酸比在施入 20% ~ 30% 热碱液后均得到显著提升,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 法)分析结果显示热碱液替代 20% ~ 30% 尿素的产量、品质综合水平最优。从养分吸收角度来说,20% ~ 30% 热 碱液的施入最有利于番茄对氮、磷、钾的吸收。M0 处理番茄叶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19.67 μmol/(g·h)], 其次为 M2 处理[13.61 μmol/(g·h)]。M2 处理番茄叶中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最高[14.40 μmol/(g·h)],其次 为 M3 处理[14.38 μmol/(g·h)],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污泥热碱液的合理施用有利于提高作物的氮转化酶活 性,提升番茄的产量及品质,降低果实的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202.
黄羊滩风蚀沙地地表风蚀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通过对黄羊滩不同类型风蚀沙地的地表风蚀的观测表明,地表风蚀量受地表植被盖度影响较大,地表风蚀量以植被盖度10%以下的沙化林草地为最大,沙化农田次之,这两者为主要沙尘来源,其风蚀沙化量远高于植被盖度10%以上的沙化林草地,是当前防沙治沙工程实施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3.
通过分析影响雾灵山森林虫害发生的因素,以及外来有害生物威胁、周边人工林面积增加的情况,提出了森林虫害的防治对策和办法。森林虫害的防治要坚持生态控制,走持续治理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4.
2003-2004年我国小麦叶锈菌致病类型苗期鉴定及毒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小麦叶锈菌的毒性基因谱,对2003-2004采自我国的117株小麦叶锈菌菌株进行了致病性鉴定及毒性基因分析。结果表明:2003-2004年,117株小麦叶锈菌被划分为104个致病类型,其中优势类型为PHSS、PHTT和FHSS,其出现频率分别为4.27%、3.42%和2.56%。毒性基因V2 a、V9、V24、V3 a、V19、V38、V39、V40、V41、V42、V43和V46的毒性频率<30%,其对应的抗性基因为有效抗病基因,特别是V38的毒性频率为0,其对应的抗性基因有很好的抗叶锈性。V1、V3 ka、V30、V18、V14 ab、V15、V20、V21、V23、V28、V29、V32、V33+34、V36、V44和V45的毒性频率都在30%~60%之间,表明其对应的抗叶锈基因尚有一定的利用价值;V2 c、V3、V16、V26、V11、V17、VB、V10、V14 a、V2 b、V3 bg、V14 b、V25、V33、V34和VT3的毒性频率都>60%,表明其对应的抗叶锈基因在2003-2004年生产上单独使用几乎没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5.
大连市主要行道绿化树种固碳释氧功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今后行道树绿化结构及功能研究奠定基础,从城市生态角度出发,采用LI-6400红外气体分析仪,实测大连市内几种常见绿化树木的净光合速率,计算其在不同月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能力。结果表明:各树种日固碳释氧能力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在乔木树种中,日固碳释氧能力的排列顺序为榆树>白桦>元宝枫>雪松>杜仲>国槐;灌木树种中,日固碳释氧能力的排列顺序为碧桃>连翘>榆叶梅>大叶黄杨。  相似文献   
206.
马占相思工业原料林栽培经营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占相思栽培经营组装配套技术包括培育良种壮苗、林地选择、整地、科学种植、集约化管理及综合采伐利用等技术措施。马占相思工业原料林投产比为1∶3.5。  相似文献   
207.
随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环境中手性农药的污染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手性农药的拆分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效液相色谱是一门适用于手性分离的研究技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在手性农药拆分中的应用研究,并对该方法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8.
以微晶纤维素和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于氨丙基硅烷化硅胶上制成手性固定相.并以β-环糊精衍生物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在手性柱上进行对映体的拆分.结果表明:当使用手性固定相和含有手性添加剂的流动相分离手性化合物时存在手性两相协同作用,其中以2,3,6-三甲基-β-环糊精(TM--βCD)为流动相添加剂时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9.
以永定河泛区中天堂河下游段两岸作为研究区域,探究该区域不同类型乔木种植位置对岸坡整体锚固作用的影响,确定坡地区域与坡顶区域最佳的乔木种植方案,以解决洪泛区湿陷性粉质粘土岸坡坡脚处易失稳的安全隐患。采用拓扑根系描绘法、最大摩擦锚固力计算法、经验公式模型法以及ABAQUS有限元模拟法,分别对根系的形态、根系的固土性能、根系力学特性以及锚固岸坡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紫荆根系具有较为发达的须根,因而具有较强的锚固性能,相较于紫荆,榆叶梅锚固性能相对较差,在同一深度的埋置条件下,二者的锚固性能相差幅度为5%~25%(;2)当坡地区域的紫荆位于坡脚处,且坡顶区域的榆叶梅位于距离坡肩1.8 m处的种植位置时,岸坡的安全系数达到2.153,岸坡的抗滑锚固效果可达到最佳。坡顶区域与坡地区域的乔木种植位置可对粉质粘土坡体稳定产生双重耦合的影响,当坡地区域植株的种植位置处于坡脚处时,坡顶处任何区域的乔木根际土体均可与之形成有效的土拱效应,以遏制岸坡失稳。  相似文献   
210.
吴慧芳  蒙耀  石晖琴  魏琳  沈硕 《植物保护》2024,50(3):111-120
镰孢菌引起的马铃薯干腐病是影响马铃薯贮存期间产量与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寻找高效低毒的防治马铃薯干腐病的生防药剂对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为病原菌, 测定分离自马铃薯块茎的菌株2-1-9-CJK-2的抑菌活性。该菌株发酵液、无菌发酵液、菌悬液、胞内组分以及挥发性有机物对腐皮镰孢均具有抑菌活性, 抑制率分别为93.37%、61.92%、80.82%、44.01%和49.16%。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多基因系统发育树构建鉴定其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马铃薯切片试验和马铃薯块茎试验表明, 当菌株发酵液浓度为1×109 cfu/mL时, 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除此之外, 菌株可以分泌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具有溶磷能力和生物膜形成能力, 但不具有溶血性, 并且对供试的其他6种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研究表明贝莱斯芽胞杆菌2-1-9-CJK-2抑菌谱广, 具有生物安全性, 对腐皮镰孢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可为马铃薯干腐病生防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