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0篇
  51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鉴定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蛋白(TGEV-S)在转基因玉米中的表达及对试验小鼠的免疫原性,本试验在前期TGEV-S转基因玉米植株构建成功的基础上,自玉米叶片中抽提可溶性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筛选表达TGEV-S转基因玉米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在92份被检测植株中8株为阳性,取阳性值较高的2株152-3和156-6,提取叶片可溶性蛋白,与弗氏佐剂乳化后皮下注射免疫小鼠,只有植株156-6中可溶性蛋白免疫小鼠可产生针对TGEV的抗体,而152-3免疫组检测结果为阴性。利用156-6植株叶片对小鼠进行灌胃免疫,也可产生针对TGEV的特异性抗体。以上结果表明,获得的TGEV-S转基因玉米植株不但可表达TGEV-S蛋白,而且该蛋白通过注射或口服途径免疫小鼠后均可产生针对TGEV-S的特异性抗体,提示TGEV-S转基因玉米具有发展成为TGEV口服疫苗的潜力。  相似文献   
42.
从阳江闸坡海水网箱养殖的患病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病灶中分离出病原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并人工回接感染卵形鲳鲹,病鱼的脾脏、肾脏、肝脏、鳃、心脏等器官出现直径为0.1-0.3 cm的白色结节,对患病卵形鲳鲹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脾脏出血,淋巴细胞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淋巴细胞增生;肝脂肪变性;鳃小片上皮细胞增生,相互融合在一起棒状化;心肌细胞肿胀,断裂,溶解。  相似文献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延吉市滨水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尔哈通河流域景观建设是延吉市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根据延吉市的区域特点,确立滨水景观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分析。基于公众对于延吉市滨水景观的熟悉程度,分别进行总体评价与景观分区评价。据分析结果,延吉市居民认为延吉市滨水景观属于一般层次;将评价结果进行横向分析,得到影响差异的关键因素为滨水植被与休闲娱乐设施。本研究得到公众的客观评价,并提出了完善延吉市滨水景观的建议,对今后延吉市滨水景观的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44.
生物制剂对约书亚树幼苗成活及生理生化影响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保水剂(处理Ⅰ)、生根粉(处理Ⅱ)、矮壮素(处理Ⅲ)与多效唑(处理Ⅳ) 4种生物制剂,研究了不同生物制剂对2年生沙漠植物约书亚树幼苗的成活、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效益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处理Ⅰ及处理Ⅱ均能显著提高约书亚树幼苗的成活率,分别高于对照10.78%及5.43%,处理Ⅲ及处理Ⅳ较对照的成活率分别降低了15.78%及11.25%。处理Ⅰ显著促进了幼苗生长并提高了约书亚树幼苗的光合生理指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POD酶及CAT酶活性。处理Ⅱ对幼苗株型无显著影响,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Ⅲ使幼苗株高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并主要影响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指标。处理Ⅳ促进幼苗地径增粗和植株矮化,并影响植物的光合生理及SOD酶活性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出,约书亚树幼苗的株型及光合生理因子在综合评价中权重最大,为 68.11%;D值的排序为:处理Ⅰ处理Ⅳ处理Ⅱ对照处理Ⅲ,说明保水剂为最佳生物制剂,显著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及生理生化指标,并能显著促进幼苗生长;其次为生根粉,通过影响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指标促使成活率显著提高;多效唑虽然对植物的影响效益较大,但其浓度可能不适宜植物成活,对其施用浓度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5.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散射光法测量了不同清洗水的浊度,比较了2种测试方法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利用清洗后清洗水的浊度对蔬菜携带泥沙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清洗水的浊度可以反应蔬菜携泥沙量;用散射光测量法,清洗水浊度的稳定性要优于分光光度法;浊度测试方法既适用于叶菜类也适用于果菜类蔬菜.  相似文献   
46.
张亮  满玉萍  姜正旺  王彦昌 《园艺学报》2012,39(11):2124-2132
 根据物种水平上蛋白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扩增获得‘红阳’猕猴桃花青素合成途径中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和无色花青素双加氧酶(leucoanthocyanidin dioxygenase,LDOX)基因的特异片段,用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克隆出这两个基因的cDNA全长,长度分别为1501 bp(AcCHS)和1381 bp(AcLDOX),分别编码389个和355个氨基酸。通过比对发现AcCHS与棉花(Gossypium hirsutum)、山茶(Camellia japonica)和黄蜀魁(Abelmoschus manihot)的CHS序列相似性较高,达到95%,与葡萄(Vitis vinifera)和苹果(Malus × domestica)的相似性分别为94%和93%;AcLDOX与山葡萄(Vitis amurensis)和葡葡的相似性分别高达94%和93%。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AcCHS和AcLDOX在‘红阳’(红肉)、‘金魁’(绿肉)和‘金农’(黄肉)3种不同果肉颜色的猕猴桃内果皮中的表达,发现AcCHS的表达量在‘红阳’果实转色期(花后65 d)较高,而在‘金农’开花后表达量呈持续下降趋势;AcLDOX在‘红阳’果实发育早期呈上升趋势,花后65 d后迅速下降,在‘金魁’果实发育后期呈明显上升趋势,在‘金农’开花后呈持续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7.
实训教学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针对高职院校乳制品加工与检测课程在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乳品企业的岗位要求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8.
本试验旨在研究博落回提取物(Macleaya cordata extract,MCE)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体重、胎次、泌乳量、产仔数相近,健康的PIC五元杂交母猪所产的60头35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仔猪。对照组饲喂未添加MCE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5.0、7.5 mg/kg MCE的试验饲粮,土霉素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mg/kg土霉素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5 d。考察仔猪生长性能,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尿素氮、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溶菌酶活性及一氧化氮含量等免疫参数。结果表明:35~60日龄,仔猪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随MCE添加水平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5.0 mg/kg MCE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土霉素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土霉素组和7.5 mg/kg MCE组(P<0.05)。60日龄时,5.0、7.5 mg/kg MCE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土霉素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0、7.5 mg/kg MCE组(P<0.01),但土霉素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0 mg/kg MCE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2.5、7.5 mg/kg MCE组和土霉素组(P<0.01)。60日龄时,5.0 mg/kg MCE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2.5、7.5 mg/kg MCE组和土霉素组(P<0.01),而土霉素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5、5.0 mg/kg MCE组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土霉素组(P<0.01),对照组、7.5 mg/kg MCE组差异不显著(P>0.05),土霉素组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0、7.5 mg/kg MCE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5 mg/kg MCE组(P<0.01),土霉素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2.5、5.0、7.5 mg/kg MCE组(P<0.01)。结果提示,MCE能够提高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一氧化氮含量和溶菌酶活性,显著改善免疫功能,明显增强断奶仔猪抗病能力,从而改善生长性能,其效果优于土霉素。综合生长性能和血清抗菌指标二次曲线结果,MCE在断奶仔猪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5 mg/kg。  相似文献   
49.
50.
苜蓿根系生长性状及其与产草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13个秋播苜蓿品种的根系生长性状进行调查研究,结合产草量分析表明:不同苜蓿品种间根系生长参数差异显著(P〈O.05),其中Prime和WL323的根系植物量最高,大于32g,WL323的侧根数最多,为17.8枝,综合评价以Prime、WL323、Super7和L90品种的根系生长性状最佳。在一年进行的3次刈割中,苜蓿自身根系的生长发育与第1次扣第2次地上生长形成相互促进关系,而与第3次生长形成竞争关系,进入越冬时苜蓿根系的好坏制约着次年的产草量,特别是次年第3次的产草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