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958篇 |
免费 | 1833篇 |
国内免费 | 326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117篇 |
农学 | 1654篇 |
基础科学 | 1637篇 |
3246篇 | |
综合类 | 15068篇 |
农作物 | 2119篇 |
水产渔业 | 1291篇 |
畜牧兽医 | 5969篇 |
园艺 | 2224篇 |
植物保护 | 17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3篇 |
2023年 | 871篇 |
2022年 | 1836篇 |
2021年 | 1623篇 |
2020年 | 1417篇 |
2019年 | 1431篇 |
2018年 | 1058篇 |
2017年 | 1479篇 |
2016年 | 1087篇 |
2015年 | 1578篇 |
2014年 | 1677篇 |
2013年 | 1983篇 |
2012年 | 2607篇 |
2011年 | 2702篇 |
2010年 | 2553篇 |
2009年 | 2391篇 |
2008年 | 2292篇 |
2007年 | 2073篇 |
2006年 | 1648篇 |
2005年 | 1395篇 |
2004年 | 782篇 |
2003年 | 500篇 |
2002年 | 495篇 |
2001年 | 444篇 |
2000年 | 437篇 |
1999年 | 165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78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1篇 |
1956年 | 15篇 |
1955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冻融—透析法提取了免疫犬的特异性转移因子(STF),以健康非免疫犬的非特异性转移因子(NSTF)为对照,对2种转移因子的理化学特性和免疫活性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2种转移因子的理化学性质相似,STF含有的蛋白量低而核酸量高,而NSTF含有的蛋白量高而核酸量低。E-玫瑰花环试验表明,STF和NSTF均可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E-玫瑰花环的形成率,表明TF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其中STF的效果明显高于NSTF(P〈0.05)。为评价转移因子的免疫活性,首先利用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通过MTT法比较犬脾STF和NSTF对免疫抑制小鼠、生理盐水接种小鼠和正常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结果表明犬STF、NSTF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均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与PHA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STF免疫增强作用高于NSTF组,但两者不显著(P〉0.05)。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小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表现与免疫抑制小鼠基本一致,犬脾STF、NSTF和PHA对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小鼠的淋巴细胞均表现出一定的免疫增强活性,而且犬脾STF、NSTF免疫增强作用显著高于PHA组(P〈0.01)。 相似文献
72.
旨在了解猪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与parC、gyrA基因突变的相关性,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34株猪链球菌对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值,采用PCR方法扩增并测序分析了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对氟唪诺酮类约物10株耐药株和9株敏感株的parC和gyrA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s).在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parC基因QRDRs发生Ser79→Phe、Arg 87→Leu的氨基酸突变,在4株高度耐药菌株gyrA基因QRDRs发生Arg66→Ser,Ser81→Arg氨基酸突变;当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时,parC和gyrA基因的QRDR区均未有突变;而当MIC≥32 μg·L-1 时,parC的氨基酸发生了 Ser79→Phe的突变,同时发生gyrA氨基酸Arg66→Ser,Set81→Arg突变.结果表明,猪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低水平类耐药是由parC单一位点突变引起,而高水平耐药是由parC和gyrA双位点突变引起. 相似文献
73.
大白猪和长白猪EPOR基因第4内含子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大白猪和长白猪为研究对象,以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基因作为产仔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方法来检测EPOR基因第4内含子C\T突变多态性,研究此位点多态性与猪繁殖性状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在长白猪和大白猪中存在AA、AB和BB共3种基因型,在2个群体中处于中度多态。利用SAS 8.0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将不同基因型与总产仔数(TNB)、产活仔数(NBA)和初生重(WB)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长白猪初产母猪BB基因型个体的WB显著高于AB、AA基因型个体(P<0.05);经产母猪BB基因型个体的TNB显著高于AB基因型个体(P<0.05);B等位基因对初产母猪TNB、NBA和WB均表现为正效应。大白猪初产母猪BB基因型个体的TNB、NBA和WB都高于AA型和AB型个体,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经产母猪AB基因型个体的WB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B等位基因对初产母猪TNB、NBA和WB都表现为正效应。 相似文献
74.
试验旨在研究精索上神经(superior spermatic nerve,SSN)对睾丸功能的影响,25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左右睾丸切除精索上神经,手术30 d后两组大鼠同时处死取样分析。结果显示,睾丸去精索上神经不影响睾丸指数的大小但使附睾尾精子数极显著降低(P<0.01),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睾丸去精索上神经不影响曲细精管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的增殖,但影响曲细精管的形态和生殖细胞的规则排列。RT-PCR结果显示,睾丸去精索上神经明显上调β1AR mRNA的表达,下调β2AR mRNA的表达;另外切除精索上神经不影响睾丸3β-羟胆固醇脱氢酶(3β-HSD)mRNA表达,但显著抑制类固醇快速调节蛋白(StAR)、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mRNA表达(P<0.05)。结果表明,支配睾丸的精索上神经通过调节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和β2AR的表达及StAR和P450scc影响睾丸睾酮的合成和精子的发生。 相似文献
75.
选取1日龄罗斯308肉仔鸡540R,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R.处理Ⅰ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Ⅱ、Ⅲ、Ⅳ、ⅤV和Ⅵ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8%、0.15%、0.20%、0.30%和0.40%葡萄糖酸(GA).研究葡萄糖酸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探讨葡萄糖酸在肉鸡日粮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0.15%和0.20%添加组显著提高0~21日龄、22~42日龄鸡的日增重(P<0.05);0.20%添加组降低0~21日龄料重比2.67%(P<0.05),0.15%添加组降低22~42日龄料重比1.72%(P<0.05),0.15%和0.20%添加组分别降低试验0~42日龄料重比1.89%和1.61%,达到显著水平(P<0.05);GA对肉鸡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②21日龄时,0.15%~0.30%添加组显著提高粗蛋白和钙的表观消化率(P<0.05),0.15%和0.20%添加组显著提高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42日龄时,0.15%、0.20%和0.40%添加组均显著提高粗蛋白和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0.15%~0.30%添加组显著提高钙的表观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76.
77.
78.
79.
80.
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鸡和北京油鸡公雏各72只。检测新城疫抗体效价,牛血清白蛋白抗体水平,外周血T、B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结果表明:北京油鸡二免后第7天的新城疫抗体效价和二免后第6天的牛血清白蛋白抗体水平都比AA肉鸡的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北京油鸡的脂多糖(LPS)刺激指数始终比AA肉鸡的高(P>0.05);21日龄时,北京油鸡的刀豆素(A ConA)刺激指数、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以及CD4+/CD8+都比AA肉鸡的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42日龄时,AA肉鸡的ConA刺激指数、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以及CD4+/CD8+却高于北京油鸡(P<0.05)。本试验结果提示,AA肉鸡和北京油鸡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