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45篇 |
免费 | 406篇 |
国内免费 | 107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27篇 |
农学 | 1353篇 |
基础科学 | 739篇 |
1642篇 | |
综合类 | 2394篇 |
农作物 | 534篇 |
水产渔业 | 350篇 |
畜牧兽医 | 1104篇 |
园艺 | 325篇 |
植物保护 | 6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124篇 |
2022年 | 262篇 |
2021年 | 372篇 |
2020年 | 313篇 |
2019年 | 318篇 |
2018年 | 245篇 |
2017年 | 306篇 |
2016年 | 279篇 |
2015年 | 387篇 |
2014年 | 412篇 |
2013年 | 438篇 |
2012年 | 507篇 |
2011年 | 566篇 |
2010年 | 586篇 |
2009年 | 533篇 |
2008年 | 475篇 |
2007年 | 432篇 |
2006年 | 478篇 |
2005年 | 446篇 |
2004年 | 212篇 |
2003年 | 184篇 |
2002年 | 144篇 |
2001年 | 156篇 |
2000年 | 189篇 |
1999年 | 283篇 |
1998年 | 232篇 |
1997年 | 200篇 |
1996年 | 180篇 |
1995年 | 140篇 |
1994年 | 127篇 |
1993年 | 137篇 |
1992年 | 122篇 |
1991年 | 117篇 |
1990年 | 84篇 |
1989年 | 65篇 |
1988年 | 47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7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参照GenBank中已发表的ApxIV基因序列,以自行分离的App 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出ApxIV3'端,大小为552bp的保守基因序列.将PCR产物克隆到pMD18-T Simple Vector中,获得重组质粒pMD-ApxIV,对其重组质粒pMD-ApxIV进行BamHI、HindIII双酶切,并将酶切产物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ApxIV.将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用IPTG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pET-ApxIV在BL21中成功表达,并能被App阳性血清所识别,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表达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39.5KDa.利用HiTrap FF crude columns将表达的蛋白进行了纯化. 相似文献
22.
23.
基于线性谱聚类的林地图像中枯死树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基于线性谱聚类超像素的方法应用在森林病虫害防治领域,可智能监测无人机森林虫害图像中的枯死树,为森林有害生物的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分别以湖北省受松材线虫与辽宁省受红脂大小蠹侵害的松林无人机图像为试验数据,首先使用线性谱聚类超像素分割算法将图像划分为多个超像素;然后基于枯死树木的颜色特征,初步提取可能为枯死树的超像素区域;最后基于枯死树木与其他干扰地物具有不同的纹理特征,计算超像素的区域密度和缝隙量,利用支持向量机对初步提取的超像素进行分类,从而检测出图像中的枯死树。【结果】基于线性谱聚类超像素和支持向量机的枯死树监测方法可有效排除与枯死树木颜色相近的其他干扰地物,较准确地提取出枯死树木。使用该方法与基于植被颜色指数的阈值分割方法、基于简单线性迭代聚类超像素和随机森林的方法,对35幅受灾松林无人机图像进行试验,并选用交并比、虚警率和漏检率3个评价指标对3种方法进行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线性谱聚类超像素的方法监测出的枯死树区域最精确,其监测结果与人工检测结果的交并比均值大于58%,且虚警率和漏检率均优于另外2种方法。【结论】基于线性谱聚类超像素的枯死树监测方法能实现松林中枯死树的快速、准确检测及定位。 相似文献
24.
季节对山羊反刍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6只中卫山羊母羊的青草期和枯草期反刍行为进行观察表明,山羊在青草期,每天(24hrs)有10个反刍周期,反刍持续总时间为304.2分,共反刍425.3次,每个食丸在口腔中咀嚼43.0秒,共咀嚼46.4次,在枯草期上述指标分别为11个,420.0分,472.0次,53.4秒和59.6次,季节对山羊反刍行为的影响,本质上决定于羊采食牧草的品质和数量,优质牧草(青草期)能够缩短反刍持续总时间(P〉0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
采集人工栽培决明(Cassia tora)、假木豆(Dendrolobium triangulare)、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白刺花(Sophora davidii)、猪屎豆(Crotalaria pallida)、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ntha)、木豆(Cajanus cajan)和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8种豆科灌木植物根际5-10、10-20和20-30 cm 3个土层的土样,研究其根际丛枝菌根(AM)真菌的侵染率、孢子密度、种类及多样性。结果表明,8种豆科灌木植物AM真菌侵染率普遍较高,最高的为猪屎豆,80.8%;土壤速效磷含量与侵染率呈显著负相关(r=-0.733,P=0.039);根际土壤中的AM真菌孢子主要分布于5-20 cm土层,5-10 cm土层猪屎豆孢子密度最大,为115.33个·10 g-1土壤;宿主植物种类与土壤层位对孢子密度交互效应影响显著(F=100.497,P0.001);AM真菌优势种枫香球囊霉(Glomus liquidambaris)、脆无梗囊霉(Acaulospora delicate)在8种豆科灌木植物的土壤中均有分布。本研究表明,喀斯特地区适生豆科灌木植物具有丰富的AM真菌资源,今后可以在喀斯特地区开展豆科灌木植物接种优势AM真菌和根瘤菌等相关研究,这将对农牧业生产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效应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