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51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28篇
  57篇
综合类   147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南洋楹幼林冻害和补救措施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0,2001年营造的南洋楹幼林随冬季气温变化的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冻害发生后对受害植株采取了不同的补救措施。结果表明,南洋楹幼树的耐寒性较差,其抗寒性随林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强,1年生幼树在气温为5℃左右时,就有可能遭受冻害,当有霜冻或0℃以下的低温持续时间较长时,幼树可能会全株冻死;2年生幼树的抗寒性较强,在气温降到-3℃左右时,植株受害程度仍较轻。在冻害发生后,及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如截干、培土、抚育、施肥等,可促使受害植株提早萌芽生长,恢复成林,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构建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系统服务关联的自然资源生态安全评估框架,分析城市化过程中自然资源生态安全的演变规律,为区域国土空间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系统服务关联的视角,构建“贡献力—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的自然资源生态安全评估框架,综合运用InVEST模型、景观指数和德尔菲法评估武汉市2000和2021年的自然资源生态安全,并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结果] ①2000和2021年武汉市自然资源生态安全指数分别为0.394 4和0.374 5,生态安全等级在空间上呈现中部低、四周高的分布格局,且黄陂区生态安全水平最高; ②2000—2021年武汉市自然资源生态安全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的地区主要沿中心城区边缘呈环状分布,“低安全”范围有从中部核心区逐步向外扩张的趋势,且“中等安全”降为“较低安全”,“较高安全”降为“中等安全”的分布范围较广。[结论] 城市扩张过程中面对自然资源生态安全不断下降的压力,应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严惩非法侵占生态用地,加强生态空间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3.
针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坚持为用而藏、以用定藏的原则,加强了图书馆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4.
结合相关试验方案,探讨了微生态唯肽C141对蛋鸡产蛋率和质量影响。  相似文献   
105.
种薯处理对防控马铃薯烂薯病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榆林马铃薯产区常年发生的田间烂薯问题,通过防控试验,比较药剂种薯处理和茎叶喷施对控制马铃薯烂薯病害的效果,初步分析导致马铃薯烂薯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及初侵染源,为大田防控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种薯处理和茎叶喷施防控的田块,马铃薯产量、薯块商品率及总产值均显著高于农户未防治田块;种薯处理结合茎叶喷雾防控的田块,其马铃薯产量比单纯茎叶喷雾防控田块提高15.7%,纯收入增加27.6%。从田间病薯中未分离出晚疫病菌,表明当地烂薯的发生不是由晚疫病菌引起的。种薯药剂处理作为马铃薯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控制田间烂薯效果明显,可以作为马铃薯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的关键环节,在陕西榆林马铃薯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实现计算机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和流通率,从而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简述了机动车侧滑量产生的机理及检测意义。在选取不同车型、分别采用单板式及双板式侧滑仪进行对比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检测结果。研究了转向轮的侧滑规律,对两种测滑仪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现有设备改进措施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8.
老参地、农田地连续移栽人参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大多数植物一样,人参存在着难以解决的不能重茬和连作的问题,笔者通过土壤杀菌、土壤复菌、在土壤中增加微量元素等综合性处理试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介绍老参地、农田地移栽人参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9.
利用涕灭威处理大豆田,研究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共鉴定出7目12科17属的土壤线虫,其中植物寄生线虫是大豆根际土壤线虫的优势营养类群,短体属Pratylenchus,茎属Ditylenchus,小杆属Rhabditis和矛线属Dorylaimus是线虫优势属.与对照相比,除开花期因气候干旱外,涕灭威处理在大豆的各个生育期均抑制了土壤线虫总数和各营养类群的群体数量增长,尤其对植物寄生线虫抑制程度更为显著.应用多样性指数H′、成熟度指数MI、均匀度指数J′、丰富度指数SR、优势度指数1和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指数PPI分析比较了处理区和对照区土壤线虫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涕灭威处理显著降低了大豆田土壤线虫的多样性、增加了线虫的优势度指数,各生态指数较好地反映了涕灭威对大豆田土壤线虫生物多样性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不同土壤水分下大豆根冠互作对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土壤水分下大豆根冠互作对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为大豆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耐旱型品种辽豆14与干旱敏感型品种辽豆21进行相互嫁接,在结荚期设置正常供水(80%田间持水量)和水分胁迫(50%田间持水量,持续20 d)处理,成熟期测定主要农艺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地上部农艺性状和产量主要由地上部基因型决定,但水分胁迫下也会受到根系基因型的影响。正常供水与水分胁迫下,与辽豆21相比,辽豆14接穗的株高平均提高24.3%和14.8%,主茎节数分别平均提高19.6%和15.3%,分枝数分别平均提高60.2%和90.6%,单株生物量平均提高57.1%和87.1%,单株荚数平均提高70.0%和92.3%,分枝荚数平均提高159.9%和197.9%,分枝瘪荚率平均降低57.8%和60.4%,最终单株粒重平均提高19.9%和54.9%。与辽豆21自身嫁接植株相比,水分胁迫下,嫁接辽豆14砧木使单株荚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单株粒重分别显著提高了45.8%、27.4%、21.7%、5.2%和20.4%,产量性状的提高与主茎第9~15节位间有效荚数的提高有关。因此,通过地上部与根系的协同改良是提高大豆抗旱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