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85篇
  免费   4092篇
  国内免费   10017篇
林业   9823篇
农学   12716篇
基础科学   7551篇
  13983篇
综合类   30459篇
农作物   4960篇
水产渔业   3166篇
畜牧兽医   12510篇
园艺   3832篇
植物保护   5694篇
  2024年   320篇
  2023年   1177篇
  2022年   2772篇
  2021年   3724篇
  2020年   3247篇
  2019年   3292篇
  2018年   2340篇
  2017年   3297篇
  2016年   3027篇
  2015年   4196篇
  2014年   4046篇
  2013年   4874篇
  2012年   6002篇
  2011年   6340篇
  2010年   6268篇
  2009年   5689篇
  2008年   5280篇
  2007年   5401篇
  2006年   5000篇
  2005年   4387篇
  2004年   2138篇
  2003年   2094篇
  2002年   1824篇
  2001年   1819篇
  2000年   1836篇
  1999年   2024篇
  1998年   1743篇
  1997年   1574篇
  1996年   1447篇
  1995年   1305篇
  1994年   1109篇
  1993年   1142篇
  1992年   896篇
  1991年   755篇
  1990年   638篇
  1989年   511篇
  1988年   392篇
  1987年   237篇
  1986年   129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14篇
  1965年   15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2篇
  195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91.
水貂阿留申病(AD)和犬细小病毒病(CP)是危害经济动物健康的重要疫病,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建立了水貂阿留申病毒(ADV)、犬细小病毒(CPV)复合PCR检测方法,并对临床样品进行了大量检测,结果表明本方法特异、敏感、简便、快速,非常适宜临床样品的大量筛选检测,对经济动物疫情的快速诊断与控制、加强经济动物及其产品进出境的检验检疫工作,御疫情于国门之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山西油松第二代种子园亲本选择与配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山西油松种子园正处于从初级向高世代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以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上庄油松初级种子园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第二代种子园建设中的优良家系选择、优良家系内单株选择、SSR亲缘分析、SSR遗传多样性分析、配置设计等问题。结果表明,子代测定林内家系间的材积生长存在显著差异,在77个测定家系中选出20个优良家系。按照单株材积优势比的相对大小从油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的20个优良家系中各选出1个最优单株,优良单株的平均材积优势比和平均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0.25和0.13。优良单株间亲缘分析结果表明,20个单株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其中3号单株与其余19个单株间的亲缘关系最远;15和17号单株间的亲缘关系最近。优良单株间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其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平均值为0.532 4;由单株构成的群体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其杂合度(H)、期望杂合度(He)和固定指数(F)的平均值分别为0.595 5、0.570 3和-0.018 4。根据亲缘分析结果,第二代种子园采用不平衡、不完全固定区组设计的配置方式,考虑无性系间亲缘关系的同时提高了最优无性系出现的比例,实现了材积遗传增益的有效提高。研究结果为指导山西第二代种子园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为推进分子标记在油松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993.
994.
以攀西地区安宁河流域主推的杂交籼型优质稻金优527和常规粳型优质稻合系39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对2供试品种产量的效应较穗粒肥比例的效应大,只有在适宜的氮肥水平和穗粒肥比例下才能获得水稻的高产;供试籼型品种对氮肥的敏感性较粳型品种高,其高产的适宜氮肥用量较粳型品种低。本文还分别建立了水稻产量与氮肥用量和穗粒肥比例的二次回归模型,并经统计分析得出了金优527产量≥10.5t/hm2、合系39产量≥10.5t/hm2的优化氮肥用量和穗粒肥比例。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研究优质强筋小麦品质性状在不同土壤类型上的差异,以10个不同基因型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系)在5种不同土壤类型区的11个地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优质强筋小麦品质性状在不同土壤类型间的差异性较大,但不同性状的差异表现不一致。蛋白质含量表现为河潮土>棕壤>潮土>砂姜黑土>褐土,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表现为河潮土>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但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分别为5.80%、5.96%、12.06%;容重、硬度、面团形成时间、断裂时间、公差指数和评价值表现为砂姜黑土最优,褐土、棕壤次之,河潮土最差,容重、硬度变异系数较小为1.27%、6.38%,粉质参数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0.08%、14.62%、16.90%、13.30%。  相似文献   
996.
随机设置2个处理组(对照组和添加8%DDGS的试验组,n=144)来评估在肉鸡日粮中添加DDGS对鸡胸肉和鸡腿肉质量的影响。首先利用电击瞬间致昏动物,然后作放血、浸烫、打毛等处理。肉鸡死亡4h之后将胸肉和腿肉从鸡胴体上在低温条件下剥离。右侧鸡胸肉用来测定肉色、pH值、蒸煮损失、剪切力值,左侧胸肉用于感官评定;腿肉用于评估总胆汁酸(TBA)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添加了DDGS的试验组在肉色、pH值、蒸煮损失、剪切力值上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对照组和试验组在鸡肉质地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的鸡肉风味更容易被多数人所接受。一般喜欢和非常喜欢鸡肉的消费者不在这两个处理组之内,两组的试验成员属于一般可接受鸡肉的消费者。另外在感官评定的试验中,消费者对添加DDGS和对照组的鸡肉评价没有明显差异(P0.5),各组间的脂肪酸结构变化不大(P0.05),但添加DDGS处理组的鸡肉在亚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上和对照组有很大差异(P0.05),这表明试验组的鸡肉更容易被氧化。总的来说,这两种喂养方式都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鸡胸肉和鸡腿肉。  相似文献   
997.
选用晋旱125×(昔野×501)大豆杂交组合的后代群体选育的较稳定的四个有代表性的特殊类型为实验材料,对双亲及子代不同类型品种的POD酶和酯酶进行电泳分析,发现POD酶和酯酶谱存在明显差异,2种同工酶的酶带数分别为21和24条。同时采用DPS数据分析软件对这两类酶带谱进行聚类分析。最终从聚类树状图上根据遗传距离将亲本与子代清晰区别开来,结果显示:在POD酶和酯酶的聚类图上6个品种均被聚为两类,子代在遗传距离上偏向于母本晋旱125。  相似文献   
998.
酯酶同工酶染色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鱼的酯酶同工酶,对已有染色程序进行改良,用KMnO4取代传统的坚牢蓝RR盐,溶于Tris-Gly(pH值8.3)中,达到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99.
早稻种子包衣直播育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迪新  李来成 《种子》2001,(5):21-24
早稻不催芽直播育秧,抗寒力强,成秧率高,可早播、早熟和省工、省种。是传统育秧方法的创新。种衣剂有防治病、虫、鼠害和营养壮苗作用,它与直播育秧技术结合,可以不侵种直播干谷,又使种衣剂免于在浸种中溶解淋失,两者优势互补,合成一项具有高科技结晶,操作性强。新型实效,简单易行的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1000.

Purpos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dynamic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sequestration and stability at erosion and deposition site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rmal properties and dissolved aromatic carbon concentration along with Al, Fe concentration and soil specific surface area (SSA) were studied to 1 meter depth at two contrasting sites.

Results and discussion

Fe, Al concentrations and SSA size increased with depth and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C concentration at the erosion site (P?<?0.05), while at the deposition site, these value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epth and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C concentration (P?<?0.05). TG mass loss showed that SOC components in the two contrasting sites were similar, but the soils in deposition site contained a larger proportion of labile organic carbon and smaller quantities of stable organic carbon compared to the erosion site. SOC stability increased with soil depth at the erosion site. However, it was slightly variable in the depositional zone. Changes in SUVA254 spectroscopy values indicated that aromatic moieties of DOC at the erosion site were more concentrated in the superficial soil layer (0–20 cm), but at the deposition site they changed little with depth and the SUVA254 values less than those at the erosion site.

Conclusions

Though large amounts of SOC accumulated in the deposition site, SOC may be vulnerable to severe losses i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become more favorable for mineralization in the future due to accretion of more labile carbon. Deep soil layers at the erosion site (>30 cm deep) had a large carbon sink potent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