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3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533篇
林业   693篇
农学   755篇
基础科学   344篇
  751篇
综合类   1465篇
农作物   347篇
水产渔业   176篇
畜牧兽医   876篇
园艺   160篇
植物保护   3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家畜胚胎性别鉴定是家畜胚胎移植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动物性别的人为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性别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性别控制主要采用两条途径,即X精子与Y精子的分离和胚胎性别的鉴定。在前者尚未取得完全成功的情况下,胚胎的性别鉴定已成为性别控制的主要途径。家畜胚胎的性别鉴定技术是家畜胚胎移植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移植已知性别的胚胎,控制家畜后代的性别比例,能加快优良母畜的繁殖进程,促进高效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2.
为建立奶牛附红细胞体和伊氏锥虫两种病原诊断方法并探索二者之间在奶牛感染中的关系,本研究针对两病原分别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奶牛附红细胞体和伊氏锥虫感染的二重PCR诊断方法,其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415bp和237bp。敏感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表明,附红细胞体和伊氏锥虫的DNA的最低检测量为0.154pg和0.105pg;与猪肺炎支原体、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鸡艾美耳球虫、牛双芽巴贝斯虫无交叉反应。35份临床血样检测结果为:奶牛附红细胞体阳性率22.89%,伊氏锥虫阳性率8.89%,其中共感染率为2.89%。临床试验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奶牛附红细胞体和伊氏锥虫的诊断,特别适用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3.
代谢调节剂对嫩枝扦插繁殖成活率的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红栌、樱桃砧木和石榴嫩枝扦插过程中, 喷施MHS代谢调节剂对其插条成活率、生根率和保绿时间的影响, 及其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MHS对扦插难、易生根植物生长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对红栌插条而言, 经生根剂浸根并喷施MHS后插条的成活率和生根率均最高, 与清水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895173%和735172% , 保绿时间延长了28185 d。插条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随处理天数的增加而呈增高趋势, 且均高于浸根处理的对照组。SOD活性在处理初期活力有所下降, 后期明显增强。由此可见, MHS是通过对插条生理生化代谢的调控来提高其成活率的。  相似文献   
114.
外源氯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水平外源氯处理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 ) 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Cl- 、NO3- 、氮、磷、钾、钙和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一定范围( 6.25~100 nmol·L - 1 ) 的外源氯处理, 不降低番茄生物量甚至促进生物量, 并可明显提高番茄幼苗对钾、镁、磷的吸收和氮素利用效率, 而200、300 mmol·L - 1 Cl- 处理的幼苗干物质积累极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15.
Exotic earthworms invading forests in Canada and northeastern United States that were naturally devoid of large detritivores cause major changes in ecosystem function. To assess their long-term impacts, studies are needed to elucidate the factors that control the patterns of earthworm invasion at the landscape level. We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exotic earthworms in a northern hardwood forest in south-central New York (USA), as explained by landscape variables thought to be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earthworm distribution. Forest type, slope angle, elevation, and the distance to agricultural clearings and wet refugia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earthworm presence, whereas local wetness index and the distance to streams and roads were not. Forest type and distance to agricultural clearings were the two most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ur data suggest that areas close to agricultural clearings, dominated by mixed hardwoods, and located towards valley bottoms or on gentle slopes are very likely to support communities of exotic earthworms. Steeper slopes, areas dominated by American beech or eastern hemlock, and locations in the core of extensive forest landscapes have lower probabilities of invasion by exotic earthworms. When applied to a nearby area, our statistical model correctly predicted earthworm presence for 67% of 377 sampling points. Most of the mistakes were incorrect predictions of earthworm absence, suggesting that our statistical model slightly underestimated earthworm presence, possibly because of the pervasive influence of active agricultural fields adjacent to the test site.  相似文献   
116.
建立用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饲料样品中苏丹红含量的方法。采用C18柱(250mm×4.6mmi.d.,5μm),以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对比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后,苏丹红Ⅰ、Ⅱ、Ⅲ和Ⅳ相应的平均回收率。结果表明,在0.1、0.2、0.5、1.0、2.0mg/kg5种添加浓度下,苏丹红Ⅰ、Ⅱ、Ⅲ和Ⅳ相应的回收率均高于90%。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7.
对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还草地及周边农田鼠类群落组成进行调查研究,在退耕还林还草地共捕获鼠类6种728只,以根田鼠和高原鼢鼠为优势种;农田中共捕获各种鼠类3种75只,以长尾仓鼠为优势种。比较发现,退耕还林还草后,鼠类群落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之相适应,鼠害治理应针对不同的鼠类种群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8.
苎麻疫霉对棉苗致病力的遗传与变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分离自江苏省棉铃疫病病组织的苎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野生型菌株JS-5为亲本,采用菌丝块创伤接种法测定了苎麻疫霉对棉苗致病力在游动孢子无性系和卵孢子后代的遗传。结果表明,苎麻疫霉对棉苗的致病力在单游动孢子无性系连续两代稳定遗传,而在单卵孢第1代(OG1)则发生连续性变异。从OG1中选致病力强、弱2个单卵孢株为亲本,分别建立单卵孢第2代(OG2)和单游动孢子无性系,并测定其对棉苗的致病力。结果为上述2个单卵孢株的游动孢子后代对棉苗的致病力均与其各自亲本相似,而在它们的单卵孢株群体(即OG2)中对棉苗的致病力继续发生复杂的连续性变异。上述结果表明,苎麻疫霉对棉苗的致病力可能由细胞核杂合多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19.
人类活动对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晋西北地处我国北方生态环境脆弱的农牧交错带,同时又是资源富集,资源与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剧了该区以土壤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为主的环境退化问题。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0.
本研究应用电镜对Ⅰ型鸭疫里氏杆菌的荚膜进行了初步观察,在电镜下,负染的菌体周围呈一电子透明层;未经抗体处理的细菌超薄切片,荚膜在菌体周围呈松散的絮状结构,而应用同源抗体处理后,荚膜则呈一均匀层。同时在超薄切片中还看到细菌的空泡和外膜结构。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成功地提取了培养物上清液中的荚膜成分,经过测定比较,加入5mMCTAB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