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38篇
  免费   1522篇
  国内免费   2226篇
林业   2090篇
农学   1193篇
基础科学   1059篇
  2371篇
综合类   11945篇
农作物   1970篇
水产渔业   1087篇
畜牧兽医   3711篇
园艺   1639篇
植物保护   1121篇
  2024年   176篇
  2023年   470篇
  2022年   955篇
  2021年   1012篇
  2020年   951篇
  2019年   915篇
  2018年   645篇
  2017年   1015篇
  2016年   716篇
  2015年   1120篇
  2014年   1144篇
  2013年   1334篇
  2012年   2027篇
  2011年   2081篇
  2010年   2083篇
  2009年   1842篇
  2008年   1891篇
  2007年   1754篇
  2006年   1571篇
  2005年   1261篇
  2004年   791篇
  2003年   539篇
  2002年   565篇
  2001年   511篇
  2000年   481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5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卢修红 《农技服务》2009,26(2):155-156
岚皋县依托丰富的魔芋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魔芋产业,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魔芋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财政增长的重要支撑和核心力量。通过分析岚皋县魔芋"一县一业"建设现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2.
把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uinosa)暴露于不同浓度的有毒微囊藻藻液中(对照组:只投喂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混合藻组:50%四尾栅藻+50%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蓝藻组:只投喂铜绿微囊藻),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藻液和肝组织中藻毒素浓度,藻液中包括藻相和水相的总微囊藻毒索(MC)浓度分别为:对照组0μg·L-1;混合藻组(14.47±1.22)μg·L-1;蓝藻组(29.47±2.43)μg·L-1.螺在两种不同毒素浓度藻液巾暴露15d后再移入四尾栅藻藻液中降解15 d.结果表明,暴露期间.混合藻组、蓝藻组螺肝组织中 MC 含量均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且同期混合藻组MC含量都明显高于蓝藻组;作为机体代谢生物标志物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随MC浓度及其暴露时间发生相应变化;作为解毒生物标志物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在混合藻组先被诱导后被抑制,在蓝藻组初期变化不明显后表现为诱导.在15 d降解过程中,混合藻组和蓝藻组MC含量均持续下降;机体生物标志物ACP、ALP和GST活性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本试验结果为ACP、ALP和GST活性作为MC胁迫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佛山市某工业区周边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采集并分析测试佛山市某工业区周边蔬菜地土壤.研究土壤Zn、Cu、Pb和Cd的含量和分布特征,按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对其现状进行评价;并采用连续提取的方法分析了表层土壤Zn、Cu、Pb和Cd的化学形态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域20%的土壤样品受到重金属轻度污染,污染因子主要为Cd.土壤中Zn和Cu以残渣态所占比例最高,Pb和Cd分别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酸可提取态所占的比例最高,Zn、Cu、Pb和Cd非残渣态所占比例随着全量的增加而增加,Zn、Cu、Pb和Cd迁移能力依次为Cd>Zn>Cu>Pb.人类活动已导致该工业区周边农业土壤中Zn、Cu、Pb和Cd的明显积累,且土壤重金属明显向深层迁移.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土壤微生物量氮与玉米氮素养分利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同一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量氮在苗期达到最高,在拔节期、孕穗期明显降低,到成熟期又有增加的趋势;与玉米在各生育时期的吸氮量呈负相关关系,且施氮量越大,负相关程度越高.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基础含量与玉米吸氮量基本吻合(土壤有效氮素养分校正系数为96.52% ),表明其能够表征土壤的供氮能力.  相似文献   
995.
香蕉果实乙烯受体基因克隆及其表达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香蕉果实成熟及贮藏冷害下乙烯受体基因的表达特性,探讨热处理(38℃,3 d)提高果实耐冷性与乙烯受体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根据已报道的ETR基因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香蕉果皮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方法克隆香蕉的ETR cDNA,采用Northern杂交分析该基因的表达特征。【结果】香蕉果实在自然成熟进程中,两个基因在果皮和果肉中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果皮和果肉中Ma-ETR1的表达随果实成熟而逐渐减弱,而Ma-ERS3的表达仅在果实成熟后期略有增强;外源丙烯处理和38℃高温抑制果皮和果肉中Ma-ETR1的表达,却促进了Ma-ERS3的表达;低温促进果皮中Ma-ETR1和果肉中Ma-ERS3的表达,而38℃热处理3 d后则能抑制果皮中受低温诱导的Ma-ETR1表达的增强。【结论】外源丙烯和38℃高温正调控Ma-ERS3表达,负调控Ma-ETR1表达;38℃热处理3 d提高采后香蕉果实耐冷性与抑制低温诱导的果皮中Ma-ETR1表达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996.
不同干燥处理的罗汉果化学成分色谱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干燥温度和时间对6个不同产地的罗汉果鲜果进行处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分析不同处理干果化学成分的差异,同时分析罗汉果果皮、果肉及种子的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干燥的干果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具有差异性,主要色谱峰强度以冷冻干燥样品的最强,96℃干燥的样品最弱;罗汉果苷V含量也以冷冻干燥处理的最高,96℃干燥处理的最低。此外,罗汉果果皮、果肉、种子色谱图中的主要色谱峰不一致,表明不同化学成分在果实不同部位的分布不同。因此,指纹图谱可用于检测罗汉果药材的质量,研究结果为科学炮制罗汉果药材及药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发酵剂对发酵香肠微生物和理化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不同发酵剂对发酵香肠微生物、pH值、亚硝酸盐残留量和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影响,并与自然发酵组比较.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发酵剂,香肠乳杆菌与木糖球菌混合发酵剂能迅速降低香肠pH值和亚硝酸盐的残留量,抑制腐败微生物的生长,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混合发酵剂和商业发酵剂的使用均能提高产品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998.
萝卜干物重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干物重、可溶性总糖含量差异显著的萝卜品种Nau17-XWH和Nau20-LHZ为材料,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分析了萝卜干物重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干物重的最适遗传模型为两对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干物重的主基因遗传率为35.00%,多基因遗传率为55.00%,因此,应在控制环境因素条件下进行轮回选择以使萝卜干物重性状的基因累积;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最适遗传模型为两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可溶性总糖含量的主基因遗传率为98.33%,因此,萝卜可溶性总糖含量性状的遗传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可以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99.
通过4种叶面肥在牛蒡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证明,天达-2116植物生长营养液对牛蒡增产效果显著,改善了牛蒡的品质,提高了牛蒡对白粉病的抗性,为山东省制定出口牛蒡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农产品出口量、增加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ASI法和常规分析法在新疆土壤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ASI法和常规分析法对新疆绿洲内代表性农区143个土样的土壤有机质、有效氮、磷和钾进行分析,比较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发现用两种方法测定的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钾有较好的相关性.ASI法土壤有效氮的测定已增加了NO3--N的测试,这样也能够较好地反应土壤无机氮的供应状况.因此该方法值得在当前的测土配方施肥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