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482篇
  免费   17605篇
  国内免费   11113篇
林业   10728篇
农学   8206篇
基础科学   7937篇
  15956篇
综合类   76842篇
农作物   10936篇
水产渔业   6731篇
畜牧兽医   24394篇
园艺   12174篇
植物保护   7296篇
  2025年   62篇
  2024年   3490篇
  2023年   3744篇
  2022年   7687篇
  2021年   7294篇
  2020年   6821篇
  2019年   6554篇
  2018年   4760篇
  2017年   7405篇
  2016年   4899篇
  2015年   7441篇
  2014年   7934篇
  2013年   9427篇
  2012年   13067篇
  2011年   13620篇
  2010年   13059篇
  2009年   11651篇
  2008年   11269篇
  2007年   10438篇
  2006年   8582篇
  2005年   6663篇
  2004年   4105篇
  2003年   2550篇
  2002年   2672篇
  2001年   2486篇
  2000年   2206篇
  1999年   78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0篇
  1981年   23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0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9篇
  1955年   3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2007年7月四川省泸县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嘉明和福集两镇洪水淹没面积多达8000hm^2,淹没时间长达60~92h,造成淹没区农作物的毁灭性损失,其中以水稻受灾最为严重。本文通过对灾区蓄留洪水再生稻的野外追踪调查和示范区比较试验,初步认为蓄留洪水再生稻是行之有效的抗灾、减灾措施。提出:早割低留桩、迟割高留桩、早割多施肥、迟割少施肥、保持浅水层和防治病虫害是蓄留洪水再生稻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2.
石质褐土石榴园树盘不同覆盖效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沂蒙山区石质褐土经济林树盘覆盖处理对水土保持效果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石榴园树盘土壤覆草、盖膜和松土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的蓄水增温保肥效果及对土壤理化性状影响均好于对照。综合各种效应不同处理优劣顺序为:A覆草>B盖膜>C深松土>D浅中耕>E(对照)。  相似文献   
113.
为了探讨有机无机配施条件下,生物炭输入对砾石土水分养分保蓄及酿酒葡萄产量品质的调节作用,在贺兰山东麓开展了2年定位试验,分析了不同用量生物炭输入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生物学响应.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配施条件下,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升高,<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  相似文献   
114.
植物物候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植物物候模型是基于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理而建立的可模拟植物生长发育的数学方程。本文介绍了树木物候模型和作物物候模型,根据对植物休眠解除过程的不同理解,树木物候模型主要有7种不同的类型;根据作物发育规律而建立的作物物候模型也大体相同。同时,还阐述和探讨了研究植物物候模型的意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5.
李洋  周建华 《南方农业》2010,4(3):58-61
办公环境是现代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办公楼环境设计分析,探讨在满足办公环境基本功能要求前提下对地域环境的尊重与回归,创造具有地域特征的个性化办,厶\环境。  相似文献   
116.
越冬期干旱胁迫对油菜施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越冬期自然干旱胁迫和适时灌溉条件下,油菜施用氮、磷、钾和硼肥的效果。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油菜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子粒产量比适时灌溉条件显著降低;而且不同施肥处理间的减幅差异较大,其顺序为:不施硼处理(-B)不施钾处理(-K)不施氮处理(-N)≈不施磷处理(-P)NPKB配施处理,表明平衡施肥能够有效提高油菜的抗旱性。试验结果还显示,无论是在干旱胁迫还是适时灌溉条件下,施用肥料均显著促进了油菜的生长发育,表现为增施氮肥效果最好,而磷、钾和硼肥在干旱条件下相对增产效果明显高于灌溉条件;同时施肥与灌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交互作用。因此,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情况下,油菜的高产更加依赖于肥料的施用。  相似文献   
117.
我国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中有87%左右是中轻度污染土壤类型,深入研究不同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积累规律,是科学利用植物和土壤资源的重要基础工作。通过玻璃网室盆栽模拟污染的手段,研究了玉米6种基因型在铅中度污染胁迫(800mg·kg^-1)与轻度污染胁迫(400mg·kg^-1)下的植株生长、铅吸收积累及其在玉米不同器官间分配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铅污染胁迫下,玉米不同基因型的生长及铅吸收量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铅在不同器官之间的分布形式也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轻度铅污染胁迫不同程度地促进玉米所有供试基因型的生长,而中度污染胁迫下糯玉米基因型生物量最大。与正常土壤对照条件下的表现相比,不同程度铅污染胁迫下基因型申甜1号的生物量增幅最大,表现出较强的铅耐受能力。不同基因型的玉米体内铅积累量随着污染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各器官内铅积累浓度差异规律为根〉叶〉茎〉穗。掖单13号具有较强的铅转运能力(TF=0.6628),申甜1号的生物富集能力最强(BCF=0.0264),掖单13号和申甜1号均具有较强的铅吸收和积累能力,属于潜在的高积累基因型。但掖单13号根部富集量少而穗部积累多,申甜1号根中铅积累较多而果穗中较少。2个甜玉米基因型果穗内铅积累量较少,其含量符合国家规定的食品生产相应的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18.
采用二因素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以盆栽试验方式研究了水、氮因子对滁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了滁菊人工栽培适宜的水氮管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水氮耦合对滁菊花产量、叶片水提总黄酮和氯原酸含量、滁菊花水提总黄酮和氯原酸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水氮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氮肥因子对滁菊花产量、总黄酮含量、氯原酸含量的影响大于水分因子。当土壤水分水平为0.284 1,氮肥水平为0.403 7时,即田间持水量80%,氮肥用量0.257g/kg时,滁菊花产量最高,达18.09g/株;当土壤水分和氮肥用量均为-1.414水平时,即田间持水量50%,氮肥用量为0g/kg时,滁菊花总黄酮含量和氯原酸含量最大。从滁菊花产量、品质角度综合考虑,滁菊生育前期水氮管理以中水中氮较为适宜,滁菊现蕾开花期以低水低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9.
南亚热带主要果树冻(寒)害低温指标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历史气候和冻(寒)害灾情资料、2007/2008、2008/2009年冬季盆栽移放试验和典型年考察资料,以及冻(寒)害形态学标准,采用数理统计和对比印证方法,对南亚热带主要果树冻(寒)害低温指标进行研究。确定了几种主要南亚热带果树的轻、中、重、严重冻(寒)害低温指标,结果分别为龙眼:-1.5~0℃、-2.5~-1.5℃、-3.5~-2.5℃、<-3.5℃;荔枝:-2.0~0℃、-3.0~-2.0℃、-4.0~-3.0℃、<-4.0℃;香蕉:3.0~5.0℃、1.0~3.0℃、-1.0~1.0℃、<-1.0℃。结果可为果树冻害监测预警及避冻区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由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在许多水稻种植区引起严重的减产,水稻条纹病毒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以持久增殖型传播,并可以经卵传播方式以较高的比例传给子代灰飞虱。为研究水稻条纹病毒的经卵传播特性及其侵染介体昆虫卵巢的过程,分别利用RT-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虫体各个器官以及卵巢的带毒率,结果表明,饲毒后尽管灰飞虱的带毒率有28.6%,但是仅有5.3%的卵巢被病毒侵染。同时在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对饲毒后不同时间灰飞虱卵巢中的RSV进行定位,发现RSV首先在卵巢管柄位置出现,随后侵染滤室细胞及生殖区,最后转移到胚盘细胞。结果认为,病毒可能是在滤泡细胞以及生殖区向正在发育的卵母细胞提供营养时,伴随这些营养物质进入卵母细胞。且生殖区的卵原细胞可发育成卵母细胞和滤泡细胞,我们推测,尽管RSV可伴随营养输送进入卵母细胞,但是最初带毒卵母细胞的病毒可能来源于位于卵巢生殖区的病毒。研究结果提示,RSV可能通过营养输送途径运送至卵母细胞,并最终侵染卵的胚盘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