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503篇 |
免费 | 17607篇 |
国内免费 | 1111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725篇 |
农学 | 8224篇 |
基础科学 | 7936篇 |
15961篇 | |
综合类 | 76837篇 |
农作物 | 10936篇 |
水产渔业 | 6729篇 |
畜牧兽医 | 24402篇 |
园艺 | 12179篇 |
植物保护 | 729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2篇 |
2024年 | 3490篇 |
2023年 | 3745篇 |
2022年 | 7688篇 |
2021年 | 7293篇 |
2020年 | 6821篇 |
2019年 | 6553篇 |
2018年 | 4761篇 |
2017年 | 7408篇 |
2016年 | 4901篇 |
2015年 | 7441篇 |
2014年 | 7939篇 |
2013年 | 9431篇 |
2012年 | 13069篇 |
2011年 | 13621篇 |
2010年 | 13060篇 |
2009年 | 11657篇 |
2008年 | 11276篇 |
2007年 | 10439篇 |
2006年 | 8584篇 |
2005年 | 6662篇 |
2004年 | 4103篇 |
2003年 | 2548篇 |
2002年 | 2672篇 |
2001年 | 2485篇 |
2000年 | 2204篇 |
1999年 | 785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2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0篇 |
1981年 | 23篇 |
1966年 | 4篇 |
1965年 | 5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30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49篇 |
1955年 | 32篇 |
195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静脉注射纤维素粒子复制肉鸡肺动脉高压模型,观察肺小动脉中膜5-羟色胺(5-HT)表达和肺小动脉管壁病理形态学变化,探讨5-HT与肺血管重构的关系。80羽科宝肉鸡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50)。20日龄时,试验组每羽鸡静脉注射0.3 mL的纤维素悬液;对照组每羽鸡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记录肺动脉高压综合征(PHS)发病率,并分别于21、28、35、42 d从各组随机抽样,测定右心室/全心室质量比(RV/TV)、红细胞压积(PCV)、血红蛋白(Hb)、肺小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平均中膜厚度(mMTPA)和肺厚壁末梢血管百分比(TWPV%);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5-HT,并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检测肺小动脉5-HT的量。结果表明:试验组肉鸡PHS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V/TV值在35、42 d时显著升高(P<0.05);PCV在28、35 d时显著升高(P<0.05);Hb值在35 d时显著升高(P<0.05);血管mMTPA、WA/TA和TWPV%在35、42 d时均显著升高(P<0.05);肺小动脉5-HT含量升高,在各时间点均差异显著(P<0.05),且5-HT含量... 相似文献
74.
为探讨甲醛对小鼠肝脏的毒性作用,将3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3个染毒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9只.采用腹腔注射染毒的方法,每天上午10:00注射不同浓度的甲醛溶液,每次0.1 mL/只.处理后第10、20、30天每组各处死3只小鼠,肉眼及病理切片观察其肝脏形态的改变,检测并计算肝脏脏器系数以及离体肝细胞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染毒小鼠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肝脏表面出现坏死斑点,肝细胞浊肿、胞浆疏松化,肝脏的脏器系数及肝细胞存活率均有所下降.试验证明了甲醛对小鼠肝脏组织及细胞具有毒性作用,且浓度越高,染毒时间越长,其毒性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75.
76.
77.
78.
79.
基于EDA技术的自动立木整枝机无线遥控发射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木整枝是优质工业用材林定向抚育的重要环节,采用自动立木整枝机是实现高效、高质量和安全可靠整枝的有效途径。本文综合运用电子电路设计及优化技术、无线遥控及通信编解码技术,创造性地研制了基于CPLD的无线数字编码抗干扰自动立木整枝机无线遥控发射系统,通过优化CPLD内部逻辑电路有效消除了逻辑竞争冒险、降低了噪声干扰,确保了系统逻辑设计的正确性。该系统具有可靠、节能、抗干扰、工作效率高等优点。本研究成果及方法为推进其他林业机械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进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0.
大豆锈菌冬孢子在侵染循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大豆锈菌(Phakopsora pachyrhizi Sydow)冬孢子不能萌发直接浸染大豆,落入土中的病菌残体也不能引起大豆植株发病,说明在我国锈菌虽然能在自然条件下形成冬孢子,但不能成为大豆锈病初次侵染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