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2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493篇
林业   467篇
农学   603篇
基础科学   320篇
  768篇
综合类   1439篇
农作物   365篇
水产渔业   193篇
畜牧兽医   937篇
园艺   193篇
植物保护   34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 15-month-old, male neutered Staffordshire Bull Terrier cross was presented to its referring veterinarian collapsed and agonal. He was immediately intubated, manually ventilated, and treatment commenced for presumptive snake envenomation with two vials of Tiger/Multi-Brown Snake Antivenom (minimum 7000 units/vial). The dog was transferred to a referral hospital intubated. Additional diagnostics performed following arrival at the referral hospital included a urine snake venom detection kit test, which was positive for brown snake immunotype. Three additional vials of Tiger/Multi-Brown Snake Antivenom (minimum 7000 units/vial) were administered until the dog was extubated and able to stand. Venom-induced consumptive coagulopathy (VICC) was diagnosed based on prolonged clotting times and scleral haemorrhage. Paroxysms of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RVOT) origin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were treated with lignocaine and sotalol. Four days after presentation, a new-grade IV/VI systolic heart murmur was auscultated, prompting an echocardiogram. An anechoic and compartmentalised mass measuring 43 mm × 19 mm was visualized within the right ventricular wall at the RVOT, immediately adjacent to the pulmonic valve. The mass was causing a RVOT obstruction. Its appearance was suggestive of an intramyocardial haematoma, most likely secondary to VICC. The dog remained cardiovascularly stable, and treatment consisted of supportive care. Recheck echocardiograms at 2 and 7 weeks after discharge revealed progressive improvement of the intramyocardial mass and resolution of the associated heart murmur. Although intramyocardial haematomas are rare, it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differential in dogs that develop a newly diagnosed heart murmur and/or cardiac arrhythmia following brown snake envenomation.  相似文献   
992.
多目标决策在厦门行道树选择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行道树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种选择关系到绿地系统综合效益的高低,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影响厦门市区行道树选择的诸多因素分为4大因素集共19个因素.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各因素权重,应用多目标决策的原理对30种行道树进行综合效能的测评,筛选出一级行道树8种,二级行道树15种,三级行道树7种.  相似文献   
993.
994.
核型分析是生物物种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裸燕麦据国内外报导并不一定只是一个物种,我们对五个六倍体裸燕麦材料进行了核型分析,体细胞的染色体数虽是42,但核型所有明显不同,由此可以以为六倍体裸燕麦也不一定只有一个种。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以6个大豆品种及其15个正交组合的杂种F_1代为材料,研究了大豆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并主要表现在产量上。各性状随机区组和配合力方差分析都达到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以开育8号、吉林21号、吉林18号一般配合力较好。亲本自身表现与一般配合力紧密相关。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存在内在的联系。文中探讨了利用F_1遗传信息,对指导亲本选配及其它育种原则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估算水面蒸发量的一种热力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热力学观点来阐述水面蒸发这一物理过程,得到了一个计算水面蒸发量的半理论半经验公式。经山面临猗、陕西武功、甘肃武威和湖北荆门等站的实测资料验证,其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97.
测定了不同棱型的188个大麦品种的籽粒β-淀粉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分析比较不同棱型间β-淀粉酶活性的差异,并观察了籽粒灌浆期间β-淀粉酶活性的动态.结果表明,同一棱型的品种间籽粒β-淀粉酶活性均存在较大变异,六棱大麦变异系数最大.多数大麦品种的β-淀粉酶活性变动在500~1500U/g之间,二棱大麦的平均值明显高于四棱和六棱大麦.β-淀粉酶活性与籽粒蛋白质含量之间,二棱大麦品种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而四棱和六棱大麦品种的相关不显著.筛选到8个β-淀粉酶活性高于1500 U/g且籽粒蛋白质含量低于11.5%的二棱型大麦品种.β-淀粉酶活性在籽粒灌浆前期和后期增加幅度明显高于中期,最高值出现在成熟期,与单位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多种细胞学方法对不同抗病性小麦白粉菌初生芽管的侵染行为及寄主细胞的诱导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初生芽管可诱导单个寄主细胞,产生比大麦和燕麦更为强烈的抗性,足以抵制后来附着胞的入侵,且这种诱导抗性还可向相邻细胞传递;在超微结构上,诱导抗性表现为寄主乳突反应能力增强,寄主细胞能够在附着胞入侵位点下,产生比高乳突抗性品种结构更为精致和坚硬的半圆形乳突,令附着胞入侵栓无法穿入。此外,本文还对诱导抗性的利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9.
本研究旨在探讨单粒精播花生生理性状和产量性状对密度和氮肥的响应。选择山东省烟台市招远鲁东丘陵地,作物两年三熟。2018和2019年,以出口大花生品种花育22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12万、20万、28万株/hm2,分别表示为D1、D2和D3)和4个施氮量(0、50、115、180 kg/hm2,分别表示为N0、N50、N115、N180),于不同生育时期调查分析花生SPAD值、植株和产量性状。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均显著影响花生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量、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且两者互作效应显著。在D2密度条件下,花生荚果产量较D1密度和D3密度分别高24.31%~45.04%和10.57%~15.13%,成熟期叶绿素含量分别高3.70%~27.82%和6.10%~18.94%,成熟期干物质量分别高7.31%~32.34%和10.65%~34.59%,且差异性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在D2密度下,施氮量在50~180 kg/hm2范围内,花生荚果产量、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量均显著高于无氮处理,各施氮处理表现为N115 > N180 > N50 > N0,以施氮量为115 kg/hm2时花生荚果产量最大,较N50和N180处理分别提高了6.83%和3.90%,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量和植株性状也协同提高。综合考虑生理性状、产量性状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单粒精播花生栽培在低密度12万株/hm2下,花生主要产量性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种植密度为20万株/hm2,施氮量为115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00.
杨皓  庄家尧  郑康  孙永涛 《核农学报》2023,37(4):844-853
为探究接种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N1.14)X-45和不同载体基质固态发酵制备而成的菌肥的应用效果,并以此为结果筛选出可有效替代珍稀资源泥炭发挥肥效的载体,本研究设置7个处理:未施肥对照组(CK)、泥炭对照组(T0)、秸秆组(T1)、麦麸组(T2)、秸秆∶麦麸=1∶1组(T3)、秸秆∶麦麸∶棉籽壳=1∶1∶1组(T4)、秸秆∶麦麸∶豆饼=1∶1∶1组(T5),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不同菌肥施用下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的光合特性参数和土壤养分含量,采集效果较好菌肥处理下的根际土样本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与泥炭对照相比,除单一载体秸秆外,其余载体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刺槐光合特性及土壤营养环境,其中以T3、T4应用效果最显著,光合特性参数和土壤养分含量提升明显。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的刺槐根际土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菌肥的施入可显著改善土壤菌群结构和组成,提升益生菌群Actinomadura和Mesorhizobium的相对丰度,同时其丰度与水解氮、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与pH值、速效钾含量呈负相关,即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