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29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3篇
  42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研究目的]为了利用rDNA ITS区的遗传变异的特点,为镰刀菌种内及种间的分类鉴定提供一定的分子技术辅助手段,[方法]试验以PMD18-T为栽体,对10个不同镰刀菌菌株的rDNA的ITS区及28S部分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用DNAMAN4.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分析了菌株间的同源性及遗传距离,并建立了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所测各菌种间的亲缘关系在92.2%~99.9%之间,反映了种间较大的遗传差异,这与形态学上把它们鉴定为不同的种相吻合,而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分离的同一菌种的不同专化型,其同源性高达96.6%~100%,说明同一菌种的不同专化型,在rDNA基因序列上碱基差异甚微,同源性很高.[结论]利用ITS对镰刀菌进行种间的分类鉴定是稳定可行的,但对于种内及专化型的鉴定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13.
陕西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其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生物学培养性状、致病力测定和ISSR分子标记方法研究15个棉花黄萎病代表菌株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生长速率、孢子产量与致病力的强弱呈正相关.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致病力强的Ⅰ型有7个菌株,占46.67%,平均病情指数大于36.1;致病力弱的Ⅱ型有3个菌株,占20.00%,平均病情指数在21以下;致病力中等的Ⅲ型有5个菌株,占33.33%,平均病情指数在20~28之间.用4条ISSR引物对这些菌株进行PCR扩增,共得到623个条带,具多态性的有425条.聚类分析和相似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在0.55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菌株分为2个遗传类型,遗传类型与菌株致病力类型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与菌株地理来源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4.
115.
芝麻种质营养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10份芝麻种质分析表明,脂肪平均含量为53.13%,变异系数为3.53%,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6.39%,变异系数为7.03%,并建立了二者的回归方程。分析出脂肪中有6种脂肪酸,其中油酸、亚油酸含量总和在80%以上。脂肪酸组分对脂肪含量的通径分析表明,油酸和亚油酸的直接效应分别为0.6907和0.9322。筛选出19个脂肪含量高达56%以上,同时又具有蛋白质、油酸、亚油酸优质性状的品种。探讨了粒色与营养品质的关系,表明脂肪含量随着粒色加深而下降,显示出芝麻品种的粒色演进为黑粒——褐粒——黄粒——白粒。  相似文献   
116.
介绍了一种用于检测土壤棉花黄萎病菌的选择性培养基。该培养基成份为:鲜棉叶100g,蔗糖5g,琼脂17~20g,40%PCNB0.3g,氯霉素、链霉素和青霉素各0.05g,水1000ml,pH6.4~7.0。该培养基与其它常见分离培养基相比,成份简单、操作简便,检测率显著,抑菌效果好,病菌在其上生长快、菌落典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性分离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7.
城市河流的近自然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现代化的加速和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入,传统的工程治理技术已不能满足城市河流治理的需要,以生态学为基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河流近自然治理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结合国内外城市河流的近自然综合治理研究,探讨今后城市河流研究应注意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8.
1 选择高产优质的种鸽品种选择生产性能好、适应性强、个体大的肉鸽品种,如落地王鸽、杂交鸽等,大型品种其后代的蛋重、出壳重比一般肉鸽品种的大,乳鸽日增重也较高,表现为乳鸽出栏重大、肉细皮嫩,很受消费者的青睐,在乳鸽市场上有更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9.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the swinepox virus (SPV) as vector for Streptococcus suis vaccines, a vector system was develop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combinant SPV carrying bacterial genes. Using this system, a recombinant virus expressing truncated muramidase-released protein (MRP) of S. suis type 2 (SS2), designated rSPV-MRP, was produced and identified by PCR, western blotting and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s. The rSPV-MRP was found to be only slightly attenuated in PK-15 cell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wild-type virus. After immunization intramuscularly with rSPV-MRP, SS2 inactive vaccine (positive control), wild-type SPV (negative control) and PBS (blank control) respectively, all CD1 mice were challenged with a lethal dose or a sublethal dose of SS2 highly virulent strain ZY05719. While SS2 inactive vaccine protected all mice, immunization with rSPV-MRP resulted in 60% survival and protected mice against a lethal dose of the highly virulent SS2 strain, compared with the negative control (P < 0.05). Our data indicate that animals immunized with rSPV-MRP had a significantly reduced bacterial burden in all organs examined, compared to negative controls and blank controls (P <0.05). Antibody titers of the rSPV-MRP-vaccinat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0.001), when compared to negative controls and blank controls. Antibody titer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vaccinated group at all time points post-vaccination (P <0.001), compared with the positive controls. These initi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SPV-MRP provided mice with protection from systemic SS2 infection. If SPV recombinants have the potential as S. suis vaccines for the use in pigs has to be evaluated in further studies.  相似文献   
120.
为了对40份来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小麦材料进行抗叶锈病基因鉴定,试验结合系谱分析、基因推导和分子标记检测等方法在苗期对36个已知抗病基因载体品种和供试的40份小麦材料接种17个具有毒性差异的叶锈菌生理小种,通过对比供试小麦材料与已知单基因载体品种侵染型,推导出供试小麦材料中可能携带的已知抗叶锈病基因,同时利用12个与已知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标记检测,检测结果与基因推导相互验证。进一步将40份供试品系分别种植于河北保定和河南周口试验田,接种叶锈菌混合小种进行田间成株期抗叶锈性鉴定。结果表明,7个供试小麦材料含有Lr1,携带Lr10的有9个品系,携带Lr11和Lr34的分别有10个品系,含有Lr14a、Lr15和Lr26的分别有2,4,3个小麦品系;另外,经标记检测成株抗叶锈病基因Lr37和Lr46分别存在于22,39个小麦品系中,经田间鉴定有22个小麦品系表现成株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