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50篇 |
免费 | 262篇 |
国内免费 | 49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35篇 |
农学 | 752篇 |
基础科学 | 375篇 |
684篇 | |
综合类 | 1332篇 |
农作物 | 304篇 |
水产渔业 | 256篇 |
畜牧兽医 | 769篇 |
园艺 | 175篇 |
植物保护 | 3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164篇 |
2021年 | 221篇 |
2020年 | 211篇 |
2019年 | 191篇 |
2018年 | 130篇 |
2017年 | 159篇 |
2016年 | 156篇 |
2015年 | 223篇 |
2014年 | 186篇 |
2013年 | 250篇 |
2012年 | 312篇 |
2011年 | 290篇 |
2010年 | 282篇 |
2009年 | 265篇 |
2008年 | 262篇 |
2007年 | 244篇 |
2006年 | 254篇 |
2005年 | 235篇 |
2004年 | 128篇 |
2003年 | 91篇 |
2002年 | 77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101篇 |
1999年 | 135篇 |
1998年 | 98篇 |
1997年 | 127篇 |
1996年 | 99篇 |
1995年 | 86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81篇 |
1992年 | 68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57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1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4篇 |
1974年 | 3篇 |
1971年 | 3篇 |
1968年 | 4篇 |
196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与自然火干扰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采用SBE法对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研究其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与自然火干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喀纳斯旅游区的森林景观美学质量整体较高,阔叶针叶树种比值大、树种丰富、林相简单整齐的森林景观受人青睐;2)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与森林发生自然火干扰时间的早晚有关,自然火干扰发生时间越早,森林景观目前表现的美学质量越低,反之亦然。自然火干扰通过对森林群落树种结构形成的作用,进而深刻影响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具体表现,是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形成的重要源动力之一。结论为喀纳斯以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为价值取向的森林景观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2.
[目的]为了研究鲮鱼鱼皮胶原蛋白水解物的分子量的分布及抗氧化活性。[方法]分子量分布采用分子排阻色谱法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鱼皮用碱性蛋白酶2709处理。[结果]最佳水解条件为:pH 10.0、反应温度55℃、底物浓度为80 g/L、酶和底物比4%,水解时间3 h。两种方法分析水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为400~1 800 Da,大多数胶原蛋白短肽的分子量在1 400 Da以下。[结论]结果表明,鱼皮水解物是一种潜在的抗氧化物。 相似文献
133.
斐济金棕(Pritchardia pacifica Seem.&;H.Wendl.)叶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初期症状为病斑呈水渍状褪绿,后期病斑中央灰白色,病斑边缘有黄色晕圈。对斐济金棕叶斑病病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斐济金棕叶斑病菌鉴定为卵形弯孢[Curvularia ovoidea (Hiroe &; Watan.) Muntanola],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0~35 ℃,适宜pH5~6;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40 ℃;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钠;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5 ℃。 相似文献
134.
Jixuan Yang Qingsong Tan Wenhuan Zhu Chen Chen Xufang Liang Lei Pan 《Fish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14,40(1):93-104
The solute carrier family 7A, member 7 gene encodes the light chain- y+L amino acid transporter-1 (y+LAT1) of the heterodimeric carrier responsible for cationic amino acid (CAA) transport across the basolateral membranes of epithelial cells in intestine and kidney. Rising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y+LAT1 involved in CAA metabolic pathways and growth control. The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function analysis of y+LAT1 in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is currently unknown. In the present study, full-length cDNA (2,688 bp), which encodes y+LAT1 and contains a 5′-untranslated region (319 bp), an open reading frame (1,506 bp) and a 3′-untranslated region (863 bp), has been cloned from grass carp. Amino acid sequence of grass carp y+LAT1 contains 11 transmembrane domains and shows 95 %, 80 % and 75 % sequence similarity to zebra fish, amphibian and mammalian y+LAT1, respectively. The tissue distribution and expression regulation by fasting of y+LAT1 mRNA were analyzed using real-time PCR.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y+LAT1 mRNA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midgut, foregut and spleen while weakly expressed in hindgut, kidney, gill, brain, heart, liver and muscle. Nutritional statu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y+LAT1 mRNA expression in fish tissues, such as down-regulation of y+LAT1 mRNA expression after fasting (14 days). 相似文献
135.
136.
养殖密度对宝石鲈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养殖密度宝石鲈(50,100,150,220尾/m3)的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50尾/m3组宝石鲈的生长较有优势,其特定生长率(1.61%/d)和存活率(89%)均较高,饲料系数较低(1.70);密度对血液中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胆红素的影响显著(P<0.05),随养殖密度增加其浓度呈上升趋势,均在220尾/m3密度组上升最多;密度对血清无机离子(钾、钠、氯、镁、磷)也有影响.综合认为循环水养殖条件下,150尾/m3养殖密度组宝石鲈生长效果较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7.
138.
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对蔬菜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增氧方式对盆栽小白菜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小白菜为供试作物,采用盆栽地下滴灌的方式,以普通地下滴灌作为对照(CK),设置循环曝气(MAI)、双氧水(H2O2)、纯氧扩散器曝气(OC)及射流振荡器曝气(FO)4个增氧灌溉处理.结果表明,增氧地下滴灌显著提高了土壤呼吸速率,处理MAI,OC和FO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大了65.87%,66.79%和111.62%.增氧地下滴灌促进了小白菜的根系生长、光合作用、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而提高了小白菜的物质量积累和产量.与对照相比,处理MAI的地下部鲜质量增大了42.03%,地下部干质量增大了79.85%;处理MAI,H2O2,OC和FO的光合速率分别增大了868.62%,794.14%,778.67%和650.19%;处理MAI,H2O2和OC的气孔导度较CK增大了157.14%,128.57%和85.71%,蒸腾速率增大了55.61%,32.38%和19.58%;处理MAI和H2O2的产量分别增大了56.36%和38.72%.综上,增氧地下滴灌可增强小白菜根区的土壤呼吸作用,改善光合作用、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提高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循环曝气处理的改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9.
140.
不同恢复年限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干旱区典型内陆河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田间定位实验,研究了盐渍化弃耕地不同复垦年限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恢复初期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易氧化有机碳(LOC)的含量,降低幅度小。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显著提高了土壤MBC和LOC的含量以及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土壤热水溶性有机碳(HWSOC)的含量和分配比例,其中恢复1年、5年和10年的土壤HWSOC分别比弃耕地高61.04%、143.46%和132.43%。连续人工种植后SOC和大团聚体(﹥0.25㎜)含量增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增强,其中恢复10年0-5cm、5-10cm土层﹥0.25mm团聚体占57.30%和56.50%,团粒指数下降到43.00%。相关分析表明,﹥0.25㎜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与土壤TOC和土壤HWSOC达到显著正相关,干旱区盐渍化绿洲农田土壤HWSOC对维持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贡献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