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40篇
  免费   587篇
  国内免费   880篇
林业   535篇
农学   558篇
基础科学   444篇
  1018篇
综合类   4648篇
农作物   499篇
水产渔业   388篇
畜牧兽医   1838篇
园艺   777篇
植物保护   502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562篇
  2021年   505篇
  2020年   448篇
  2019年   424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490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493篇
  2013年   605篇
  2012年   755篇
  2011年   852篇
  2010年   810篇
  2009年   701篇
  2008年   713篇
  2007年   576篇
  2006年   459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对 "海沃德"与"皖翠"RAPD扩增的2条分子量为740 bp、649 bp的特异带,进行了分离、纯化、克隆与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出4条20 bp的特异引物,进行SCAR-PCR扩增.SCAR-PCR扩增结果显示,分子量为649 bp的特异带在"皖翠"与"海沃德"中都扩增出了条带,说明"皖翠"这一RAPD扩增特异带并不存在;"皖翠"扩增出现了分子量为740 bp的特异带,而"海沃德"未出现此带,证明"海沃德"与"皖翠"存在此变异位点,成功地将"皖翠"变异的RAPD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此标记可应用于"皖翠"品种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972.
植物基因组学与种质资源新基因发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贾继增  黎裕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1):1585-1592
种质资源是基因的载体,如何从种质资源中发掘出新的目标基因是21世纪植物育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近年来,随着植物基因组学的迅猛发展,新的基因发掘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新基因发掘也产生了各种新的思路和策略。笔者在回顾基因发掘历史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新基因发掘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种基因发掘方法和策略进行了评述,提出了开展新基因发掘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3.
分析了农村城镇化的内涵,指出了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乡镇工业布局分散,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环境污染严重等弊端并提出了合理发展小城镇,调整乡镇工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制定科学、可行的城镇规划以及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974.
选用504只一日龄艾维因肉仔鸡,研究了日粮中铁和维生素A的不同添加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肉仔鸡脏器和某些组织锌存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铁在0~4周对肝脏、心脏的锌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前期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铁和维生素A以及二者的互作效应对羽毛中锌含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前期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铁对血清中锌含量的影响达极显著(P<0.01)水平;铁和维生素A的互作效应对血清中锌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975.
A plant expression vector containing a chimeric Bt29K gene coding for the activated Cry1Ac protein and the arrowhead proteinase inhibitior gene API-B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cotton cultivar Jihe321 mediated by Agrobactertium tumefacien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kanamycin resistant testing, PCR detection for both foreign genes and insect bioassay using Heliethis armigera, nine transgenic homozygous cotton lines with insect-resistance of more than 90% and better agronomic traits were bred through six generations from the original transgenic plants. Results from insect bioassay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PCR products of plants from some homozygous lines indicated that the chimeric Bt29K gene was stably inherited in these transgenic cotton lines. The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these homozygous cotton lines, such as boll productivity and fibre strength,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cotton cv. Jihe321.  相似文献   
976.
分析了河南气候特征,讨论了香菇春季栽培的几项关键技术,根据接种后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温度要求,应利用当地气候特点,选择最佳栽培时期;香菇品种选用中低温型品种为宜;通风降温是菌袋安全越夏的保证;综合管理能确保香菇优质、高产高效益。  相似文献   
977.
【目的】探讨青海湟源冷、暖季放牧草地植被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等植物群落特征的基本变化规律,以期为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天然草原以及高寒草甸草原物种多样性的恢复、生产力的提高及山地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参考。【方法】于2009-08-16-19进行野外调查,首先在冷、暖季放牧草地内有代表性的地段上各拉1条50 m的样线,然后沿着样线摆放100个50 cm×50 cm的大样方,再将每个大样方细分为4个25cm×25 cm的小样方,记录小样方内出现的植物种,统计植物种数,采用β-二项分布模型进行数据解析,计算冷、暖季放牧草地植物种的出现频率、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空间异质性指数。【结果】(1)检验结果表明,冷、暖季放牧草地的主要组成植物种对β-二项分布模型具有很好的吻合性。(2)冷季放牧草地的总物种数比暖季放牧草地多6种,冷季放牧草地大样方内的平均物种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极显著高于暖季放牧草地。(3)在暖季实施围栏封育的冷季放牧草地,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等优质牧草增加,而在暖季放牧草地,草地退化的标志性植物鹅绒萎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和车前(Plantago asiatica)成为主要优势种,物种多样性降低。(4)冷季放牧草地的群落整体空间异质性高于暖季放牧草地。【结论】在暖季实施围栏封育而在冷季进行放牧利用的冷季放牧草地物种数、物种多样性、空间异质性增加,优质牧草种类增加,所以在生产实践中,应尽量避开牧草的生长季节而实行冷季放牧。  相似文献   
978.
【目的】 研究保水剂对袋式复合沙培辣椒光合特性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剂量保水剂对辣椒光合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瑞霸五号为试材,以保水剂施用量为变量,通过穴施保水剂,测定盛果期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不同剂量保水剂对袋式复合沙培辣椒光合特性日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 在栽培基质中加入保水剂后,有助于提高辣椒叶片的光合特性,各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均为“双峰”曲线,并在14:00时出现“午休”现象,除胞间CO2浓度以外,各项指标随着保水剂剂量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B5处理(3 g/穴)的光合特性表现最好,光合速率为12.91 μmol/(m2·s),气孔导度为0.22 μmol/(m2·s),胞间CO2为163.82 μmol/mol,蒸腾速率为5.37 mmol/(m2·s),水分利用效率为3.28 μmol/(m2·s)。【结论】 在栽培基质中施加3 g/穴保水剂对辣椒的各项光合指标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979.
不同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棉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棉花立枯丝核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甲基立枯磷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效果最佳,抑制中浓度(EC50)为0.042 mg/kg,其次为多菌灵,EC50为0.044 mg/kg.相关分析表明药剂浓度与抑制作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80.
青海大通牦牛4种血清激素浓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对生长牦牛 3个年龄段 (5~ 15、17~ 2 7、2 9~ 39月龄 )的 4种血清激素 :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 (GH、INS、T4和T3 )浓度进行了 1年 6次的跟踪测定。结果表明 ,生长牦牛的 4种血清激素浓度在性别间没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5~ 39月龄牦牛血清GH、INS、T4和T3 平均浓度分别为 (1.6 35± 0 .914 )ng·mL-1、(2 6 1.916± 85 .987) μg·mL-1、(46 .775± 17.74 )ng·mL-1和 (1.190± 0 .70 7)ng·mL-1。血清 4种激素浓度在 3个年龄段间和月份-季节间的变化十分明显。GH、INS和T4浓度从 1月份到 3月份都有所下降 ,特别是GH浓度迅速由 1月份的 2 .913ng·mL-1下降至 3月份的 0 .793ng·mL-1,是此时生长牦牛在严寒和饥饿双重打击下 ,机体动员体组织贮备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结果。INS、T4和T3 浓度在暖季表现出与牧草营养供应基本同步一致的变化规律 ,与机体加强合成代谢有关。GH在暖季维持相对稳定或稍高水平 ,但这一时期生长牦牛日增重达到 6 0 0~ 70 0g ,证明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有提高激素受体的敏感性、促进家畜生长之作用。血清INS和T4平均浓度与平均日增重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 0 .738和 0 .80 5 (P <0 .0 1) ,说明血清INS和T4浓度是相对重要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